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人物

胡茂元:国际化哲学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5-10-17 17:19:49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上汽集团波澜不惊。无大起大落 ,实则是最稳健的企业战略部署 。

2012年年初 , 一度传出胡茂元即将退休的消息,引发业界轩然大波。若此言属实,则意味着中国车业将彻底进入另一个时代。

汽车江湖,“第一代领袖们”的身影渐远。原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原东风公司总经理苗圩,陆续被组织调任至政府部门,而江淮汽车“教父”左延安,在其62岁之际 卸下重任……毫无疑问,胡茂元成为 “第一代” 中最后的坚守者 , 某种程度,他也将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更广泛人群的车界偶像。

美17岁时,学徒工做起;20岁时,骑自行车上班;32岁时管理上海拖拉机厂;44岁时主持中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55岁时造出中国首款中高端自主品牌;60岁 时,迈出整体上市的关键一步……接下来,胡茂元还有更大的梦想要去实现——用国际化的思维与视野,打造“世界著名汽车集团”。

传言不攻自破。 灵魂人物,依然为梦想努力 , 且是跨世纪的梦想。

2012年,上汽集团整体上市之后的第一年, 在 “合资经营与自主品牌并举、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并举、乘用车与商用车并举、先进制造和服务贸易并举”的四大转型战略中行进,第8次跻身世界500强,荣威与MG双品牌的自主战略 ,收获实质性的市场效应; 若以市值论 ,上汽更是一个庞然大物 ,早在2009年, 上汽市值就逼近通用与福特之和。

在最近的2012年11月份,A股市值蒸发逾万亿市值,但在增加前5名的个股中, 上汽集团却作为惟一的一支汽车股,雄踞第三名,市值反较上月增加122亿元……

对于上汽模式, 业界 有诸多解读,有太多自主同行,相继效仿上汽。但有人说,上汽的模式是学不到的,或许,这正是对胡茂元的最大褒扬。100多年前的工业时代,美国曾产生了洛克菲勒、卡耐基、摩根这样的实业与金融巨头,它们编织了一张缠绕美国经济的大网。那么现在的中国,在实体经济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背景下,什么样的产业,才能与中国经济真正依附?中国汽车,这个拥有最长产业链的制造领域,长期与跨国品牌共存,又该如何彰显自我的力量?

终端的硝烟只是表象。中国车企新一轮的较量,早已超越粗暴的价格之战与规模之战,甚至不仅仅只是在本土,乃至在全球版图,中国车企都必须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再以“起步较晚”作为推脱的借口了,当全球竞争转为体系能力的对决时,比拼的是技术、营销、 物流、 供应链、 服务 、 资金 、 人才 ,以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

中国企业,谁都冀望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但必须要有与之对应的级数。

2012年08月13日,在《财富》(中文版)发布《2012年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公司》 的名单中 ,上汽集团成为惟一的一家汽车企业,排名仅次于第一名的腾讯,位居亚军。

创新,从来都是IT行业的专属名词。汽车产业的创新,周期长, 投 入 大, 不易见, 难度高, 对于还在成长期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而言,这似乎 是个有点“奢侈”的词语。这则消息看似惊讶,但了解上汽的人都知道,无 论是 对罗孚技 术的吸收程度,还是与大众、通用合 作过 程中对车型设 计研发的影响力,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全 球 联 合,上汽的自主创新能力都是毫无争议的。

传统制造业,同样需要以“创新”作为发展引擎。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胡茂元将其作为打开国际大门的金钥匙。所行一切,他希望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虽然上汽在世界汽车工业中仅算小辈,但这与资历无关, 无须言强弱,更多需要的是态度与魄力。世界舞台能给中国什么?而中国企业又能向世界证明什么?

