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官降背后的博弈

时间:2015-06-25 23:14:46 来源: 作者:卢山 点击:
关键字:
摘 要:产能过剩?官降背后的博弈
无论是官方降价或者是产能过剩,这些并不能真正左右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的发展路径。在国家大战略之下,中国品牌的未来仍然握在各自的手中。

来源《汽车人》杂志记者  卢山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几乎没有哪一年像2015年一样复杂多变。从国企严厉反腐,到数十高层人员换防;从官方集体降价,到产能过剩话题再次甚嚣尘上。上半年还未结束,重磅炸弹已经连番轰炸了这个全球第一市场。

  相比不可控的人事变革,车企的市场反应则是中国市场更加直观的晴雨表。在一季度数据惨淡,车企前所未有宣布大降价的5月,有关中国车市是否已经走到拐点,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再次摆在众多车企管理者的面前。

  对于刚刚结束了“13连降”、谷底反弹的中国品牌们而言,面对合资品牌来势汹汹的价格大战,它们将如何应对还没有答案。但是在SUV和MPV领域寻找到的新增长点,至少给曾经已被逼入死角的中国品牌新的机会和可能。

  而在这场中与外、合资与自主的竞争背后,是中国汽车产能的结构性老问题。对于一个销量2000万辆,但产能超过3000万辆的产业格局中,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保守稳进还是冒险扩张的博弈选择。

  生与死,兼并与被兼并。面对市场的变局,这些话题绝不遥远和耸人听闻。走向强大或是沉沦?在2015年这个特殊的时点,每个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官降背后是重新洗牌

  自4月6日上海大众第一个实施“官降”以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中国汽车市场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众多品牌或情愿或被迫地加入到这场降价大潮当中。

  4月12日,北京现代“全系车型2年免息”,甚至刚上市的第九代索纳塔都包含其中;4月13日,一汽-大众加入“官降”行列;4月14日,上海通用雪佛兰发布“官降”方案;4月17日,上汽乘用车宣布荣威、名爵品牌全系31款轿车产品调价,平均下调近万元;4月23日,东风标致“五免狮王”活动推出;5月12日,上海通用第二次宣布“官降”……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风波还远未结束,在截稿到本刊印刷的这段时间中,不排除还有更多品牌加入其中。

  在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官方定价与市场终端真实售价,如同面子和里子的关系。品牌为了面子,极少会用“官降”的方式阻击市场,因为通过不同区域的商务政策,完全可以由终端市场完成价格战的目的。

  而这一次,汽车企业选择松动官方口径,预示着这并不是一次单纯阶段性的市场营销行为,而是车企对于未来中国市场走势的转变调整。

  此前,中国车市在经历了井喷式的黄金十年之后,车企和观察人士都乐观地认为,至少还有白银十年可以期待。2015年年初,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曾称:“经过2014年车市痛苦的调整后,2015年乘用车市场的发展要比2014年更加艰难。基于2014年乘用车销量13%增速的数据预判,2015年乘用车市场增长预期为10%,这也是国内40多家车企共同预测的结果。”

  但实际情况远比崔东树的预估更加糟糕,截至本文截稿前,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出现了准断崖式下挫。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共销售166.88万辆,虽然销量增长3.7%,但是是近两年来最低涨幅,环比下降 10.78%,比上年同期回落7.91个百分点。1-4月,乘用车共销售697.39万辆,比一季度回落 1.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78个百分点。

  曾经独领风骚的豪华车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也难风光再现。相比盘子尚小的二线品牌,更具风向标意义的奥迪和宝马这两大豪华车品牌,以0.2%和0.6%的难看数字,在4月份同陷入接近零增长的窘境。而在普通乘用车品牌中,日产4月在华销量同比剧挫19.4%,仅销售了9.55万辆。

  与此同时,合资品牌惊恐地发现,曾经的现金牛如今已经失去活力。在4月份轿车排行前十位中,大众帕萨特和迈腾已经不见踪迹,其中朗逸的销量从去年4月的31465辆,暴跌至20698辆,而曾经一车难求的CR-V,也从去年同期的17471辆,跌至10608辆,跌幅高达四成!

