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月份由于春节汽车销量不出意外地出现下滑,但是加上1月份的高增长,今年前两个月汽车市场仍然实现了整体增长超过14%的速度,车市回暖已成事实。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汽车产销331.17万辆和338.91万辆,同比增长14.06%和14.72%。其中,由SUV带动的乘用车普遍增长仍然是行业的热点。
多功能用车受捧
今年前两个月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多功能乘用车增长明显,除了SUV一直以来的高速增长之外,众多微车企业开始向MPV车型转移并加大投入,这使得MPV这一细分市场成为开年以来的一大热点。
统计数据就能明显体现出这一特点:今年1至2月,乘用车共销售283.74万辆,同比增长19.53%。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SUV增速超过50%,MPV由于企业车型调整原因同比较上年增长较快,交叉型乘用车降幅较上年同期明显加大。
分析人士认为,2009年微车优惠政策透支了微车市场,随着政策取消,微车市场也陷入低迷,2012年市场销量甚至没有达到2010年水平,今年前两月负增长并不意外。另外,传统微车企业纷纷转型,加大对轿车与MPV投入,今年4月,东风小康F505将上市,这是继五菱宏光与长安欧诺之后又一款微型MPV。来自乘用车联席会的消息称,五菱宏光和长安欧诺已经被统计至MPV这一类别之下。
除了MPV这一新增长点之外,SUV的火热仍然值得车企关注:2月份,SUV产量15.4万辆,同比增加6.3%;销量14.6万辆,同比增加17.2%。前两个月累计产销量达到26.3万辆与25.4万辆,分别增加50.2%和51.1%,继续领跑车市,SUV全年产销有望突破200万辆。
这样的市场前景让车企们也纷纷加大了投入,今年将有更多的重量级新车加入这场争夺战中,除了合资车企加快车型引入速度之外,自主品牌也纷纷通过SUV车型来提升销量和品牌形象,目前包括长城哈弗、比亚迪S6、传祺GS5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SUV有望成为自主品牌向上的突破口。
事实上,随着中国车市逐步走向成熟理性,多功能用车更能满足日常需求,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之前被认为是细分市场的多功能乘用车将逐步成为主流,轿车市场则将维持较为稳定的局面。
自主车企亮点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3年1-2月,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22.53万辆,同比增长20.8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8%,占有率较上年同期增长0.46个百分点,增长较为明显。
其中以长安、长城为代表的自主车企增长迅猛。
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自主品牌销量前十企业依次是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上海汽车、华晨汽车、东风柳汽。其中,长安汽车今年1至2月不仅销量增长最猛,而且摘得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冠军。其去年同期销量3.69万辆,排名第七位,而今年1-2月销量同比实现159%的猛增,销量增至9.57万辆,高于其他自主车企。
长城汽车销量增幅也较高,今年1至2月累计销量增长53.5%至9.44万辆,排名上升两位至第三。其销量增长的主力仍是在SUV方面,长城SUV销量合计5.5万辆,同比高增96.5%。其中,去年5月上市的哈弗M4今年前两月销量累计1.68万辆,哈弗H6销量高增67.4%至2.68万辆。
随着自主车企近年来的转型,其产品质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加上政府公车采购的利好,自主品牌也正在逐步扭转以往的形象,今后10年有望迎来真正的发展机遇期。
跨国车企现变局
自主品牌实现迅速增长的同时,跨国车企整体增长却相对走弱,这主要是受到日系车下滑拖累,据统计显示:跨国车企前两月销量累计160.33万辆,同比增长18.9%,增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日系再度下滑成为跨国车企力量调整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国产日系车前两月销量下滑17.1%至35.25万辆。其中,日产销量降幅最高销量同比下滑30%,丰田前两月销量下[FS:PAGE]滑近两成,本田销量同比下滑6.2%。
在日系下滑的同时,其他跨国车企开始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争夺。国产德系今年前两月销量累计近55万辆,为54.51万辆,同比增长37.6%;美系车销量增长27.1%至33.63万辆;韩系和法系销量分别以39.5%和37.3%的增速增长。
尽管日系车企逐步低迷,但是其今年将有多款新车上市,力图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譬如,东风日产新天籁上市,本田从4月份开始也将有重量级新品加入。
从目前来看,跨国车企力量角逐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上海通用能否保住冠军位置,日系车能否反败为胜走出阴霾,福特是否将成为一匹黑马,都将是今年最大的看点。
整体而言,车市逐步回暖为所有的车企带来了公平的机会,具体到每个车企,能否抓住这一机会实现自身的突破将考验各自的功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