只有看得远,才能走得远——上海汽车工业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思考规划,就像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真正做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放睿智、大气谦和”。喝着黄埔江水长大的胡茂元,骨子里如是。

上汽,这家被誉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国有车企,国内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近年来所积蓄的竞争力,到了被真正认识的时候了。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相比跨国巨头仍然年轻的上汽,仍然要有足够的内力与智慧,去平衡产业升级、资源整合、全球合作中的种种矛盾与关系。

预设的道路

“中国市场 这么大,你 就 是吃 到撑 死 又能怎么样?”有人曾这样发问当下的中国汽车企业。即使每年的销量数据都在支撑每个车企满满的信心 ,但对于中国车业而言,销售跨国品牌的产品不算什么,海外市场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某次股东大会上,当投资机构和股东们把如何寻求突破发展等诸多问题,抛给了当日主持会议的胡茂元时,他的回答是“国际化”。早在2011年,上海市市长韩正就提出,上汽集团应该成为世界知名汽车公司,而这是上海市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上汽集团的国际化定位。

“上海市政府的这一态度,将上汽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了。因为,上汽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国际化汽车集团,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在走,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有很大的压力和障碍。 ” 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可以把视线拉得更长。从2004年收购韩国双龙汽车那一刻开始,胡茂元就开始经历国际化文化融合和管理智慧的种种难题。双龙的经历和教训,反倒成为上汽国际化道路上的隐形力量支撑。即使这可视为是胡茂元心中的痛 , 但接下来的道路 ,他明 白 , 有哪些坎儿可以直接绕过。海外之路,不完全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一定经验可循。

“走出上海,走向国际化”,一直是胡茂元的战略构想。

多年来,上汽相继控股收购了江苏仪征、 柳州五菱、 烟台车身厂 、 重庆红岩 ,又接收了原中汽组建了 上汽北京分公司 , 上南合作,更是使上汽跃为国内资产最庞大的汽车集团。在国外,收购英国罗孚,获得罗孚的技术资产;收购英国LDV公司 , 补充了 上汽在商用车领域的短板……

当然,兼并重组绝非惟一方式,如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集团”, 有太多路可走。

胡茂元的想法,是要集合全球资源,多元发展自主事业。而且,他的原则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固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与那些百年品牌相比, 差距依然很大,既不能让现有合作伙伴感觉到威胁,也不能被国际上的政治力量所利用,将“中国制造”视为敌人。

无论是哪个行业,即便所有中国企业都意识到“国际化” 是箭在弦上,但这仍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受制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技术与品牌两大要素,就能将中国企业拒之门外。在汽车领域,由于核心技术长期被跨国巨头所把持,战略的重点依然还局限在本土,并长期纠结于与合资品牌在本土市场份额的对峙之中。

所谓“国际化”,不仅指的是国际化的产品,更需要的是国际化思维。胡茂元一再强调,上汽既要放在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分子来考虑,更要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一分子来考虑。自主事业与合资合作,并非有着泾渭分明的边界。

如何利用中国是世界最大汽车潜在市场的优势,结合全球资源,使中国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才是关注的重点。这其中有两个关键,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国际经营能力。

曾经, 上汽也希望完全凭借自 己的力量, 在大众桑塔纳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走一条自主研发的捷径。但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即便是花了大价钱,搞出来的东西不仅滞后,甚至没有市场竞争力。

“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上汽。

这可能和上海的海派文化有关系。他们对国际化的经营理念能够迅速学习,比较精细化。”即使是竞争对手,但来自中国主流汽车集团的某人士,对于胡茂元领导的上汽,依然充分肯定。 

与世界对标,一步一步向世界靠拢。一切努力,并不是为竞争而竞争,而是行走在预设的战略轨道上。最终,上汽是否可以站在行业的最顶端俯瞰对手?于胡茂元而言 , 即使上汽集团实力雄厚, 即使前进的速度超越太多国内同行,但环境已经发生巨变,从来没有任何一刻可以丢弃危机感。

亚太新意

2012年12月4日,临近年度收官。胡茂元的国际化战略 ,祭出大手笔。

这一天,上汽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联合宣布,双方计划在泰国建立合资公司,面向东盟市场生产和销售上汽集团自主品牌MG系列产品。双方将充分依托MG品牌资源和上汽集团的研发能力,协同泰国当地产业资源,抢抓东盟市场发展机遇。

看似一项普通的国际商业合作,但上汽的泰国新动作,却引发媒体热议。这不仅源于2012年4月中泰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未来5年内两国贸易投资总额增值1000亿美元的目标,更多的是折射出上汽海外力量的重塑——这是一次独立彰显自己的宣誓。之所以说“独立”, 源于 上汽的成长与时机的到来。 

无独有偶。 3年前的同一天 ( 2009年12月4日 ) ,上汽与合作伙伴通用汽车成立印度合资公司,计划一同开拓亚太市场,印度作为亚太的第一站,上汽通用五菱则通过技术和知识产权输出方式,充当最主要的出口平台。

