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埋葬奢华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6:07:37 作者:陈楚

代表人物:

人物: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在位44年) 车型:劳斯莱斯、奔驰600 关联:旧有的秩序,封建的社会,高尚的皇权,象征尊贵身份的豪车。埃塞俄比亚虽然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作为皇帝,海尔塞拉西要的是排场。

人物:吉尔马沃尔德-乔治斯(现任总统) 车型:宝马7系、奔驰600 关联:吉尔马沃尔德-乔治斯已经有所收敛,没有前任们那么奢侈。虽然沿用宝马奔驰作为国车,但车的年头都有点老。

埃塞俄比亚官员用车关键词:收敛 中国制造

埃塞俄比亚,峰峦湖泊,森林白雪。这个美丽的国家遭受了太多不幸,首脑的豪华车队背后是民众的饥饿和困苦,高官的奢华之下是权力的交替与更迭。

这个位于非洲东北角的国度,在意大利入侵之前,一直维持着其古老的君主和制度,并未受到殖民主义浪潮的吞噬。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非洲的瑞士”在20世纪70年代告别了封建时代。

当最后一任君主海尔塞拉西面无表情地坐在椅子上聆听完军事委员会对他的公告时,皇宫外面等待他的是一辆淡蓝色的大众,再也不是皇帝所乘坐的劳斯莱斯或奔驰600御用专车。军事委员会宣称这辆不显眼的车可以使皇帝免受“愤怒的人民”的攻击。

军事委员会的说法并不夸大。塞拉西确实曾为埃塞俄比亚的光复做出过贡献,但同时这位“战士皇帝”也爱面子,喜欢操办庆典,把国车等同于脸面,所以豪车没少买,其中不乏劳斯莱斯这样的顶级豪华车。然而,这个时期埃塞俄比亚因为饥荒和战乱,数十万人丧生。对皇帝仍然维持奢侈的作风,愤怒都不足以形容人

们的情绪。但驱赶了皇帝,不等于迎来了清廉。帝制时代的贪污、腐败、保守和反动不但没有被“革命”扫除干净,反而被全盘继承下来,并冠之以“社会主义”的美称。推翻封建帝制不久的门格斯图政府过上皇帝般的日子,简单、颠簸的军用吉普车被束之高阁,超豪华车以及尾随成群的安保人员相比前任君主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时期的埃塞俄比亚陷入人间地狱之中:骨瘦嶙峋的儿童,母亲干瘪的乳房,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饥饿的绝境之中。为此,欧美的明星们专门举办了慈善义演。一曲“HEAL THE WORLD”(拯救世界)让全世界把目光聚焦在死亡边缘的埃塞俄比亚。

穷奢极欲的门格斯图政府终究被历史淹没。1995年,门格斯图带着50多名亲信亡命津巴布韦,过起了豪华的流亡生活。曾经辉煌的劳斯莱斯也随之成为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印记。

现任政府总算汲取了前政府的历史教训。总统吉尔马沃尔德-乔治斯没有再把劳斯莱斯奉为座驾,大部分官员用车也收敛些许。目前,吉利1.3排量的自由舰小轿车在埃塞市场零售价也为25.5万比尔(1美元≈17比尔),算是很贵的车了,一些没有车的小部长只能望车兴叹。

中国车在埃塞俄比亚的身影越来越常见。虽然时有安全问题发生,但很多中资企业来此投资。力帆在这里建厂,吉利、夏利等企业也在筹划进入这个国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车也能挤入这个非洲国度的政府采购名单。

问中国: Q:埃塞俄比亚首脑用车曾经非常奢华,但几届政权被先后推翻。埃塞俄比亚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什么? A:不管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在宽裕之时,公车使用都需要节俭。因为公车是纳税人的辛苦钱,不需要过分强调奢华享受,海尔拉塞西和门格斯图便是前车之鉴。

(作者/陈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