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苛刻的制约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6:07:34 作者:黄耀鹏

人物:莱赫卡钦斯基(2005-2010年任波兰总统)车型:蓝旗亚 关联:这位前童星后来携手孪生哥哥,戏剧般成为政坛双子星(总统和总理),座驾仅是很老的蓝旗亚。可惜这位总统的结局却是斯摩棱斯克冰雪上的冲天大火。在前往郊外安葬的路上,玛莎拉蒂总裁加长版、劳斯莱斯、奔驰ML等组成的清一色黑色车队。车队驶过的路,被群众自发抛洒的白色鲜花覆盖,极尽哀荣。

人物: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2010年至今任波兰总统)车型:奔驰关联:这位卡钦斯基的继任者、长期的政治对手,拥有显赫的血统。其家族来自今天立陶宛北部,统治波兰的日维茨奇兹纳200年之久;这位从保守党跳槽到自由党的伯爵之子,浑身透着贵族范儿。一上任就把前任老掉牙的蓝旗亚拍卖掉,换成新采购的防弹奔驰车。此举未遭到议会保守人民党的反弹,因为那辆蓝旗亚确实太老了。

【关键词】公车采购、仲裁员、观察员

除了伟大的肖邦,波兰在中国最知名的人莫过于船厂焊工、团结工会的前领导人瓦文萨。后来历任政府领导人,包括对着干的卡钦斯基兄弟和科莫罗夫斯基,都有为团结工会工作的经历。不论他们后来的政治立场如何变化,都受到民粹理论的深刻影响。尽管他们都毕业于华沙大学,受到良好教育。

痛恨精英阶层腐败的这批工人阶层代表一旦上台,马上就开始着手在立法环节上治理腐败。2003年公布、2004年修订的《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以公开方式遴选仲裁员,对公共采购决定的上诉做出裁决。修正案赋予社会公众广泛的知情权,包括获取投标的文件,公共采购过程中的声明和资格(秘密商业信息除外),并且设置独立观察员监督600万美元商品和服务的招投标过程。

采购过程在阳光下充分暴露,使政府每添置一辆新车都要在上述程序中依次“过堂”。即使并非批量采购(低于600万美元),也不能逃过监管的眼睛。因为政府19个部门必须在网站上定期公布新添置的固定资产,汽车则成为最显眼的物件。

议会左派都瞪大眼睛寻找公民纲领党(现在的执政党)的瑕疵。其实他们多虑了,即使观察员不起作用,网站上公布的“新家伙”不可能逃避民众的眼睛。至于能否只买而不公布,纯属中国人的想法。政府每花一笔钱都要向议会报账,不可能隐匿。

在卡钦斯基葬礼上出现的豪华车,全都不属于政府的资产,这些车是租来的。作为因公务(赴俄参加卡廷惨案的纪念仪式)殉职的在任总统,葬礼的费用由国家支付。

相比较而言,我国不少部委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布部门开支。应该建议这些部门移樽就教于“江湖医生”和街头玩“仙人跳”的,他们肯定能想出更符合逻辑的借口。眼下仅仅要求公布花钱总数就会“泄露国家机密”,非瑰丽奇伟之想像力不足以联系到位。

波兰人显然缺乏这种想像力,对合同的3年跟踪监督期,也会让侥幸一时的黑采购曝光。事后追溯制度,让每个政治人物都不会因为区区几辆豪车就毁了政治前途。

何况,现任总统、曾经的团结工会秘书长科莫罗夫斯基,就是纠察雅鲁泽尔斯基政府毛病起家的。这位前公子哥儿、家族的叛逆者,屡次宣称“向腐败开战”。

此君与“童军运动”关系向来密切,说明他更相信自下而上的人民运动更能使“政治变得干净”。现在的政府采购法案,是他在议会任职期间大力推动的。

同时,与总统出自同一政党的图斯克也信奉自由经济理论。惟一的民族汽车企业波兰汽车制造厂(FSO)竞争力不高,前几年,依靠给通用大宇代工生产雪佛兰Aveo车型过活,目前代工合同已经过期。由于波兰国内市场的狭小,其产品85%销往周边国家。这几年不断传出被中印车企收购的绯闻,却无一落实。FSO的生产还在萎缩的泥淖中挣扎,厂商肯定希望政府能拉一把。

然而,连任的图斯克政府在政府车辆招标问题上,并没有表现出倾向性。在媒体曝光的国宾车队中,随处可见斯柯达、奔驰等车,就是找不到FSO的产品。斯柯达是波兰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也是波兰政府公务用车最多的选择。

不肯照顾自家车企的波兰政府,去年年底却向中国提供贷款,用于采购消防用的特种车辆。上海的高校家属楼火灾,就是因为没有50米以上的智能直臂云梯消防车、压缩空气A类泡沫车而救援不力的。上海已经属于消防装备最好的城市之列,这体现了两国政府公车消费价值观上的不同,发人深思。

【问中国】Q:波兰现任总统科莫罗夫斯基屡次宣称“向腐败开战”。现在的政府采购法案,就是他在议会任职期间大力推动的。在缺乏监管中国公车采购上,能否借鉴波兰式的整套措施?A:在中国,这要看政策的制定者是否愿意接受社会的监督。关键在于“阳光化”,而非措施本身。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设置多少观察员都无济于事。

(作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