彼时 ,能够利用旗下合资企业的资源, 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有此魄力的,还仅有胡茂元。此举将中国汽车合资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于合作双方而言,通用寄望上汽的低成本优势以及资金支撑,扭转印度市场的亏损局面;上汽则寄望通用成熟的海外经验,双方优势互补,而且在印度之外 ,东南亚市场的印尼及马来西亚 ,同样具备潜力 。

即使是联合开发国际市场,由于产品借用通用在当地的销售渠道,所以,出口车型均悬挂雪佛兰标识。按照某上汽高层的话来讲:“如果在海外市场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相当于只是国际市场的一个贴牌生产商,并不能在国际市场立足。”

了解胡茂元的人都知道,自主品牌的国际形象,一直都是他脑子中紧绷的一根弦。 在印度的贴牌生产 ,并不是他追求的全部,至少在品牌形象上,上汽没能发出 自 己的声音 。而上汽通用五菱的出 口销量,也不计入上汽自主品牌出口业绩。行进中的海外之路,固然需成熟伙伴扶持上马,但不代表会墨守这样的方式。关于此次上汽与正大的合作,马来西亚某媒体,对于上汽的描述是这样:

“上汽这个企业的名字 ,虽然露面机会不太多 ,但却是中国头号汽车集团……” 且不论表述如何,但必须承认, 即使是上汽这样的主流中国车企,在品牌知名度上 ,确实在国际上未能形成明晰印象。这次的伙伴正大集团,来头不小。

作为泰国最大、最知名的跨国企业,正大在泰国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渠道资源,仅是正大在泰国上千家的超市,就能作为推广MG品牌的庞大网络资源。与正大的合作,是上汽集团首次以自主品牌名义对外组建合资公司,不仅是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迈向国际化布局的关键一环, 也是拓展亚洲市场的重要一步 。

更为重要的是,泰国属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泰国建厂后 , MG产品有望短期内在东盟自 由贸易区立足。 东盟内包括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属于英联邦国家,在泰国建立合资厂,不仅面对东盟,还能直接进入到英联邦国家,而MG本就有英国血统。

据胡茂 元称,泰国合资公司的国产化率 将超 过40%,可以规避贸易壁垒。按照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规定,一旦整车合资项目的国产化率达到40%,出口至东南亚其他国家,将享受0至5%的关税,远远低于CKD方式出口的关税。

立足泰国,辐射英联邦, 上汽海外战略迎 来了最好的时机。如果顺利,泰国将成为上汽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

曾有美国媒体断言,如果想要登上世界舞台,上汽集团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更成熟的合作伙伴,比如通用汽车。而通用汽车必须决定的是,自己愿意给予上汽多大帮助。

事实上,通用汽车也将上汽的此种需求作为与上汽谈判的重要筹码。彼时在印度的合作,恰逢全球金融危机之时 , 在阴影中的通用汽车,将中国合作伙伴视为是救命稻草。可是,通用汽车尚未决定要与上汽集团携手走多远,按照通用汽车CEO埃克森的说法:“这有点像是两个人结婚,虽然有着不错且可行的关系与合作,但要想婚姻美满 ,就必须考虑到双方的需求 ……”

在商言商,双方之间的商业合作,已属另一话题范畴。在商业谈判中游刃有余的胡茂元,从来都不会将企业的命运交付他人,贴牌的产品,也永远不能代表上汽自身。随着上汽海外市场运营能力的提升,上汽未来在海外市场不愿再做 “附属者”。

“我们必须要获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就是要拥有自己响当当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在胡茂元的构想中,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拿来主义”都只是自主战略的第一步,而上汽所要得到的,并不是现在的销量,能不能抓住未来的市场,才是考虑的关键。

他曾经感叹过:“上汽集团的汽车出口太少。世界上没有一家像我们这样销量超过300万辆的公司,出口量却如此之少 。 ” 

毫无疑问,规模是海外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过,外部环境无法决定一切,对于每一家车企而言,如果机 遇一致,那么“做大规模”的外部机会就是均等的。包括一汽、东风等各大主流自主品牌,都计划在海外投资整车生产项 目。

无论换了什么样的比赛场地,无论换了什么样的游戏规则,上汽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赢家。所以,这一次,胡茂元的雄心是,在海外市场,出口既要规模,也要品牌。这也符合他一贯的管理哲学——站在世界的角度谋划企业 ,总是比别人多走出一步 。

