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心目中,车企高管应该每天忙于日常业务,但是,为了能像其他车企的高管一样能时时刻刻营销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多的车企高管加入了推特(Twitter)用户的大军,通过这个客户群巨大的媒体平台,来进行品牌营销以及公司文化建设。
车企新媒介
芭拉被宣布任职通用汽车CEO以来,她的一举一动都被公众关注着,而自她成为推特用户后,每一条消息都成了记者、分析师以及消费者所关注的话题。无论芭拉希望像特斯拉汽车CEO马斯克(Elon Musk)那样为自己进行危机公关,还是像她在通用汽车的同事马克?罗伊斯(Mark Reuss)那样进行新产品的宣传,推特都为她提供了平台。那么,这个对于车企来说比较创新的媒体平台,究竟能为车企的高管带来何种效果呢?
首先,推特作为新的一种互动性比较高的媒体平台,能令车企高官们不再显得那么“不食人间烟火”,他们完全能与消费者以及其他群体直接进行沟通。以往,车企高管与公众的沟通往往都是经过车企的公共关系部谨慎审核和设计的。与之相比,将推特作为沟通平台的这种方法更为人性化,依赖高管个人的判断与公众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这种交流方式也使得高管们更加“接地气”。例如特斯拉CEO马斯克一直以来就在推特上“想说就说”,不会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复核。
其次,高管通过推特与消费者交流,更有助于品牌的营销以及公司文化的构建。雪城大学公共关系系教授William Ward认为:“车企高管通过此方式来与终端消费者进行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因为高管在留言以及回答疑问时展现出的个人魅力,使他们可以成为其公司品牌最有效的代言人。同时,高管也可以以这种方式为其企业其他员工做出榜样,让剩余员工一起通过推特或其他方式,进行全员营销。”
尽管推特可为车企高管们提供营销平台,但这种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也存在着隐患,那就是高管必须学会如何在像推特之类社交媒体上平衡好工作和生活。William Ward建议:“高管们可以尝试80/20或者90/10等方式,即在80%-90%的时候,高管在推特上的留言以及谈论内容应该是与工作相关的,其余的10%-20%高管可以谈论个人的感想以及想法,让公众觉得他们也是普通人,但是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推特活跃者
特斯拉CEO马斯克一直是推特上的活跃发言者,他经常“口无遮拦”地发表一些博客或者留言。比如,他曾经在推特上抱怨“为何一辆毫无人员伤亡的特斯拉S型着火事件,竟然引来了那么多媒体的头条报道,而因为汽油汽车发动机着火每年死伤近10万人的相关事件,却没有那么多媒体关注。”
随后,由于他的话语的不当,以及“统计数字”的不严谨,惹来了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不满以及抗议,马斯克只好删掉上述留言。然而,社会媒体顾问Kathi Kruse则认为马斯克的这种“敢说”的作风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尽管他在推特的留言会激怒一些人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汽车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而且,他的一些对于特斯拉S型车的言论会激起公众的好奇心,从而希望去了解这个产品。”
相比较马斯克在推特上的“直率策略”,通用汽车的芭拉以及克莱斯勒设计主管Ralph Gilles则知道如何能在进行有效品牌营销的基础上,规避不必要的麻烦。芭拉自从担任通用汽车CEO以来所有发的推特仅有两个留言的转发达到了200次,她总是惜字如金,而且所发的内容也都是非常中规中矩。通用汽车社会媒体战略分析师Phil Colley表示:“芭拉一直在寻找她认为合适的时机来发留言,她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对于芭拉来说,如何应对公众、媒体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她明白应该在公众面前讨论什么,以及不应讨论什么。”
与芭拉相比,Ralph Gilles使用推特来进行营销以及发表看法的频率就要高得多了。作为推特忠实的用户,Ralph Gilles经常通过这个媒体平台来寻找合适的推销公司品牌的机会,例如在重大赛事或展会期间,他经常会在发表看法时贴上一张带有公司logo的图片,吸引眼球的同时也为公司做了宣传。
跨国高管的这些营销手段十分值得中国车企学习。尽管中国一些车企高管也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来与消费者沟通,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些留言以及微博等,并非出自这些高管之手,而是该公司公共关系团队的作品,少了一些“人味儿”。中国车企的高管们不妨学习海外经验,根据公司自身特点,来尽量“真实”地与公众沟通,或能为其企业品牌的形象提升一个台阶。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