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晖:沃尔沃中国复兴者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6:16:40 作者:管宏业

即使当年收购尘埃落定后,仍然有不少人不看好吉利沃尔沃这对“奇异”的组合。并不能怪旁观者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实在是因为二者差异太多。且不说门第渊源是否门当户对,单是沃尔沃典型北欧式的严谨与吉利中国草根出身的狂放就很难合拍。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吉利沃尔沃整合的结果开始出现起色,根据沃尔沃方面透露的数字,今年中国和北美成为沃尔沃全球增长的主力,在沃尔沃的全球复兴计划中,到2020年沃尔沃轿车全球年销量将达到80万辆,这一数字比去年的37.3万辆高出一倍还多。

更大的不同在于,吉利已逐渐适应了沃尔沃的东家地位,中国被定性为沃尔沃的第二本土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的作用不仅在于贡献销量,更将承担沃尔沃全球研发与生产的重任。

能够达成这一共识实属不易,在关于沃尔沃未来的构想中,中国地方政府、吉利李书福以及沃尔沃瑞典管理层站在各自角度均有不同打算。政府认为沃尔沃入选公务车应该考虑降价;瑞典方面则认为沃尔沃应比以过去更具北欧的低调气质;而李书福则表示,沃尔沃必须更豪华,需要推出一款能与奔驰S级或是宝马7系比肩的顶级车型。

各方都有道理,但行动方案必须明确坚定,错综复杂的局势下需要高超的融合统筹能力,沃尔沃如何在华实现本土化,重任落在了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身上。

在被李书福挖角之前,公众对沈晖并不熟悉。实际上沈晖早算是一个老汽车人了。在拿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两个硕士学位后,沈晖尔后的职业生涯简直一帆风顺,先后就任博格华纳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以及菲亚特动力科技上海研发公司董事长。

“沈晖长期在欧美学习和工作,这令他对各个业务环节特别是跨文化团队的管理、国际营运及业务发展方面经验十分丰富。”一位熟悉沈晖的知情人士如此描述。

实际上,能够进入李书福视角最终升任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丰富的跨国公司背景只是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李书福是看中了沈晖身上所具有儒雅低调的气质,这与沃尔沃品牌所推崇低调奢华的内涵不谋而合。

实际上并不只是李书福一人如此感受,曾有一位来自瑞典的外方员工如此评价:沈晖十分聪明并且随和,与沃尔沃品牌气质相投,与他沟通顺畅无难度。对吉利和沃尔沃来说,眼下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因势利导者。

对沈晖来说,一年的磨合期很快过去了,虽然沃尔沃本地化事业千头万绪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眉目已经清晰:成都工厂筹建、未来产品规划、人才吸纳配置??作为肩负复兴沃尔沃品牌中国主场的负责人,沈晖压力不小,但与一年前相比,沈晖已经从容许多,关键原因在于,沈晖找到了沃尔沃品牌在中国复兴的独特优势。

“不设防”的优势

这种优势体现在沃尔沃的“两栖性”。沈晖认为,作为老牌跨国车企,沃尔沃在技术上与大众、通用相比不逊色,对比跨国车企,由于被中国本土公司控股,因此它对中国相关政策的理解也更敏捷深刻;与国内自主品牌相比,沃尔沃同样具有相对优势,那就是本土车企难以企及的国际化技术优势。这是沃尔沃的独特之处,更是沃尔沃在中国的胜算。

不久前,沃尔沃汽车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签署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备忘录,沃尔沃将与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运营。沈晖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沃尔沃将是第一家与中国签约的国际汽车品牌。

“与国际品牌、国内品牌相比,沃尔沃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沃尔沃更加了解中国对新能源的政策法规,我们发展新能源的态度也十分坚决,我们向中国引进先进技术上不会设防。我们愿意将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正因为这样,尽管其他国际品牌早于沃尔沃谈判,但沃尔沃却成为第一家和嘉定区政府签约的国际品牌。”

“没有保留”,沈晖认为这是沃尔沃研发的一个天生的优势。“因为我们不是合资公司,完全属于中国人所有。所有跨国企业在中国,在制造环节共享利润,共享一些制造技术,他们都是愿意的,但真正研发是直接关联到产品的,所有人都不会拱手相让,因为这是吃饭的看家本领。所以在自身研发上外方肯定是要保护技术的,这是最最关键的机密。其他的都可以共享,但是知识产权、重要的技术不可能共享的,这是实际情况。”

至于这款首先导入的C30电动车,沈晖更是认为优势明显。他表示,C30电动车就是在在售的C30车型上叠加了电动车技术,并没有在操控性或驾乘舒适与安全性方面进行任何妥协。“沃尔沃C30电动车在安全性能、驾驶乐趣、功能性、实用性及可靠性等各方面,都和原先沃尔沃C30一模一样,只是改用最先进的电力驱动技术,所以,沃尔沃C30电动汽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电动汽车。”沈晖介绍。

根据沃尔沃数据显示,C30电动车采用24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驱动,可通过家用普通220伏电源插座充电,一次充电续航里程为15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30公里。

在谈到沃尔沃电动车国产时间时,沈晖坦诚地说:“只有中国工厂建立起来后,才会有电动车国产。“这符合一贯的沃尔沃式风格”,沈晖强调,“做比说更重要。”

中国主场

沈晖表示,对一个经过收购重组的公司来说,第一步的平稳过渡固然很重要,但下一步如何求发展才是重点。继2010年实现扭亏后,2011年10个月的销售业绩让他感到欣慰。“今年前3季度,其中在华销量达到3.3万辆,同比增长50%,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沃尔沃第二大本土市场。”

与此同时,沃尔沃全球的销售数据也带来了好消息,据了解,前3季度,沃尔沃轿车在全球共销售33.4万辆,同比增长22.5%,“我可以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在全球各地区市场份额都在快速增长,可以说我们是全球豪华汽车品牌当中市场份额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品牌。”沃尔沃全球总裁雅各布告诉记者。

根据雅各布的预测,2011年沃尔沃全年销售40万辆车没有任何疑问。“2010年沃尔沃汽车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从原先亏损的情况下,转而盈利10亿美元。2011年沃尔沃汽车继续保持盈利。2012年我相信在此基础上将继续保持盈利状态。”

在中国,沈晖介绍,今年1-10月份沃尔沃汽车预计利润是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这个数字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沃尔沃在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投资计划,包括发动机技术投资、电动汽车技术投资等等,沈晖认为,所有这些投资都在为沃尔沃未来搭好了架子。

除了中国,沃尔沃在其他新兴国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包括东欧、巴西、澳大利亚等,对高档车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雅各布认为,除了市场因素外,更多原因在于沃尔沃产品“给力”。“我们的V60、XC60、S60、XC90颇受欢迎,特别是S60受到了消费者的热切追捧,需求持续增长。”这都成为沃尔沃品牌复兴的重要基石。

“很多跨国企业只是把中国当做重要的市场做,我们不一样,中国就是我们的主场,无论市场好与坏,我们总是要扎根在这里。”沈晖预测,在实现本地化生产后,2016-2017年,中国市场销量将占沃尔沃全球销量的25%,到2020年,预期沃尔沃全球销量达到80万辆,这一数字将比去年的37.3万辆高出一倍多。而在要增加的40多万辆销量中,将有一半来自中国。

(作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