随着泰国合资企业的成立, 上汽的出 口战略 ,已经从“内向国际化”,走到了更为实质的“外向国际化”,从品牌建设、内部管控到外部供应链管理,上汽自主品牌都将在异国他乡接受新挑战。与此同时,上汽海外业务也明确了“两条腿”走路路径。一是寻找海外当地有实力的合作方,共同开发市场;此外,与通用的合作也会继续,并正在洽谈在某些海外市场,采用上汽品牌的可能。

重返欧洲

亚太市场 ,只是胡茂元海外布局的其中一步棋。“上汽集团要走全球化的道路,打通英国市场是

必经之路 ,既然已经把罗孚基地收到旗下 , 就不应该浪费这一机会。”在成功收购英国罗孚,进而上南重组之后,胡茂元早已放出了话。而继2009年全面收购英国商用车公司LDV品牌知识产权及技术平台后,上汽的英国之路 ,更成为关注焦点。

胡茂元该如何打这张牌?

要知道,在全球范围内,欧洲都是法规体系严格的市场,而跨国收购之后,文化融合,更是一个难题。

在上汽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的过程中,打破异国人士心理的障碍,难度远大于地理的阻碍。更何况,MG与MAXUS还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前者有着百年品牌积淀,而后者的知名度,与国际同行相比不具备优势。两者又如何发挥协同效应? 

没有解不开的难题。“遇到这么多困难并不吃惊。我的性格认定,只要是数学题 就会有解,而且一定要把它解出来。”这是胡茂元在业内颇为有名的“数学理论”。 不管是与通用合资项 目的谈判, 还是上汽与大众关于自主开发、国产化、全球采购和清算4个关键问题的纠结,乃至中国汽车工业新整合时代的第一重组案例上南合作……一切商业行为 ,他都据此行事。 当然,解题的答案就是——将大家共同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即使英国MG品牌在2005年被出售,英国伯明翰长桥工厂依然保留了下来,2007年,由MG首席工程师和全部研发骨干组成的上汽英国设计中心建于此,上汽乘用车主要的前期设计工作都在此完成。上汽首款自主产品荣威750的推出,该设计中心不可或缺,还陆续打造出新款MG3小型车、MG5紧凑车和MG6中型轿车/掀背车。

5年时间,团队融合、跨国协调、整体战略执行等问题,相继得到解决。对于汽车工业衰落的英国而言,上汽接手最后一家纯英国的汽车公司,反而是复兴MG的开始。

保留下来并经过重新改造的总装工厂,在2011年6月正式投产MG6,以半散件拼装SKD的方式制造,从中国国内向英国运送散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下线仪式的照片,登载在大多数当地报纸的第二天的头版。英国《星期日独立报》曾感慨地写道:“MG6的确让

人眼前一亮,它的设计和工程都是在伯明翰的长桥完成,MG6的创意完全来自英国设计师。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值得期待呢?” 

在这个百年品牌的故乡,MG销量惨淡,而在中国,诞生于罗孚平台的荣威和MG,总销量却已过10万辆。复兴,必须加速在其故乡的速度,MG固有的品牌影响力,是上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几 年来,上汽 集团投 入了数亿资 金 使 起源于英国的MG,尽可能 地 保 持在 全 球 汽车业的地位。”MG英国公司销售和市场总监Guy Jones这样称,“而现在我们将抓住真正让英国汽车占有一席之地的机会,让MG品牌重新回到世界版图。”

2012年10月,国内外媒体从一项新的人事任命中,解读出上汽对欧洲市场的更多寄望,这可视为是胡茂元在最合 适的时机,就其“打通英国”誓言的再一次推进。

原任 职日产欧 洲 设 计中心的马丁?乌赫 拉 里克(Martin Uhlarik),接替上汽英国设计师安东尼?威廉姆斯-肯尼(Anthony Williams-Kenny)的职务,负责主导上汽英国设计中心,后者已转赴上海,升任上汽技术中心设计部全球总监。

马丁?乌赫拉里克的履历,是上汽看重其的主要原因。 曾经任职捷克斯柯达, 负责内饰设计 ,于2001年, 被日产聘请前往英国伦敦的欧洲设计中心,并负责2003年的Evalia概念车、2007年NV200概念车、2010年Quashqai小改款等车型。

