“我们的中期计划是在5至6年的时间内,为沃尔沃在北美的发展铺好道路。”沃尔沃全球CEO Stefan Jacoby于近期在蒙地卡罗举行的年度“汽车风云人物”的颁奖典礼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但沃尔沃凭借自身的力量建厂的可能性不大,我们正在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讨论共同建厂生产的可能性。”
于2010年被中国吉利汽车集团以18亿美金收购的沃尔沃汽车,在调整完成其全球管理架构之后的首要任务,除“中国为首”的战略目标外,很显然,美国市场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亦被提升。
作为高端车品牌,北美市场对于沃尔沃来说至关重要。但对于相对“小众”的沃尔沃品牌,如果自掏腰包在美建厂,其中的潜在风险巨大,选择现有的适宜的合作伙伴,不但可以将风险降至最低,同时还可以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对“小型车”同样情有独钟的Jacoby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沃尔沃对于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尤其是菲亚特汽车。
在此,Jacoby公开向菲亚特投出橄榄枝,可谓别有用心。一方面,他看中的是马尔乔内成功令克莱斯勒在美翻身的本领,另一方面,也看中了菲亚特在小型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因为沃尔沃本身早已意识到,要想在美国市场打赢这场仗,就必须要有过硬的“节能环保”技术。
过去,沃尔沃在美国高端车市场一直徘徊在主流的边缘,直至近期,美国市场地位被提升,提出了截至2015年将销量恢复到10万辆的水平,并与日系高端车展开竞争。
2011年,沃尔沃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不足7万辆。据沃尔沃美国CEO John Maloney透露,2012年,沃尔沃在美的销量将同比上升10%,达到7.3万辆,但沃尔沃暂时仍无法在美国实现盈利。
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的汽车市场,沃尔沃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表现固然重要,但出于背后是“中国老板”的特殊身份,又使沃尔沃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胜负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其将对沃尔沃品牌的重新定位乃至“品牌力”的延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到美国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沃尔沃品牌在中国的未来。
目前,沃尔沃欲斥巨资在中国成都建厂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中,且计划2013年下半年正式投产。2011年,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不足5万辆 。
自被吉利收购后,沃尔沃制定了大胆的计划,即截至2020年,将其全球销量提升近一倍,从目前的45万辆,提高到80万辆。而能否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