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深水区

2014-03-16 15:50:38 作者:
 杂志记者  陈瑶

关于央企的话题,总是能在舆论界引发热议。这一次,我们所谈论的,依然还是一个老话题——从研发角度来看央企的责任。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年均增速超过37%。这些研发投入让中国掌握了全球时速最快的动车、特高压输电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技术。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下的120多家中央企业利润超过了1.1万亿元。

然而,从上述数据也能看出,所谓“世界水平”的技术,更多集中在以国家之力扶持的垄断性行业,多有国家导向以及政治意味在内,那么,更多需要凭借企业自身之力的产业,又该如何去做?

央企改革,属于国家层面的长期话题,也出台了诸多改革措施。10年来,央企考核制度经历3次修订、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4年-2006年,重点是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年度考核的基本指标是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效率指标,任期考核的基本指标里有销售收入等规模要求,同时还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第二阶段是2007年-2009年,央企做大做强的任务没变,但更加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投入等,重点放在分类考核上,同时更关注企业短板,比如你成本控制不行,我们考核你的成本;你债务风险控制不好,我们考核你的风险管理。

第三阶段是2010年-2012年,重点是做强做优,即要求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有显著改善,要把资源利用到最好,提升投资效率,同时不能再拼规模。

这一阶段我们对考核指标做了大的修订,取消了ROE,改成了经济增加值(即EVA,税后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同时取消销售收入这一规模指标,转为考核总资产周转率。

按照某位央企负责人的说法:“国资委对我们的考核,其实更多就是效益。即使这几年将自主创新提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但是并没有对应的具体指标来考核。”

新出台的2014年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考核新规,同样延续“经济”方面的要求,要进一步深化经济增加值考核,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主要指标纳入企业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探索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以管理团队、核心业务骨干为主要对象,依据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和价值贡献大小,实施专项奖励和中长期激励。对损毁价值的,建立健全严格的约束机制。

不可否认央企改革的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国家相关考核还存在着需要弥补的空白,所以对于资金、资源以及其他条件都相对占优势的央企来讲,如果在经济指标满足国家考核的前提下,自主创新做不做,怎么做,反倒成为位居其次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汽车这样拥有合资格局的产业来讲,中国市场庞大的刚需以及跨国品牌的号召力,能够保证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不错的经济效益。更何况,拥有两家及两家以上合资伙伴的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在行业里占多数。

所以,对于那些并不位居保护行列的央企而言,自主创新更多是自发地寻找突破路径。

相比而言,长安汽车更为特殊。有着央企之名,实则是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子公司子公司,而在整个兵装集团的业务板块中,长安汽车所贡献的经济利润能够占到母公司的50%以上,基于此,无论是对集团的责任以及国家考核,长安汽车在效益层面的负担,必然更重。

其实,若仅仅是靠起家之本微车事业,长安年盈利能够达到10亿左右;而无论是长安福特还是长安马自达,都能够贡献不菲的利润,即使是相对弱势的长安铃木,也是经济效益的增长极。

但是几年之后呢?如果在经济指标的温床上,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长安自主乘用车出现的时间只有7年,但已成立5个海外研发基地、9个国内生产基地。尽管目前在销量上,还无法与某些企业比肩,但是其发展的潜力却是有目共睹。在业内,长安属于“厚积薄发”的自主研发者。而在长安内部,即使在成本控制的强硬措施之下,关于研发的投入,始终是放在预算的第一位。

当然,长安只是正在谋求转型的国企之一。曾经,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直接呵斥:“央企总体利润还不错,但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他还以德国博世公司为例,这家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市场上始终保持领先的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有着明确的分工——总公司研究的是50年后的技术,分公司研究的是30年到50年的技术,而事业部研究的也至少是20年的技术。

纵观全球,大众(Volkswagen)、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以及丰田(Toyota)是汽车业研发开支最高的企业,从2007年到2012年期间他们在研发上的总开支增加了13%,增至274亿美元。而同期他们的年度总收入只增长了8%。旗下拥有VW、奥迪(Audi)和斯柯达(Skoda)等品牌的大众汽车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超过了其他所有企业,其增长速度超过了三星(Samsung)和微软(Microsoft)等传统科技巨头。

“一个优秀的中央企业,起码要有20年左右的技术或产品储备。”李荣融当年的期待,即使在现在都还难以实现。中国的央企,无论是否属于汽车行业,能够达到这样状态的,基本没有。

主要桎梏在于三点:其一,中国整体的创新氛围未完全成型;其二,企业对于未来技术的储备尚未形成共有的认识,而国家层面并未对此有考核标准;其三,中国企业的研究体系中,几乎所有的人员都冲在产品一线,按照这样的差距,追赶可能需要若干年。

所幸的是,汽车相比于国家其他的支柱性产业,更为市场化、国际化以及公平化,所以某种程度而言,汽车能够拥有更为开放的视野与格局,关键在于如何在企业内部打造主动的研发意识,并真正将研发视为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所在。

按照李荣融的说法,尽管现在央企总体利润还不错,但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央企留着钱用来干什么?就是要加大研发,因为央企和一般的企业不一样,必须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持续稳定的背后是技术和产品。

然而近年,研发力度固然在加大力度的同时,某些央企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一个误区——也即注重研发投入的资金,却忽略了管理能力的相应提高。最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研发支出费用的不菲,而庞大支出最终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成效,却并不匹配。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央企除了要强调技术研发储备,还应在管理上有所创新。就像之于产品,一件产品可以做得非常精美,但要把做到一样标准就十分困难。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依靠某位企业领导人的强势带动,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做法,将成为中国企业管理制度的挑战。

波士顿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泽维尔·莫斯克特(Xavier Mosquet)表示:“创新正在重返汽车业中央舞台。将新技术引入市场的企业会受到顾客青睐⋯⋯(这)将成为决定个体汽车制造商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

全球趋势已然如此。那么承担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汽车国企以及汽车央企,究竟该怎样去做呢?在央企改革范畴内,研发依然还是一个深水区。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