在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日产、本田)中,日产因与雷诺结盟,而被誉为是最没有“国别属性”的日本车企,更多一份全球化,而马丁?乌赫拉里克在日产欧洲设计中心的履历,决定了他对欧洲消费者的偏好有到位的把握。“努力成为一个本地化的公司”,多年的合资合作,上汽将中国的经验也搬到了欧洲。

2013年,荣威350、MG3、MG5都将有可能投向英国市场,而且,还将延伸至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地区,这也会进一步促进其在中国的销量成绩。

与此同时,另有一颗重要的棋子须部署。胡茂元将棋盘转到了商用车领域,这曾被认为是上汽的短板所在。继2012年7月份102辆整车出口南非后 , 上汽大通将进军澳大利亚,这是其进入的第一个海外发达市场。

根据上汽大通与澳大利亚签署整车出口协议,未来将为澳大利亚提 供7款车型。同时,上汽大 通海外市场双品牌战略也正式启动 , 未来将因地制宜采用LDV和MAXUS大通两个品牌。在LDV具有较强品牌积淀的地区采用LDV命名,如英联邦国家和欧洲地区;在其他国家地区采用MAXUS大通命名。

尽管因为英国和欧洲采纳较为严格的排放标准,上汽MAXUS大通短时候内还没法重返本地市场。但上汽MAXUS大通的供给商上海柴油机股分有限公司,已在紧锣密鼓开辟合适标准的发动机,未来5年,上汽大通的海外销量,将达到公司总销量的20%。这同样是一个成功的国际并购案例。

2009年,上汽全面收购英国LDV商用车公司品牌知识产 权 及 技 术平台,将LDV引入中国并 命名为

“MAXUS大 通”,这个源自英国的商用车品牌变 换了中国身份。借助LDV原有的全 球供应商体系, 上汽MAXUS大通将打造成一个着眼全球市场、全面发展的国际商用车品牌。目前上汽MAXUS大通的全球销售网络已覆盖了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以及南非、澳大利亚市场。

看得出来,上汽MAXUS大通的发展路径与上汽荣威MG几乎完全一样。在无明显强势品牌的竞争环境中,快速建立品牌形象,打造“国际化的中高端品牌”,向包括其品牌发源地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出口产品。上汽在商用车领域的弱势 , 一度被业界诟病 ,一个成熟的汽车大集团,应该拥有成熟的产品阵容,胡茂元正在加速薄弱领域的布局。在上汽MAXUS大通首款产品V80的发布会上,甚少露面的胡茂元亲临现场,引发现场惊叹,足以看出其对商用车的重视。但仅仅是补足商用车空缺,还不是胡茂元所想。 上汽商用车, 即使起步较晚,但在整合全球资源的基础上 , 也要具备后来居上的实力 。

事实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撑。在重组南汽集团后,南京依维柯被纳入到上汽集团内部统一管理。而上汽现有的商用车资源,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都具备更多的优势条件。如果能够顺利梳理完旗下商用车资源体系,包括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上汽通用五菱以及上汽MAXUS大通,再加上柴股份与上汽菲亚特动力两大关键零部件公司,上汽在商用车领域的前景,有广阔的想像空间。 

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萨繆尔森说过,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够以高质量生产人们所需的大部分商品,并以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把它们推向全球市场,那会是怎样的景象?他预言中国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这样的国家。

看上去,胡茂元所带领的上汽,似乎正在追求这个梦想。

自我的力量

按照营销专家的观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现阶段的第一要务,是突破产品关,包括性能品质与产品阵容,至于品牌,现在来谈还为时过早。但上汽,却是一个例外。2012年4月,上汽进行了一场宣誓。以“首席行政座驾”之名发布的上汽荣威950,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由中国自主打造的B+级别中高级轿车、上汽全新第二代产品的旗舰车型,正式揭开了上汽全新第二代产品投放的序幕。

在当天的发布会现场,胡茂元这样总结荣威950的意义:“这是体现上汽先进制造水平的代表之作,是展示上汽自主研发能力的旗舰产品;它的发布标志着上汽自主品牌建设进入了‘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品牌份量’ 三量同步提升的新阶段。”

