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品牌①云开雾散,锦旗招展

时间:2016-10-29 08:38:39 来源:汽车人传媒 作者:管宏业 点击:
关键字:中国品牌
摘 要:中国制造不再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中国品牌正在成为物有所值的象征,但在真正形成全球影响力之前,中国品牌还要耐得住寂寞,更要避免再次经历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

中国制造不再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中国品牌正在成为物有所值的象征,但在真正形成全球影响力之前,中国品牌还要耐得住寂寞,更要避免再次经历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

◎ 《汽车人》记者  管宏业

直到两年前,中国品牌汽车的前景看上去都不甚美妙:2014年10月,自主汽车销量遭遇“十二连降”,面对来自跨国品牌的下压已几无退路。短短两年后,2016年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单月销售接近百万辆,市场份额更是在两年间足足提升了七个百分点。以至于有评论者笑言,做中国品牌,不仅要“耐得住寂寞20年”,更要能承受得起过山车般的心悸与起伏。

曾经如噩梦般的日子已经过去,在一次次伤筋动骨的蜕变中,自主汽车用战斗学习战斗,用合资反哺自主,从游离于视线之外的徘徊者,一跃成为占据半壁江山的新主流。其间所经历的艰辛与困顿,堪称经历了一条自主长征路。颇具象征意义的是,2016年正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之后的中国品牌愈发坚韧、更加执着,同比火力明显增强,终于呈现出今非昔比的格局。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一方面,中国品牌提升的不仅是销量和市场份额,也是产品品质、管理机制以及自主汽车人的信心;另一方面,不光是一两家在发力,而是四五家甚至七八家一起在发力!仿佛商量了好的,中国品牌的中高端产品一个接一个出来,包括传祺GS8、长安CS75、吉利博越、北汽BJ20、上汽RX5等等,不仅突破了十万元天花板,甚至已经触摸到15万元以上区间。特别是在SUV领域,中国品牌与跨国品牌展开了正面对抗,这些自主后起之秀让跨国品牌吃惊,更让国人欣喜自豪。

                                    1

“颜值不差、品质不弱、成本不输,中国品牌与跨国品牌的产品差距在缩小”,北汽股份总裁李峰曾骄傲地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尽管跨国、中国品牌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对后者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而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形象地比喻,自主品牌发展历程就像抗战的艰辛过程,现在已经到了后期关键阶段,最终的结果,中国品牌一定能够胜出。

同李峰和尹同跃一样,越来越多的自主汽车人开始找到自信,增加了自豪感,也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在他们看来,主场作战的中国品牌,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更能够把握市场需求和本土优势,当中国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无论设计颜值还是产品品质,与跨国品牌的差距将不断拉近,此外,互联网剧烈变革下带来的信息化、智能化趋势,给中国品牌带来了同一起跑线重新起跑的机会。

“当然,干自主会陷入很多困顿,不像合资企业有外方的支援,完全是依靠自己。但反过来想,自主没有合资的条条框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诚恳地告诉《汽车人》,他认为,干自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既有挑战,更有成就感。

能够从重重困境中杀出,这一轮自主崛起的背后有太多值得反省借鉴的地方。在李峰看来,这里有“2+4”个成功要素,这也是中国自主品牌逆袭合资产品的共同原因。

首先是两个传统优势,一个是低成本,第二个是高效率,这是自主品牌看家的本事;四个新的要素包括,首先是抓住了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产品和消费结构的剧烈变化,也就是新能源车+SUV的崛起。特别是SUV,几乎已成为各家中国品牌壮大的催化剂,从长城到长安,从北汽到上汽,SUV正是中流砥柱;其次是品质实现大幅提升,过去两年里,自主品牌的故障率大幅度降低,越来越逼近合资公司,如果说十年前自主品牌故障率差不多是合资公司的五六倍,那现在下降到只有一倍左右的水平;第三,在设计和造型上取得重大进步,记者了解到,某韩系车企业自己采购了两辆吉利博越后大吃一惊,感叹中国品牌汽车的内饰能够做到如此之好,可以说,中国品牌在设计上已经不输于跨国品牌;第四,在智能网和智能驾驶方面,中国品牌非但没有落后合资公司,反而在某些领域取得部分领先,比如上汽与阿里巴巴合作的RX5,以首款互联网汽车为卖点,已引发了不错的市场关注。

                                  2

在磨砺中前行,在挫折中进步,曾经备受质疑的中国品牌正不断刷新带给外界的认知,颜值强了,品质高了,市场口碑也渐渐竖了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品牌已经具备了与跨国品牌全面对攻的实力,要真正比肩或超过后者,还需要相当时间。

在某些关键领域,特别是自动变速箱环节,中国品牌还饱受受制于人的尴尬。某中国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新产品市场反应很好,但就是供应不足,关键问题出在自动挡变速箱,被供应商掐了脖子。据了解,国内每年销售的自动挡汽车超过千万辆,其中又有超过95%是由外资品牌供应。多位行业人士感慨,中国在燃油车核心技术领域已很难赶超欧美日,发展新能源汽车时,一定要牢记核心缺乏之“痛”,老老实实地从基础研发抓起。

相比较在核心技术上的缺失,达至与跨国品牌类似的认同或许是更艰难的行程。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尽管在产品上与同级车差不了多少,但无论是中大级别的传祺GS8,抑或是B级车吉利博越,都不得不“自降身价”,降低一个甚至两个级别与跨国品牌竞争。究其原因,就在于品牌不如人。

虽然已经取得了相当进步,但未来的行程一点儿都不轻松。某自主品牌负责人认为,未来仍会是一个比较残酷的过程,“就像毛主席当年带领队伍从八年抗战一直到解放战争,必须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但这又是一段难以回避的行程,没有在全球有影响力的汽车品牌,也就谈不上“中国制造2025”,更不用说什么全球影响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政策眷顾、车市回暖,更重要的是,消费市场正在重构对自主的全新认知,所有这些都推动了中国品牌在2016年强势崛起,现阶段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绝对主力,从而构成了近5年来车市最值得骄傲的新常态。

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群体崛起,从消费者意识到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缓慢但深远的转变。事实证明,中国制造不再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中国品牌正在成为物有所值的象征,但在真正形成全球影响力之前,中国品牌还要耐得住寂寞,更要避免再次经历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

(系列专题之一,未完待续)

(《汽车人》记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63135270
  • 联系电话:8610-63135270
  • 邮政编码: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时刻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汽车人新闻APP
  • 下载汽车人新闻app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特车圈
  • 关注特车圈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喵豆气车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