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电商狂欢节“双十一”刚刚过去,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其带来的冲击似乎将在今后更长的时间内显现出来。
今年,除去天猫等传统电商,汽车之家、易车网、搜狐汽车等网站也全面参与,使得2013年可以被标定为汽车业的电商元年。
根据汽车之家公布的数据,“双十一”当天总共订出17776辆汽车,订购总额达到26.43亿元,而开始订购的第1分钟,就有100位用户下单。距离活动结束还有两个多小时,已有15款车型被抢购一空。汽车之家CEO秦致也公开表示:“事实证明,中国汽车消费者对线上购车的接受程度比我们想像的要高很多,尤其是你真的给用户提供实惠的时候。汽车电商是汽车行业营销变革的开始,是新的营销渠道和传统营销渠道的融合。”
仅从数字上来看,汽车电商似乎确实带来了极大的突破。本报记者采访的部分经销商也表示,“双十一”的电商活动为其大幅度提升了定单量。
只是,一方面,这些数字是否真正达成交易仍有待商榷,因为网站并不掌握最终的销售数据,因此并不排除定单流失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尽管方式方法不同,但是电商卖车的根本要义仍然是“便宜”,而这意味着在厂家和电商纷纷加大投入宣传的同时,仍然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消费者。对于车企和电商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可持续并且长期运作的途径。不少车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仍然处于试水阶段,营销噱头的意味更重。
另外,传统的汽车经销商和消费者对于网上售车仍然持怀疑的态度。尽管有网上购车的消费者表示,“双十一”的活动使他购车省去了1万多,但这相对于庞大的购车群体而言仍然只是个案。
不少消费者仍然希望在购买汽车这样的产品时能够亲自感受和体验,并且希望能够有所保障,而且汽车这种产品也并非一次买卖就结束的交易,后续维修服务等仍需要4S店配合。这就意味着,传统经销商的环节仍然难以替代,对于这些网上下单的客户,传统4S店也并非没有抵触情绪,在来势汹汹的电子商务面前,经销商们仍然希望能够保证自身的利益。
即便是汽车产业以及互联网、信用体系完善的发达国家,网上售车仍然处于尝试的阶段。特斯拉以及宝马电动车都选择了网上销售,其高档品牌以及电动车的产品属性,选择网上售卖还能够带来一些拥趸,如果扩大至普通产品仍有待商榷。
因此,对汽车业来说“双十一”目前仍然处于“狼来了”的阶段,但是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不能盲目否定,毕竟,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中摸索完善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汽车电商们会探讨出一种合适的途径。只是在这一时期,对于汽车企业和传统的汽车经销商而言,则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迎头赶上还是谨慎观望,考验着从业者的智慧和勇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