不过,有关 荣 威950的争论,随即在网上展开。18.89万至31.99万元的售价,高端商务人士的定位,“有信仰的车”之说,批判者不屑。如此高的价位又无足够的品牌号召,何以能吸引精英人群?而一个中国的自主品牌,又何以承担信仰? 在一个被普遍认为缺乏信仰的国度,这个严肃而又略嫌奢侈的词汇,由一个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一部汽车商品,荣威950提出。是太过理想,还是太过现实?这已经不重要。于胡茂元以及上汽而言,若对做品牌没有追求,那么做自主事业没有意义。

新阶段,自然需要新的内生力。在企业内部,销量与品牌,是上汽自主事业并重的两项指标。 既然硬件能力已经具备,那么品牌作为软实力,必须同步提上日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SUV市场的火爆,2012年还在延续。 微增长时代, 进口 、 合资 、自主, 三股力量进入, 一片厮杀。上汽首款中高端SUV 荣威W5,属其中一员。不过,不同于诸多同行,荣威W5并不充当销量的冲锋者。

互联网上,百度关键词“荣威W5,丈量”,搜索结果高达4390个。一场“丈量边关”的活动,荣威W5自2011年启动以来,在2012年达到了高潮,从活动招募到活动亲历再到收官,用户的口碑急速上升。临近年底,各大媒体的评选活动中 , 纷纷将 “ 上汽荣威5,丈量边关”列为年度最佳营销案例之一。

如果仅为销量,上汽完全有更多的办法来实现,而不需要推出荣威W5、荣威950这样的车型,也无需在营销上投入如此之多 ,因为有关这两款产品的定价 , 还是有很多网友认为 “偏高” 。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与跨国品牌的比拼,最大的落差就在于品牌的溢价能力,即使某些产品,自主并不输于同级别合资产品,甚至某些指标还高出了后者,但价格,却始终被压迫在后者之下。

正如上汽人的说法:“自主品牌,欠缺的是一款好的产品 ,一个‘ 器 ’,一款中高档车型来承载这些年来的进步和飞跃,并呈现给大众。 950 , 就是当前所有自主品牌中 , 最合适的。 ”

从“第二代产品” 的旗舰车型——荣威950, 到荣威品牌首款换代车型——荣威550新款,以及MG品牌从A+级车、A级车到A0级车的完全覆盖,上汽集团至此拥有了双品牌的全产品阵容系列。而在未来的2到3年内 ,还将陆续推出多款第二代产品。

虽然从销量上来看,上汽自主品牌并不占优势,但是,在用户的口碑以及品牌美誉度来看,却是对上汽这几年自主事业的最大惊喜。

“销量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上汽自主品牌也把销量看得很重,但要衡量权重。销量固然重要,但要坚持 做品牌,必须要有牺牲,上汽荣威和MG虽然在销量上并不出众,但在品牌塑造上获得了一定成功,这一点在利润率上得以体现,这也是我们付出得到的回报。”面对媒体关于销量的提问,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也如此作答。

如何看待一个企业的“业绩”?企业领导人决定了这个词的定义。如果仅仅注重短期的、单项的现实利益( 比如销量 ) ,那就不是胡茂元的管理风格了 。 按照他的想法,上汽自主事业必须要有自己的形象,而做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势必也会有一定的牺牲。

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比拼的是未来的可持续竞争力。近年来,上汽的主要企业战略几乎都围绕着自主创新展开。彼时对“起步高端”的嘲笑和冷漠,在2012年得到了最彻底的颠覆。其间,也摔过跟头。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后续产品的推出滞后,上汽的自主体系曾出现过短暂的断层,直到现在,一个强大的全产品阵容开始出现, 看上去 ,很是丰满。

“全产品阵容 ,需要标准化流程,包括质量、采购、实验等等,不同级别的车,都要有统一的标准,否则产品只能是一个概念。”某业内人士,对于今天的上汽,如此评价。

今天,当上汽迅速为自主品牌赋予了数字化、车联网等全新概念,给予了新的品牌注脚——科技荣威,个性MG时,还有多少中国用户是冲着当年的“MG”名号去购买现在的荣威与MG产品呢?

