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人物

范希军:一本好经念到底

作者:
吉盼丽
时间:
2016-09-11 08:41:39

范希军 一汽-大众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

企业文化建设,已被一汽-大众写入2020战略,未来总体思路是不断践行“创•享 高品质”核心理念,将一本好经念到底,以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和员工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公司”为目标,继续前行。

◎ 《汽车人》记者   吉盼丽

一汽-大众25周年活动之际,现任经管会6位领导罕见集体亮相,分别从战略发展、中德合作、品牌营销、人才体系、企业文化等不同的角度解读了25年来一汽-大众取得的收获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范希军,一汽-大众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右一),主要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入手,解读了一汽-大众25年来在员工凝聚力建设方面的贡献。他认为,一汽-大众过去25年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形成了一套收完整的、运转有效的工作体系和流程,培育了一汽-大众独特、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工作中如果发现问题,一汽-大众员工的第一反应都会追问是“哪个流程出问题了?”范希军说:“这就是长期耳濡目染形成的一种良好文化机制。”

同时,在此基础上,一汽-大众在中德双方股东的支持下,形成一种兼收并蓄的做事态度,既传承了一汽人的“忠”、“严”、“会”的传统,也吸取了德国大众严谨、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最终融会贯通,形成了一汽-大众学习、进取、合作、创新的企业文化。

过去25年的发展中,这种企业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范希军以一汽-大众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例,进行了一一说明。

一是创业阶段,时间为1992年-1996年,目标是5年建成中国最好的合资企业。作为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范希军指出,在建设初期,一汽-大众正是创业精神的引领下,突破了时代的限制,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经济之路。

二是困难阶段,时间点为1996年-2000年。这期间,由于产品线单一,一汽-大众只靠一款捷达车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市场的不景气,导致股东也不满意,造成了当时员工工作情绪的不稳定。对此,一汽-大众专门提出了16字经营方针“质量至上、技术领先、管理创新、市场导向”的企业文化。

据此,一汽-大众一改之前员工激励方式,将负向激励改正向激励,鼓励大家发现并解决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员工的重视质量、关注质量,人人为质量献计献策的热情。同期,捷达创造了60万公里无大修的行业奇迹,质量从此成为了一汽-大众员工心目中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是成长阶段,时间上为2000年-2006年。这一阶段,一汽-大众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迈过30万辆的管理坎。转变经营思想已经迫在眉睫。范希军表示,在这一阶段,中德管理团队在理念上调整了16自经营方针的次序,“市场导向、管理创新、质量至上、技术领先”,即以市场为中心,一切围着用户走,以销售为导向,平衡各方面的资源,从而顺利完成跨越。

四是跨越阶段,即2006年-2015年。跨越百万辆是这一阶段的目标,但跨越百万辆不仅是数字上的跨越,更是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跨越,面临重要的问题是体系和管理能力上是否能具备百万辆的能力。

在范希军看来,这一阶段,一汽-大众的企业文化中最大的亮点是“家”概念的推广。并且“家”不仅仅是在公司内部,而是在整个价值链上形成共进共赢的文化氛围,以“伙伴共计”项目载体,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一体化的建设,在日常合作中真正建立有机利益共同体,最后打造百万辆的人才梯队,成功越上了百万辆管理坎。

一汽-大众过去25年的发展轨迹表明,一个伟大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然是和时代发展紧密的结合的,必须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经营思路的转变,而随时变化的。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在企业发展中与经营业绩相互作用,从而让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唯有变革,才是王道。前进的路上不会铺满鲜花,那站在25周年这个新的起点与高度上,一汽-大众接下来在企业文化上会有哪些新的突破呢?

范希军介绍,企业文化建设,已被一汽-大众写入2020战略,未来总体思路是不断践行“创•享 高品质”核心理念,将一本好经念到底,以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和员工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公司”为目标,继续深化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深耕“家”文化。把中德员工、供应商、经销商以及不同基地的文化融合,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打造整个价值链上的共进、共赢,相互尊重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是保持开放学习的态度,为员工干事搭好舞台。站在一汽-大众完成合同期的历史新阶段,范希军认为一汽-大众今后的文化应该是更加开放式的文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向客户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世界先进学习。

第三是要担责创新。25周年新的起点上,一汽-大众的的使命究竟是什么?范希军坚持认为文化先行是重要的,只有做好文化的传承、培育、践行,通过提高文化软实力来取得竞争的优势,才能最终取得市场的尊重。(《汽车人》记者/吉盼丽【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