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锐眼】无人驾驶诉讼的几个小谜团

时间:2017-02-27 00:43:36 来源: 作者:黄耀鹏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现在的确不是好时机,但谷歌必须抓到坚强的证据,才能迫使检察官们相信,坐在被告席的几位犯下毋庸置疑的偷盗行为,以及违反“传统”商业道德。

现在的确不是好时机,但谷歌必须抓到坚强的证据,才能迫使检察官们相信,坐在被告席的几位犯下毋庸置疑的偷盗行为,以及违反“传统”商业道德。

◎ 《汽车人》记者    黄耀鹏

在无人驾驶技术上,优步正在谋求与谷歌相若的地位。

两者较劲的意思越来越明显,特别在谷歌无人驾驶团队的旗帜性人物——安东尼·莱万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投到竞争对手的怀抱中之后。日前,谷歌突然在加州北区法院起诉了优步刚收购的Otto卡车自动驾驶公司,矛头直指莱万多斯基。因为Otto正是他创建的。

这事做的太不“莱万”了

那么,莱万有没有卷入该案?也就是说,到底是否窃取谷歌的机密图纸和方案呢?谷歌提交的证据中已经清楚地表明答案。唯一有问题的是谷歌采集证据的方式。

莱万已经离职谷歌1年多,期间创立了Otto,并以6.8亿美元价格卖给优步,优步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由此驶上快车道。谷歌为什么迟至现在才起诉竞争对手。“最佳”的时机,莫过于在莱万刚准备将Otto卖给优步的时候,突然发难。既搅乱了优步计划,又打压了肆无忌惮的离职高管。最重要的是能有效阻止谷歌技术外泄。

按照谷歌的说法,现在优步已经掌握了谷歌视若拱璧的Lidar(激光雷达)工程应用细节,莱万也赚到了几亿美金。拖到现在出手,难道不嫌晚了些吗?

一年的时间,谷歌在高管盗窃案的准备上忙些什么呢?

现在的确不是好时机,但谷歌必须抓到坚强的证据,才能迫使检察官们相信,坐在被告席的几位犯下毋庸置疑的偷盗行为,以及违反“传统”商业道德。

作为全球搜索引擎的老大,谷歌拥有的网络技术资源和人才储备,富可敌国。它不缺乏“看到”某些邮件的技术手段,但是谷歌搜集证据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因为法院一定会排除非法采集的证据。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有意思了。谷歌声称,一个偶然的机会,Waymo公司的员工看到一封邮件,一个LiDAR元件供应商发过来优步的LiDAR电路板工程图,该图与Waymo独特设计惊人地相似。该邮件显然是误将Waymo员工列为收件人。

这样,谷歌就合法地拥有了优步窃密的证据。

天上哗哗掉证据的美事,究竟有没有呢?我们无法从概率上彻底否认,但让谷歌承认使用了黑客手段,甚至反卧底、钓鱼等商业间谍手段,似乎有点勉为其难。

谷歌还指认,为了获得进入Waymo服务器的进入权限,莱万在离职前,用谷歌配发的笔记本,安装了“专业”软件,下载了9.7G高度保密的文件。其后,莱万格式化了那台笔记本,并再未使用过。

莱万的软件水平,早在进入谷歌之前,创立“510 Systems”公司、牵头自动驾驶项目的时候,就已经闻名西海岸。他难道不知道这一套窃取数据的方法,漏洞百出吗?格式化硬盘并不能彻底抹除数据。而且,服务器有关终端下载的数据记录,如果不用管理员身份抹除(假如存在彻底抹除方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什么都无济于事。

一句话,这件事做得太不像莱万了。

更诡异的是,莱万对待窃取来的机密,同样潦草从事。不但使用了与谷歌相同的供应商,还满世界散发自己偷来的制板图。这样的水平和粗心大意,还能在全球顶尖软件公司做很多年的项目负责人。到底是谷歌识人不明,还是莱万扮猪吃老虎?

谷歌真有LiDAR专利吗

当然,谷歌证据的正当性与逻辑自洽性,自有法院裁定。不过,谷歌在声明中屡次指责优步窃取的是“商业机密”。这在科技公司来说,是个软性指控。为什么不用更“锋利”的专利群作为诉讼证据呢?

谷歌不是一直声称自己拥有对LiDAR独特的设计和改进吗?难道研发得太投入,忘记申请专利了?

谷歌作为软件公司,拥有专利的数量不足1000件,比公众认为得少很多。比起华为、苹果和三星等硬件为主的公司动辄数万件专利,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谷歌并不掌握LiDAR的设计专利,即便其声称有重大改进。

这些改进是存在的,谷歌系无人驾驶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定制LiDAR。这也是谷歌区分其他公司方案的标志之一。最早谷歌和其他企业一样,都是购买瑞典Velodyne公司的64线LiDAR,单台价格高达7.5万美元。这显然超出了大多数潜在消费者的预算。

Waymo公司投入很大精力和资金,重新设计了LiDAR,使之成本压低到1万美元以下,并仍能向周围发射数百万束光线,精确感知周围环境和其他交通参与者。但其性能和稳定性并不为人所知,但显然尚未达到商用水平。与Velodyne公司的成熟产品不能比较。否则谷歌不会忘记给自己的关键创新支起专利保护伞。

值得指出的是,谷歌并未采用类似Quanergy公司的低成本固态激光器方案。

固态激光器无法做到全方位扫描,需要每个方向上放置一台,拼凑出三维空间感知图。如果谷歌这么做了,我们会看到新一代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车身4个角落都放置廉价固态激光器,但实际上我们没有看到。

因此,谷歌无法以专利保护自己,只能笼统地诉诸“商业机密”。

谷歌要求,法院能够阻止Otto和Uber对他们技术的占用,并要求立即“归还”相关文件。

截止目前,优步只是愤怒地回应称“这是为了拖慢竞争对手的无端指责”。但尚未给出任何实质性的应对。谷歌为遏制核心人才出走,也算憋了大招。但如果优步智商正常,必会对谷歌采集的证据、及采集证据的方式进行质证。双方的诉讼也必将旷日持久。谷歌未必达到“拖慢”优步脚步的目的。就连双方的合作,也未必受到影响,就像苹果与三星的专利诉讼纠缠并未影响双方的合作一样。

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莱万的职业前景变得黯淡了。(《汽车人》记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