来自权威中立第三方的数据表明,上汽自主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包括溢价能力已经超过了部分的合资品牌,有了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陈志鑫就很自信地说过:“完全一样的车,因为不同的品牌,挂不同的车标,别人卖10万,我可以卖11万。”在胡茂元的自主布局中,以荣威、MG为核心的自主乘用车企业,已初步建成了上海主导,上海、南京和英国三地联动的自主开发体系,持续推动传统车型的五平台、22个整车项目、13个动力总成项目 的研发工作。而上汽技术中心正在对二期平面布局规划进行优化,总投资44亿元人民币的技术中心将于2013年竣工。

据悉,上汽的研发部门是“多国部队”,包括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澳大利亚人、新加坡人,其中光是开发发动机的工程师就有500个。

不过,有别于其他车企的自主规划,在提出“强化自主品牌”的同时,上汽将“本土化研发”放在了同等的位置。在合资企业遍布的中国车市,外方资源究竟如何有效借用来强化自身,这本就是一个时代性话题。而从目前来看,相比于国内同行,上汽与合资伙伴的关系,无疑是最为深入,也互为信任。因为双方的合作已经从整车深入到核心技术领域,上汽之于通用、大众,成为其中国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重要伙伴。

“通过合作弥补 自 己的不足, 学习技术为我所用”,这是胡茂元为上汽敲定的长期战略,因为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一个重要趋势。至于与外方的一切战略合作, 上汽从来都不会有所隐瞒,自主的关键, 在于能够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它并非如某些企业那般,要么依然充当外方在华的加工厂,要么羞于向外界告知自主技术源于向外方购买。 

上汽自主研发能力的积累, 很大程度都源于对外方产品的本土化改进。而在十多年的合资道路上,为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本土改进贡献 颇多的泛亚技术中心、上海大众技术中心,均成长为中国最具实力的研发机构,二者通 过与外方的联合开发,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更加切合中国用户的需求。

有分析人士指出,合资企业的两大研发机构,无论是人才培养、研发能力以及全球资源的共享上,都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反哺上汽未来自主战略。

也正是源于合资企业 “造 血” 功能的强大,让 通用、大众等跨国巨头对上汽刮目相看,它们将上汽视为重要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各取所需,优势互补,而不仅仅是在华的产品贩卖商。

两个月前,当大众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全球首发全新桑塔纳时 ,胡茂元上台演讲 ,他的身份 ,既是大众中方合作伙伴的最高管理者 ,同时也是桑塔纳20年中国传奇的推动者与亲历者。演讲结束,台下一片掌声。对于骄傲的大众来说,若没有当年中方坚持的国产化工作,就没有桑塔纳的传奇;如今,全新桑塔纳有望再续传奇 ,同样也是对胡茂元、 对上汽的致敬。

无论是自主事业的推进,还是与外方合作的本土研发,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 ,胡茂元只有一个想法 , 那就是要让上汽拥有独立且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并以此证明 自己。

正如上汽某高层直言不讳:“我认为上汽已经不单单是自主品牌,而且还是国际品牌。”

新能源在路上

2012年4月23日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汽展台迎来了两位重量级观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二人足足停留了10多分钟。在这个全球革新工业技术产品和自动化技术最主要的展示平台上,默克尔一直盯着上汽的一辆展车。

当听说这辆荣威E50纯电动车,是中国首款在纯电动车平台上打造出的量产车型后,她有些吃惊,甚至向胡茂元打听价格。由于商业机密 , 她并没有得到答案。

默克尔的吃惊, 有其原因。 汽车驱动电力化,是世界性课题,即使在全球范围内,量产电动车也仅是少数,这由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对全产业链条的掌握力所决定。一个中国的自主车企,凭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半 年后,就是 这 款在大洋 彼 岸引发关注的荣威E50纯电动车, 终于正式上市,迄今已收 到了几百张定单。

这是一款满足消费者、制作、售后各个方面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通过各个指标的对标,已与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国外品牌电动车在质量上并驾齐驱,上汽新能源事业由此进入到实质的产业化阶段。 

有人甚至将该款车的出世,誉为是“中国汽车新能源产业的希望”。因为在荣威E50之前,国内所有的电动车都是在传统车平台上改装的,但E50却是从零开始,全新研发。

据悉,由于纯电动汽车没有类似燃油车的标准供应商体系,如果不靠改装和搭载,要造一辆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车,每个零部件都要亲历亲为 , 3年内 , E50完成了480项安全性、耐久性等试验,如今其安全性已经达到比传统燃油车更高的水准。

