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品牌】大憾:这次没能与飞机拼起步

时间:2017-02-22 15:48:50 来源:汽车人传媒 作者:吴毓 点击:
关键字:宝马
摘 要:早已选好机位的同伴忽然向我跑过来,惊诧地指着飞机大声说,是滑翔机,它们没有螺旋桨!我去,差一点就拍成了“虎口脱险”的续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酿红酒的修女。

早已选好机位的同伴忽然向我跑过来,惊诧地指着飞机大声说,是滑翔机,它们没有螺旋桨!我去,差一点就拍成了“虎口脱险”的续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酿红酒的修女。

◎ 《汽车人》记者  吴毓

Are you crazy?既然要穿越沙漠,为什么不给我一辆SUV?

我在美国加州洛杉矶东南的Thermal。根据安排,下午我要依照路书的指引,行驶到今晚入住的酒店。眼前那个神气活现的家伙在喋喋不休地讲着沙漠其实很安全,路口有八角牌时要停车让行,任何情况下都要避让行人……但我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情愿:都进沙漠了,还跟我扯什么让行啊?还不如讲讲“车衣冷凝空气制造饮水”来得实用。

想象中的美国是繁荣的都市,洛杉矶更是拥有好莱坞与迪士尼乐园的不夜城,但真实的美国却是“沙漠成片”。著名的莫哈韦沙漠就在美国西南部,将加利福尼亚州东南、亚利桑那州西北、犹他州和内华达州南部连起来。如果计算联邦拥有的国家公园、政府授权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即使如加州也有大片的“无人区”。今天,我就要穿越其中的一部分。

安全官员的讲话已经告一段落,我领了车钥匙,甚至没再看一眼那地图,只是从前台抱了四瓶水在怀里。取水的动作一定是下意识的,是大脑直接指挥了身体,身体却没有做好准备——四瓶水把自己搞得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险些把车钥匙给扔出去。

坐进车里、关上车门,心情好了很多。车是四轮驱动,仅从这一点,整体性能已经远超普通的轿车,即使没有湿滑路面要应付,四轮驱动也会使行驶更稳定,使动力输出的效率更高,使车的响应变得更乖巧。

另一个好消息是,目的地已经输入车载导航系统,行驶的方向、里程甚至路段的限速都会被HUD投送到车前的风挡上;我不必再盯着纸质的路书比对路标,即使偶有疏忽错过路口,也可以让导航重设路径……内心的紧张瞬间缓解了很多。当然,被我额外抱进来的四瓶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不知道是否还有时间打电话买一份人身保险?

与飞沙比“意志”

车辆驶出Thermal,直接拐上86号公路。早在出发前,我就已经将座椅调整到最适于驾驶的位置,让我的腰舒服了很多;车内有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自动空调默默工作,车内既没有嘶嘶的气流声吵闹,也没有让人感到不适的味道;常来北美出差的同伴将收音机调到经典回放频道,没有主持人喋喋不休,只有一首一首老歌从斐波那契曲线装饰的扬声器中淌出来,任回忆在车里轻轻环绕,听喃喃低语撩动心弦……

窗外是高高的棕榈树如同卫兵般站立,树干笔直,仅在顶部才有稀疏的枝丫;从旁驶过,颇有检阅军队的仪式感。路的左侧是如镜的索尔顿湖Salton See,湖上看不到帆影,湖边也没有游人,空气中弥漫着寂静的神秘。很快,风来了。

风速很快,肉眼难以观察;与风一同来的,还有砂,让风显了形状。砂被卷成了直径接近1米的空心“砂桶”,从路的右侧隆隆地滚向左侧,直奔索尔顿湖而去;砂桶连接成片,翻翻滚滚地犹似波浪……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在“水中行舟”,心中突然生出“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豪迈。

四驱系统发挥了作用。虽有汹涌的侧风冲击,但车的行驶仍然稳定,完全感觉不到左向的横风。方向盘也是稳稳的,我没有启动车道偏离辅助,但方向盘也不需要我去“纠偏”,甚至不须手上稍稍加力去补偿。

