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退去 车市再迎大考

时间:2014-12-22 15:21:38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作者:本站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7月份各地普遍迎来高温天气,而车市却不得不面对寒流来袭的考验。

    2013年销量增长的狂欢还未真正开始,便面临着宣告结束的命运:按照各方面的预计,汽车销量下半年增长乏力,车市或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

    日前,乘用车联席会发布统计数据称:中国汽车今年上半年产销量分别为817.84万辆和865.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7%14%,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两位数的增长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显得非常亮眼,可也正是这样的格格不入,让汽车业正在成为“众矢之的”,鉴于宏观经济的拖累、资金紧张带来的终端压力以及政府限购限行的不利影响,下半年预期增长乏力。

跨越千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发布前5月的销售数据显示,汽车产销均超900万辆,因此上半年产销破千万辆已经毫无悬念。

    上半年的景气行情得益于多方面原因的促进,究其根本,便是经历两年深度调整的汽车市场开始重新恢复元气。中国车市在近几年跌宕起伏,从2009年开始的爆发式增长到2011年各项优惠政策退出之后的迅速转冷,两年时间的积淀让汽车市场在上半年获得了根本助力。

    同时,此前拖累汽车业整体表现的商用车也止跌回升,乘用车方面SUVMPV的超高增速,继续拉动乘用车实现高增长,即便是交叉型乘用车继续下跌,自主品牌受益于SUV部分的增长也保持住了原有的市场份额,甚至有所提升。

    另外,受钓鱼岛事件影响的日系车也逐步恢复,尽管6月份的数据显示,日产和本田再次出现销量下滑,但是总体而言,日系车上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随着对中国市场的愈加重视以及新车的不断投放,日系车企的复苏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一贯强势的德美系则不断加强和巩固自身的优势,另外韩系车的迅猛增长也成为上半年车市不可忽视的一点。

    诸多因素使得上半年车市获得了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高增长,这也让业界对2013年整体表现有了更高的期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大关。从2009年实现1000万辆到今年将突破2000万辆大关,仅仅用了4年时间,发展速度惊人。但是有专家表示,中国汽车产销在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将面临一个较长时期的增长静止期,与此同时,普遍看跌下半年的阴云也笼罩在了车市的头上。

看跌下半年

    上半年的车市可谓是“逆势增长”,下半年这种动力也开始不断削减。

    东兴证券研究员张洪磊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作为高价可选消费品,汽车业短期内难逃宏观经济疲弱的影响,预计未来一年里销量增速持续下滑的风险较大。”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中原证券分析师,他们认为,今年上半年销量的较快增长更多是因为前期压制需求的释放以及商用车的回暖,以此销量增速表现来预期中国重新进入销量快速增长期并不现实。各地陆续出台的限购等政策以及低迷的经济形势并不支持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

    更具有打击性的是目前银行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一方面,厂家为了拼销量给经销商压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另一方面,银行流动性紧张,这给经销商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不少经销商表示已经苦不堪言,而6月份的销量更有亏本促销回笼资金的成分。这样的销量增长并没有可持续性,消化库存成为下半年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除了汽车业本身面临的挑战之外,外部环境也进一步施压,其中石家庄酝酿出台限行政策成为近期的一个代表性事件。

    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对城市发展以及管理水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一线城市限购限行之后,二三线城市跟风的趋势已经愈加明显,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顽疾面前,采取限购限行这样的“一刀切”政策并不足取,但却成为最简单的办法。

    在严酷的宏观环境之下,汽车业也无法独善其身,好在汽车企业们已经有了足够应对不景气状况的经验,对于下半年的下滑也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只是不可避免的,车市将陷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生死轮回之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