  不乐观的市场表现,严重的经销商库存,以及渐行渐远的销量目标,都可以解读为车企“官降”的动因。但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短期市场意义,而是有着更长远的影响。可以说,此次“官降”的背后,是跨国车企对未来整体性的定价策略,以及利润率预估的一种下调。

  中国车市利润高于全球成熟市场,一直以来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驻香港的珍妮特?刘易斯(Janet Lewis)表示:“在中国,生产汽车利润很高,但没有人想张扬这一点。在这个市场你就像在印钞一样,如果你的产品好的话。”

  但是,成熟的跨国车企在中国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早已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差异性的不可持续性。在2014年,大众汽车一位发言人曾表示:“凭借可持续的增长率和丰厚的回报率,中国未来仍将是大众集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但长期而言,我们预计中国将发展为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价格和利润率将更加接近世界市场的平均水平。”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此次普遍性的“官降”,正是对于这种预判的一种落地。为了保住已经取得的市场地位,那些被中国市场“惯坏”了的跨国车企或许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但这并没有出乎他们的计划之外。而在这一轮竞争中,以此次“官降”为契机,未来的市场格局和话语权竞争,也会得到又一次的洗牌。

  中国产能是否过剩?

  就在各界揣测此次“官降”背后的动因时,一条来自外媒的报道揭示了局外人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看法。

  5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各汽车厂商2015年的生产能力预计将比上一年增长20%,达到5000万辆。但2015年的新车销售预计为2500万辆,同比仅增长7%。汽车企业适当的开工率被认为在80%以上,但在中国有可能跌掉50%前后。在中国市场因供给过剩造成的价格下降已经开始。

  该报道认为,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各车企在2012年前后预计市场会继续迅速扩大而决定进行大规模投资。2012年全球对汽车投资的约60%集中在中国。从决定投资建厂到投产需要约3年时间。正是当时的投资判断导致了现在的产能过剩。

  事实上,有关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见诸报端,在过去5年里,产能是否过剩也一直是媒体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产能话题却没有越辩越明,反而各方站在各自的角度,因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从中国市场排名前三位的企业来看,到2015年,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的产能规划分别是180万辆、200万辆、200万辆。而2014年,这三家企业的销量均突破了170万辆。

  以通用为例,自2009年通用破产重组之后,其全球产能规划就明显朝着当时的金砖四国倾斜。通用全球生产主管戴安娜·特朗布莱(Diana Tremblay)在当时接受采访时称:“从现在到2015年之间增加的产能,80%将来自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

  产能的倾斜与销量的增长成正比,2008年上海通用的产能仅100万出头,到现在翻倍至200万辆。而2009年上海通用的销量仅72.8万辆,2014年已经突破了170万辆,增长超过了100%。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这三个企业在产能扩张上最为凶猛积极,但其产能规划与销量规模之间,仍然是相匹配的。

  与之相比,中国品牌的产能扩张则显得有些盲目和疯狂。以目前的市场宠儿长城汽车为例,早在2013年年底,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公开表示,长城汽车到2015年的产能将达到150万辆,产能和人员都将实现翻番。然而,2014年长城汽车的总销量仅73万辆,且长城产品种类单一的症结始终存在,这样的产能计划就不能不说是有些过度了。

  不仅仅是长城汽车一家,实际上从表格中不难看出,中国品牌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的比比皆是。至于为什么中国品牌会远比合资品牌更热衷于产能的扩张,除了市场需要这一因素之外,恐怕还有更复杂的政绩要求、政府关系、解决就业、建厂做三产等等其他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中国车企的产能扩张有所过度,但仍然不可能达到50%这样的高比例。那么,日经BP所说的50%产能闲置,是出自哪里?

