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记者|管宏业
毫无悬念地,新能源汽车成为本界“两会”上最受热议的话题。面对覆盖全国的雾霾与环境污染,代表委员们开始更多思索如何创造可持续的“APEC蓝”,而新能源汽车被视为一个主要解决途径。
实际上,过去两年来,对于新能源车的倾斜已经启动。2014年,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实质性利好,全年实现产销超过8万辆,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今年1月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发布实施,新能源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推广新能源汽车不再是政府与企业一厢情愿,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的是,在愈来愈普遍的城市限购环境下,新能源车却有望成为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各地酝酿的限牌政策均对新能源汽车“网开一面”,鼓励使用污染少的新能源汽车。
以北京为例,2015年汽油车配置数量进一步减少,新能源汽车指标增加。在政策力推背景下,不断加重的新能源汽车权重正逐渐成为北京车市特色,并由此成为全国车市的风向标。
逐渐敞开的政策大门,和实实在在的利好,让期待已久的汽车企业终于看到了实在的商机,刺激着车企在新能源投入上不断下血本。
根据各家企业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累计规划产销规模将达到60余万辆,研发投入超100亿元。“两会”期间,相关新能源汽车各股票强势上涨,资本市场的利好也再度证实了新能源汽车众望所归。
无论是为了留住那一片“APEC蓝”,抑或是为了更加纯粹的节能减排,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更加期待,当政策、市场等要素相继启动后,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或许不再遥远。
然而也需要看到的是,尽管近期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与国家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按照国务院此前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2012年到2015年累计销量要实现50万辆,但到去年为止,这一目标不过完成了五分之一而已,要在今年内完成剩余的40万辆几乎不可能。
另一方面,成本和基础设施依然是阻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两座大山。尤其是后者,虽然政府曾多次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加快充电桩站的建设,但从目前来看,收效并不明显。
仍以北京为例,有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北京有108人申请安装充电桩,但成功安装的只有8人。从实际使用上来说,充电桩进不了家门口,无论插电式混合动力还是电动车,基本就都是空谈。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电池,一个是充电,不同于业内普遍的共识,他认为充电问题已超越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头号障碍,解决充电问题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核心任务。
就同大多数新生事物推广面临的难题一样,新能源汽车也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而惟有解决这个问题,新能源汽车才能够真正走出示范,真正实现大范围普及。
★ 集中资源办大事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 2014年我国共生产了新能源汽车83900辆,相比于前一年,增长近4倍。今年能否延续去年的强势?
1月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生产659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108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278辆,其同比增长均在5倍以上,业内有观点乐观地预期,如果说2014 年出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拐点,那么2015 年或将成为大规模普及的爆发之年。
一个有力的保障是,政府正在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更大资源。科技部也相继出台鼓励性政策,计划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提供技术支撑。
普通消费者更能感知到的是,目前,我国首条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在京沪高速全线贯通。据了解,该系统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以不少于加油站的频率,在1200公里的高速路两旁双向一共建了50座充电站,平均50公里左右就有一座,从而彻底消除电动车续航力不足的后顾之忧。
京沪高速只是破冰之举,在它之后,今年国家电网还将相继开通京港澳、青岛至石家庄、沈海、沪蓉等多条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形成续航里程达9600公里的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内全部重点城市。
更大范围的基础支持性工程已经启动,到目前为止,我国有54家企业190款车上了新能源汽车公告,75个城市兴建了100个大型充电站,25个城市成为 “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十城千辆试点城市”,5个城市获得了电动汽车销售国家补贴。相关的支持性政策都已经基本到位。
同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一样,一拥而上的新能源热潮多少会附带着无序和重复投入,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大干快上的背后总会带来集中突破的可能。
不少行业人士预期,国内的电动汽车推广将比国外要快,通过集成全球最好的资源,形成最佳性价比,来推动电动车市场的发展。
可以预期的是,2020年前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点培育期与攻坚期,政策红利或将贯穿这一重要时期。
虽然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售仍然落后美国市场,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本身具有较强的政策依赖性和政府推动特点,也就是说,政府的意志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而集中力量办大事向来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在新能源发展之路上,中国或由此打破一般性规律,实现期望中的“弯道超车”。(部分节选,更多内容请参见《汽车人》杂志3月刊)(作者/管宏业 责编/吉盼丽)【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