除了横风,其实我内心里更担心路面的浮砂降低轮胎的附着力,甚至是左右侧轮胎附着力的差异。这辆车并没有什么“侧风稳定控制辅助系统”。但基于四驱系统的安全行驶策略更胜一筹——侦测到一轮打滑或车辆偏离行驶轨迹的趋势,系统便控制一侧车轮增加动力输出、另一侧车轮利用ABS制动稍作补偿;系统反复调整,直至趋近平衡,驾驶者并不会察觉其中的“忙碌”。

风聪明的,很可能还安装了“相控雷达”,看我不为所动,很快改变了战术。风不再自右而左推送,而是直接从正面袭来,能量也有加倍的苗头,风桶的直径几乎达到1.5米。随着风桶直径增加,能见度在迅速降低,从五十米直接掉到不足20米;车辆已经能够感受到风能的冲击——一粒粒砂被风卷起来,跌落在车表面,翻滚几下,又被风再卷起来,风挡上也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唯一令我感到庆幸的是,侧翻的隐患降低了。

说起来很神奇,在我接近Border Patrol Station、准备左转的时候,风突然停了。如果不是路面尚有残砂留下“泼墨山水”的痕迹,很难想到刚才发生过什么。

与飞机赛起步

78号公路是典型的美国Style,笔直,几无圈转;环境是典型的沙漠Scenery,卫兵般的棕榈树消失无踪,唯有干涸的沟壑、干裂的岩石、干瘪的仙人掌……拖着尾巴跑来跑去的松鼠、蹦来跳去觅食的麻雀也都不见了踪影。刚刚驶入的时候,我还在为脱离风的“魔爪”而暗自庆幸,现在已经开始为单调的环境暗自打几个哈欠。直到进入Anza-Borrego Desert State Park,灌木等绿色植被才开始出现。

美国的公路并不如德国的平整,侵蚀造成的坑洼、工艺导致的起伏都是常见。但在魔毯智能空气悬挂系统的支撑下,无论道路如何颠簸,车身高度始终保持,一如航母般稳定。避震调节的速度很快,车轮与轮眉的间隙反复变化,几乎可以与小提琴表演的飞顿弓媲美,车内的乘客却很难察觉。

景色不变、方向不变、车速不变,甚至连引擎的声音都没有机会改变……我开始尝试在车内搞搞意思——尝试用手势去控制车辆,在内后视镜下方摇动食指,去调节音响的声音;并拢两指刺向中控屏,去关闭屏幕的亮度。

行经圣地亚哥的Warner Springs,我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地方——Warner Springs机场。美国航空业发达,小型机场也很多,既有教授飞行技巧的航校,也有出租飞机、提供加油以及维修服务的Station。相比自驾车旅行,自驾“机”旅行也要规划航线,选择降落的站点。北美的油价不贵,却是影响自驾“机”选择Station的重要因素。

Warner Springs的机场(代号CLV2885)与79号公路平行,沿路的铁丝网里停满了各式小型、轻型飞机。我和同伴商量,类似Warner Springs这样的小机场,应该并不缺乏飞行爱好者,飞机起降应该比较频繁;也许我们可以在路边稍作休息,待有飞机起飞时,与飞机来一次0-4加速赛。

小型螺旋桨飞机的起飞速度在85节-90节之间,约合157-167公里/小时。我今天驾驶的这辆轿车,峰值扭矩高达800牛·米,百公里提速时间3.7秒;另外还有xDrive四驱系统帮忙,在车辆提速、重心后移时保持动力输出的效率……

赢这种小型飞机应该不是问题。视频呈现的效果,应该可以用“震撼”去形容。

等了很久,仍不见有飞机起飞。早已选好机位的同伴忽然向我跑过来,惊诧地指着飞机大声说,是滑翔机,它们没有螺旋桨!我去,差一点就拍成了“虎口脱险”的续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酿红酒的修女。

与没有动力的滑翔机比起步,与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比摔跤,胜之不武,闪!

