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新秩序 车业有机遇

时间:2014-12-22 15:23:13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作者:安丽敏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改革就意味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各类新技术都可以快速地应用到汽车上

“改革”、“新政”在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领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汇,进入到2014年,这些词汇有望转化为真正的落实。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中国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现在该啃“硬骨头”了。这不是一个寻常的信号,而在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多方调研,而其关于经济和改革的理论甚至被称为“克强经济学”。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会出现大的变动,李克强曾经强调过GDP增长对于就业等各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较高速度的GDP增长还是可以期待的。而对汽车业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机会。


新能源机遇

因为改革就意味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各类新技术都可以快速地应用到汽车上,按照未来汽车的设想,零能耗、零污染、零事故都是可以实现的,那么这样的汽车业当然应该获得鼓励,而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向。

不久前,李克强曾经到国内某新能源车企视察,随后,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继201312月份公布了包括北京在内的28个城市、地区作为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后,又批复了第二批推广城市名单。同时,四部委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对2014年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单车补贴金额进行调整。尽管补贴标准将逐年下调,但是政府对新能源的继续扶持还是让相关板块股票出现大幅上扬。

新能源也只是这一轮改革中新机遇的一个方面,此前国家层面明确表示将扶持信息化的发展,当前中国汽车业与IT业智能化的结合日益紧密,现在不“智能”的汽车显然已经out了。相比新能源,信息技术有望帮助中国汽车业实现进一步的跨越。

此前,我国曾经冀望通过新能源车实现“弯道超车”,虽然这一目标还并未完全放弃,但是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尽管我国一些车企在新能源的核心部件——电池上有所积累,但是对于汽车产品来说,新能源更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因此,在这方面我国汽车企业与领先企业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


信息化愿景

信息化则有望将这一差距缩小。曾经有一句话是“信息无国界”,事实上,在IT领域并不像汽车企业这样封闭,这也加大了中国企业从中获益的机会。同时,汽车企业都需要与IT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在这方面,中国企业面临的门槛也将是同等的。

现在中国车企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纷纷试水并推进。譬如,一汽、上汽等主流车企集团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平台,甚至有的车企也开始像国际巨头一样将眼光投向无人驾驶等更加长远的目标。现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欠缺的是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而非技术手段。

由此可见,在当前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增长波动,更重要的是寻找到在未来得以立足并发展的根基。或许宏观经济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前汽车业的发展,但即便中国经济不调整,汽车业的发展方向已经是明确的,那么当下的调整应当是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因此,不必对“改革”和“新政”心存恐惧,因为任何的改革和新政,带来的不仅仅是推倒旧格局,更重要的是重建新秩序。(文| 安丽敏)【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