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召开,具体到汽车领域,代表委员们又将提出有哪些合理化建议来推动行业发展?未来大众购车、用车、出行等方面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汽车人》走近两会代表,倾听他们的声音。
《汽车人》记者/张敏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三提出租车改革/强化互联网税收管理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的前一天,李书福提交两份提案。这两份提案分别是《关于乘势而上推动出租车体制改革的提案》和《关于加强信息化技术下经营交易税收管理的提案》。
其中,《关于乘势而上推动出租车体制改革的提案》是李书福第三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出租车体制改革的提案。
就推进和深化出租车体制改革李书福提出以下建议:一、要让这种备受期待的改革真正落地,关键还是要打破出租车牌照的垄断式管理。二、建议根据不同城市规模,设立相应出租车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对各项改革措施,进行分类指导、科学评估。三、出租车行业亟待进行体制上的改革,打破利益固化的“坚冰”。改革的方向应是破除上述两大垄断,实行完全市场化。而在《加强信息化技术下经营交易税收管理的提案》中,他提到,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广泛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交易”、“网络营销服务”等营销新方式已逐渐走进大众百姓日常生活并风靡流行。在这种营销服务形式下,网络交易额每年翻倍增长,税收漏洞却逐年扩大,在现代信息化技术下的网络交易税收流失问题已经日益严重,特别是由此造成的不公平市场竞争,在损害国家利益的同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根据“专车”无出租车票的经历启发,李书福提出“关于加强信息化技术下经营交易税收管理”的提案,认为应向打车软件收税,对乘客负责的同时,实现同一行业内税收方面的“公平竞争”。
因此,李书福建议,主管网络信息技术下商务经营的相关部门应强化对信息商务平台税收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建议要加快制订信息网络交易的税收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遏制经营者利用信息网络特点和漏洞进行偷、逃、避、骗税的行为,网络交易与传统贸易都是商业销售行为,只是交易形式和载体不同。因此,在税收法律和政策规定上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并应强化完善税务系统针对信息商务交易平台及经营者的税收管理实施方案。
点评:这是李书福委员第三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出租车体制改革的提案。契而不舍的背后,也反应了出租车行业根深蒂固问题。尽管公众要求推动出租车改革的声音喊了多年,但对于呼声很高的打破垄断、完善出租车准入制度等,政府还没有根本性动作,以至于社会性事件频发。之所以难,难在利益博弈。破除上述两大垄断,实行完全市场化,这符合国家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也顺应建立开放、公平市场竞争秩序。
同样基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出发,李书福做出了加强信息化技术下经营交易税收管理的提案。互联网风生水起的时代,电商与打车软件成为一个蓬勃而生而又广受欢迎的新生事务,颠覆着传统流通与出行方式。但随之出现了偷税漏税、假货横行等诸多问题。解决现代信息化技术下的网络交易税收流失问题,不仅能够平衡网络交易与传统贸易公平竞争环境,也是电子商务健康成长的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加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法制建设
1、基于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汽车社会宏观背景,站在具有前瞻性的国家发展高度,对城市交通综合治理进行法律、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配套制度体系,保障各项交通治理政策措施的推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相关法制配套法制规范,指导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硬件设施建设,科学分配城市资源。3、建议加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决策协同和保障机制。4.创新交通管理组织模式,成立组织多部门协同运作的交通综合管理办公室,建立多部门联手整治交通秩序的长效机制。5. 加大对智能化交通的研发投入和广泛应用,加快各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现道路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综合治理,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堵车”与汽车社会和谐发展的难题。
点评:限购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但这无疑有地方政府“惰政”之嫌,用智能技术代替政府“懒政”来从根本上解决拥堵,不但要从法律、制度层面进行前瞻性顶层设计,积极采取最新的信息技术、智能交通等科技手段,对城市发展规划、道路路网建设、市政交通管理等进行系统性创新管理,而这正是政府需要加强的地方。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尽快取消汽车限购限行政策
宗庆后建议:尽快取消汽车限购限行政策,而通过多修建立交桥和高架,交通指挥智能化解决堵车问题,通过提高油品等级、尾气排放环保标准等手段来解决污染问题。
——多修建立交桥和高架桥,保持道路通畅。地方政府应加大修桥修路投入,尤其是多修建立交桥、高架桥,减少红绿灯太多造成车辆行驶缓慢、拥堵现象,实行人、车分道,多建一些人行天桥,减少路面人流对交通的影响,提高道路车辆行驶速度。
——交通指挥智能化,提高道路运行管理水平。利用现代信息通讯科技,将人、路和车辆作为一体进行调配,智能化计算车流量并依此对红绿灯信号做出调整,避免目前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带来的绿灯没车、红灯排队通行现象。在各大路段设立即时更新的电子提示牌,或通过广播、微信、网站实时播报交通状况,向司机提供准确的道路信息,由司机自行选择最快捷的线路。
——积极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油品等级,统一使用国五标准汽柴油,提高汽柴油的燃烧率;二是提高尾气排放环保标准,建议政府把轻型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统一提高到欧V,与国外发达国家一样,对目前达不到要求的在用车辆加装尾气过滤装置,以减少尾气污染;三是加大对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严禁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点评:采取汽车限购和限行措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问题,实际上治标不治本。由此引发的汽车限购车牌拍卖动辄几万元,不仅增加民众的生活负担,还抑制内需,影响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城市治堵需要多方面措施的有效配合,而优化城市道路建设、做好城市统筹规划等,积极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才是有效疏导城市交通,降低污染的更重要举措。“堵”与“疏”,短期与长远,政府到了权衡利弊,做出改变的时刻。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放开电池技术路线
张天任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应将微型电动车纳入其中。他还建议,放开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在鼓励发展锂电池的同时,支持铅蓄电池上市企业转型升级。
张天任建议,实行“产品准入从严,企业准入从宽”的管理原则,鼓励和支持多种电池路线、不同电池搭配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兼容发展,积极开发面向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微型电动车。建议将微型电动车纳入我国道路交通规划之中,列入法定交通工具,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
此外,张天任表示,相关部门应健全废铅蓄电池回收、储存、运输、生产等全过程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并加大执法、监管和整治力度。综合利用各种法律和经济手段,激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实现从原来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他还建议,相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促进回收体系规范运行。鼓励一些有资质和能力的规模企业作为废铅蓄电池回收的试点,并给予其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配合政府和科研机构进行研究,找出一套适合在全行业推广的废铅蓄电池回收新模式。
点评:由于市场准入和产品标准缺失,政策监管无力,再加上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微型电动车呈现无序发展状态。目前微型电动车还游离于交通监管之外,对于低速电动车,规范发展是利大于弊,政府可结合国情并参考欧盟、美、日法规,建议疏堵结合,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时下正值雾霾治理话题热议时期,加强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预期,从民生需求及节能减排上看,政府需要合理引导人们使用节能环保的出行工具。(作者/张敏 责编/袁月)【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