与本地人比飞车

在Warner Springs耽误了太多时间,以致从Agunga转上371号公路时,天已经有些暗了。

从Agunga到酒店,不但要翻越Thomas Mountain,还要经过两处印第安人保留地Cahuilla Reservation和Santa Rosa Reservation。同伴研究了地图后开始念叨:保留地可以开赌场喔,加州政府不能管的,去试试手气呗,没准儿这车就可以直接买下来了呢。

天色越来越暗,左侧的Thomas Mountain被夕阳涂成了橘色;身后的车排起了长龙,车的影子也被投在山上,一会儿是水墨画、一会儿又变成水粉画;因为在暗影里的缘故,后车的前格栅几乎全部被黑暗吞没,唯有车灯显得愈加明亮,如同一粒一粒的珍珠在山间散落。

山间的弯越来越多,后面的车却盯我越来越紧。我仔细看了看HUD显示的道路限速,只有55英里/小时(约88.55公里/小时)。山路只有一条车道,并不能安全地超车,让行也没有安全的空间;我想提速甩掉后车,又担心被警车追,虽说美国警察允许Fleow,但我现是在排在第一位。

这辆车的加速能力完全可以信任,即使是平顺地驾驶,右脚仍然能够感到变速箱里动力的汹涌。但驾驶一辆车长超过5米的大型轿车在山路上攻弯,我实在是没有把握。后面的车显然是本地人在驾驶,对山路非常熟悉,车道走线异常流畅,通过弯角完全看不到减速的痕迹,车灯紧紧地顶着我的腰。

按键选择运动模式、向左轻拍挡杆至S挡!用Sport+S的组合并不是为了提速更猛,而是让避震支撑更“硬”,让转向响应更脆,让车身高度更低……我提高车速,并启动了车道偏离辅助,希望可以利用稳定的车速通过弯角,而甩掉“尾巴”。

美国的公路设计非常讲究,全线可以顶着限速行驶,即使是通过匝道也无需减速;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山间小道,每个转弯都会根据弯角而设定路面内倾的角度,充分利用离心力,保证车辆可以安全、高速地顺利过弯。

我不再与同伴聊天,也不再关心周围的环境,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路面;认真去考虑弯道的角度、下一个弯角的方向,以便确定入弯的线路;随着线路流畅,车速也逐渐提升,我与后车的距离逐渐增加……我在心中悄悄祈祷,千万不要遇到警察。

幸好有HUD,所有的信息都投射到前方,让我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次入弯的决定是否正确。如果入弯线路恰到好处,车速会保持不变;如果弯角本就较急,或是走线急于贴近弯心,系统还会主动制动——眼前橙色的车速数值一路下降,但多会停留在55或56英里/小时。

大多数时候,车子趋近弯心的时候最是刺激,虽然我坐在车内驾驶,却有那种御风飞行的快感;虽然听不到轮胎的尖叫,但我可以感受到车尾有微微的滑动。为了验证我的判断,同伴将身体探出车外观察,然后立刻要求和我打赌——那根不是车尾的滑动,是后轮在转向。这辆车是在自己过弯。

差点忘了说了,我今天开的车是一辆BMW 7系。准确地说,是BMW M760Li xDrive。或许BMW还不能接受有M7的出现。但我可以负责地说,它已经将舒适与操控包成了汤圆,它就是“M7”。

不认识这辆车?车前格栅没有下雾灯、只两侧有“凶恶的大嘴”;车后尾箱上有一条低调的碳纤尾翼——注意,不是那种架得高高的、近似炫耀的尾翼,而是一条相当俏皮的小“鸭尾”。如果车子停在那里,C柱上还会有个小Logo,V12。没错,V型排列、12缸双增压引擎。这看起来是不是很酷、很美国?悄悄告诉你,它的声音更酷。(《汽车人》记者/吴毓)【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