  中汽协副秘书长姚杰对此回应:“国内汽车产能利用率应该在70%-80%。至于存不存在产能过剩,利用率是否达到行业运行水平,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特征。比如,一些老旧车型,一些排放和油耗达不到国家法规要求的产能,将来肯定要退出市场,同时也不断有新的车型进入。淘汰落后产能,结构升级,也时时刻刻在发生。”

  这一观点,其实与过去几年来的看法保持一致。在中国,大量闲置产能并不来自主流汽车企业,而是曾经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目前一部分实力薄弱分散的地方小型车企。因此,化解中国的产能问题,本质上是解决中国汽车的结构问题,是整个产业升级的问题。

  市场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任何一个单一的企业在做产能规划时,都是在理性判断与冒险前进之间博弈。其中,有些企业因保守错失了发展机遇,比如过去几年的日系品牌,另外一些品牌就因此受益。

  而一个变化中的市场,说明这仍是一个有活力的市场,虽然会有短期的波动,但并不会改变整体的发展走势。正如姚杰所持有的观点:乘用车的消费是有支撑的,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乘用车作为消费升级的方向没有变。

  也正因此,对于处于发展中的车企,产能的不足或过剩,很难单纯由外界所判断。而恰恰是那些因结构性问题所带来的产能问题,才是亟待解决的。

  自主高兴为时过早

  面对合资品牌主动降价,中国品牌对此并没有贸然跟进,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汽荣威MG一家宣布官方降价。

  面对目前的局面,各界对于自主如何应对也给出了多种解读。乐观者认为,目前中国中国品牌正在经历触底反弹的上升阶段,与其大打价格战,不如专注正向研发,用产品说话。而悲观者则担忧,在销量上远低于跨国公司的中国品牌,在售价和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合资品牌价格下调,将置中国品牌退无可退的境地。

  两方的观点都有其立脚点。从销量数据上可以看到,凭借低价SUV市场的崛起,几大中国品牌在2015年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今年1—4月,中国品牌SUV销量达到96.68万辆,同比增长103.9%,市场份额上升14.9%至55.1%,占据了市场的大半。中国品牌MPV也在前4月继续抬头,销量达到67.19万辆,同比增长24.7%,市场份额升至89.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对此表示:“外资品牌在SUV市场的竞争力不强,恰好给了中国品牌另辟蹊径的机会。另外,正在壮大的年轻消费群对SVU车型的偏爱,也间接削弱了国外品牌一直占领的轿车市场的份额。”

  但必须注意的是,进入2015年中国的SUV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化,10万元级的小型SUV出现井喷式增长,而20万元级的中高档SUV则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下滑。因此,尽管数量在接近,但是含金量却不一样。

  在4月的SUV排行前十中,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各占半壁江山,但自主的哈弗H6、长安CS75、哈弗H2、瑞丰S3、长安CS35,全部都是低价车型。而反观合资,途观、奇骏、翼虎、昂科威和CR-V,全部都是20万元级的中高级车型。与之相比,在轿车领域中国品牌的表现就更加难看,4月销量过万的中国品牌轿车一共只有4款,且除了帝豪EC7之外,其他三款逸动、F3和远景都是相对低端的产品。

  从这个数据中不难看出,尽管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在整个市场的竞争地位,中国品牌与过去相比并没有改善。而且,加大SUV比重和投放低价品牌,是跨国车企未来几年的重点策略方向,其中大众在华的SUV数量将从目前的2款快速增加到7款,其中大众品牌就有4款,斯柯达品牌会有3款。

  大众只是跨国车企行动的一个缩影,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都在加速导入SUV车型,包括像广汽本田这样过去16年都没有SUV的车企,也在投放了缤智之后,计划再次导入大型SUV。而当这些外国巨头布局完成的时候,自主SUV是否还能保持今天的势头,实在难以预料。

  更加需要警醒的是,从过去几年合资品牌推出合资自主、渠道下沉直至推出自有的低价品牌,中国品牌生存的空间正在不断被压缩。中国品牌过去13个月下滑的惨况尚未忘记,此时就为中国自主欢呼,未免时间太早。

  在出口形势没有转机,国内市场增长放缓,新能源春天为时尚早,智能化仍处于发展初期的今天,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短兵相接,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猛烈。以目前中国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和研发能力来看,如果不加速进行兼并重组,继续目前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局面,则几乎很难看到光明的前景。

  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自主正走到十字路口中间。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渗透,是向左专注热门市场,还是向右全面综合发展,不同的企业已经逐渐走出了不同的道路。无论是官方降价或者是产能过剩,这些并不能真正左右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的发展路径。在国家大战略之下,中国品牌的未来仍然握在各自的手中。

(作者/庐山 原文载于《汽车人》杂志6月刊)【版权声明】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