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被称作“银十”,但是10月份的汽车销量相比9月份毫不逊色,就目前发布销量数据的企业来看,快速增长仍然是主旋律,尤其是日系车的强劲反弹仍在继续。
同时,从上市公司已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来看,部分车企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达80%以上,部分自主品牌车企的三季度报甚至出现了3位数的超高增长。
今年毫无疑问将是一个景气的年份,只是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实际的状况或许没有数据显示出来的那么美好。
日系继续反弹
日系车的复苏态势丝毫没有减缓,在9月份实现同比劲增之后,10月份各日系车企纷纷率先发布了亮眼的成绩单。
本田10月份在华新车销量达75150辆,大幅增加至去年同期的约3.1倍。日产汽车同日公布的10月在华新车销量也达11.47万辆,为去年同期的2.3倍。此前已公布数据的丰田公司也大幅增长80.6%,达8.24万辆。受钓鱼岛问题导致日中关系恶化的影响,日系车在华销量一度急剧下滑,但近来呈现强劲反弹走势。
尽管乘用车整体预计也会有两位数的增幅,但日系车各公司的增幅大幅超出平均值。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日系车的抵触情绪有所缓和,日系车企推出的销售强化措施也开始见效。
据悉,本田公司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凌派和CR-V的良好销势起到带动作用,今年前10月累计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5.8%,约达57.24万辆。
日产公司10月下旬发售加入SUV元素的启辰新款车型。日产公司前10月累计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7.1%,达到100.04万辆。
雷诺-日产CEO卡洛斯·戈恩表示,鉴于在华业务恢复状况良好,本财年有望恢复7.7%的市场份额,达到中日钓鱼岛争端之前的水平。另外,日产还小幅上调了今年在华销量预期,达到127万辆,超过此前预计的125万辆。日产去年在中国市场销售了118万辆,对比2011年的124.7万辆,同比下滑5.3%。
自主年报亮眼
上汽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19.5%为4216.5亿元,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1.6%为180亿。上汽集团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4.8%为379.3万辆,市占率同比提高0.4 %达23.9%。
一汽轿车最新业绩预告称,201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预计为7亿至8.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3.1亿元。而长安汽车前三季的业绩则同比增195.45%至208.69%,其中长安福特投产上市的新车翼虎、翼搏、新蒙迪欧是主要盈利新增点。
此外,比亚迪2013年三季度财报也显示,今年前三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04亿元,同比增16.9%。而作为自主品牌车企领军者的长城汽车,新工厂费用提前计提导致其当季业绩低于预期。其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28%,环比增5.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0.1%,环比下滑4.8%。
在江淮汽车发布的第三季财报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81.2%,与之相左的是,在9月份主流车企的乘用车销量中,江淮汽车是仅有的几家下滑企业之一。
不过,如此亮眼的财报数据背后并非是由实实在在的销量增长所拉动。不少的分析师认为,三季度财报的亮眼表现,更多与上年同期的基数较低以及今年计提方式的改变有关。在大部分车企个股中,真正由销量增长带动的利润上升只占净利润总增幅的很小一部分。
事实上,在去年日系车销量出现下滑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品牌的机遇来了,但实际上市场的空缺被德美韩系所瓜分,自主品牌并没有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反而因为价格战利润受损。同时,由于今年出口状况不佳,自主品牌受益颇多的海外市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尽管自主高端化已经渐渐看到成效,但是在一段时期内,自主品牌仍将处于比较艰难的发展阶段。
全年格局已定
在经历了大涨大跌之后,中国的汽车市场终于逐步回到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2013年对于很多车企来说,将会是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年份。一方面,宏观经济调整仍将继续,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后续会逐步展开;另一方面,各大城市的限购、限行措施陆续出台,尽管影响巨大,但市场已具备了应对的经验;同时,由于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加,中国汽车市场仍可长期看好,一些新的需求也在逐步被挖掘,譬如二线高档品牌的集中国产,为今后带来了新的增长契机。
尽管只过去了10个月,但是2013年的车市已基本定局,行业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来年的市场预测上。与我国的经济增长一样,尽管超高速的增长已不会重现,但是平稳快速的增长仍然可以期待,有了2013年的市场回稳,2014年的车市可以期盼的更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