至此,胡茂元与世界接轨的梦想,更加接近。他完成了之前自己立下的军令状:“2010年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上市,2012年插电式强混轿车,纯电动轿车上市。” 在荣威E50纯电动推出前,上汽已经推出了荣威750中混产品,随后,550强混车型也将最快于2012年底开始批量生产。

当中国汽车新能源热潮愈演愈烈,企业口号的意义远大于实际内容时,但上汽在2010年时就被相关证券机构评为“有望成为较早完成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国内领先企业”。 如今 , 荣威E50的推出 , 证实了这样的判断。

在已经确定的 “十二五规划” 中 , 胡茂元要求: “ 上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要达到20%左右,从技术与规模上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制高点。”如何才能占据制高点?这20%目标,基本与上汽传统产品在国内市场 占有率保持同步。

很大程度上,胡茂元毫不遮掩的自信,来自于别家难以企及的产业链。因为上汽能够实现新能源产业化的重要保障, 是电机、电控 、电池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 。“做产品容易 ,现在已经过了做产品的年代,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掌握整个产业链。”上汽某人士这样说。

不过,也有观点对这种全产业链模式提出质疑。“做完整的产业链不容易,上汽怎么保证有这么多的专业人才储备,这是一个大问题。”

对于善于运用全球资源的胡茂元而言 ,这其实并不算一个问题。由于能源是整个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难关,他多次强调:“从长远来看,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你必须要懂得如何跟优秀的伙伴合作,这样才能收获合作成效的最大化。 ” 

早在2009年年初 , 上汽为发展电控 、电池、电驱动“三电”核心技术,专门成立了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研发。

2009年年底,又与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技术领先企业A123公司合资成立了捷新公司,双方共同开发、生产和销售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并提供技术服务和其他售后服务。A123公司不仅在电池系统领域技术领先,且是通用汽车及宝马汽车的电池供应商。

众所周知 ,电动车之所以难以产业化,电池技术是关键的难点之一。当某些企业还在为新能源整车制造概念,或者购买电机时,上汽已经实现了中国汽车界的首次跨行业联盟,而整车集团与专业电池制造商的合作早已是国际趋势。

在世界范围内燃料电池车的开发算是 难度最大的。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牌”燃料电池车是在荣威车型上搭载最先进的氢能源动力技术,动力系统、车身、底盘、电子系统和热管理系统,以及整车试制,都由上汽独立完成。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汽承担了园区内逾千辆新能源车的研发、制造和运行维护,包括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场馆车、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观光车、超级电容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和混合动力客车。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在提升产品认知度的同时 ,为产品研发积累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对后续的系统深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意义重大。目前,上汽下属企业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和上海申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所作为。

对于新能源事业而言,除了技术之外,成本同样是最大的考验。

“十二五”期间,上汽计划再投60亿元用于研发新能源汽车。 巨大的投入, 必然存在着风险性。由于新能源产品不可能在短期内就为企业贡献产出与利润,这也使得很多车企在新能源的投入上相当谨慎。 

对于胡茂元而言 ,如何有效降低成本, 加快新能源产品的产业化,是企业新能源战略的重点。一旦率先被市场认可并规模量产,上汽在新能源领域同样是处于领跑地位。近年来上汽的研发实力也在增强,采取了各种措施,在降低成本方面,可能在2015年间就可以接近国外的水平。

2012年,上汽将全面完成中混、强混、纯电动的新能源车型产业布局。这样的局面,胡茂元至少在国内是没有太多对手的。他的对标,永 远 都是世界 范畴。上汽内部 有 着 一致共识:“从目前来看,中国自主品牌想在传统汽车领域超越美国通用、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希望很 小,但 是在 新能 源汽车领 域, 还 是有可能的。”

正如上汽新能源的发展思路,是如下描述——敢闯世界新技术起 跑线,在开放条件下 ,以我为主,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 产学研相结合,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提高核心研发能力,培养研发团队,并形成本土零部件供应链, 为在汽车工业下一轮竞争中形成核心能力做好充分准备。

胡茂元正带领上汽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型制造业转型。

有了规模,有了产品,有了技术,有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现在还需要什么? 他有对上汽未来的宏大构想——在做好一个汽车制造商的同时,上汽希望在未来,成为最好的汽车全产业服务商。

因为 ,这才是汽车的本质。 成为 “世界著名汽车集团”的梦想,才有更现实的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