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6 > 2016年第1期

限行,更严格到底多严格

作者:
时间:
2018-09-13 14:19:31

2015年第四季度,北京市拥堵指数比上一季度下降3.2%,但被调侃为“口感醇厚”的雾霾一顾再顾。政府显然需要拿出比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北风更靠谱的措施来。

积怨之下,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12月3日称,2016年将试点征收拥堵费,并对小客车实施更严格的限行措施。同时,在部分繁忙地铁线试点错峰票价。

学校单位的上班时间不改,政府让市民错峰出行,简直是荒谬。无非多付出点费用,地铁公交还是挤得需要把尊严揣进兜里。

更倒霉的是小客车,限行、限购之后,还有拥堵费和更严格的限行。措施升级后即便无果,总能堵住批评政府不作为的千夫指了吧?

跟国际接轨?很遗憾,老外中偶有玩砸的我们要跟着学,伦敦征收交通拥堵费看起来并没有改善拥堵的效果。好的国际惯例我们则可能视而不见,金门大桥潮汐可变车道,“有关部门”似乎没有丝毫要学的意思。

政府负责分配稀缺的公共产品,无论怎么分,都有人不满意,这很正常。但“不患寡而患不均”。所有这些措施,看上去似乎都在损及普通市民的利益。而游戏制定者的利益没有捆绑,这才是症结所在。

12月8日开始的三天雾霾红色预警,北京市启动了单双号限行。政府强调“公务车在单双号基础上再停驶30%”。政府官员什么时候缺过公务车呢?停驶30%谁来审核?审核结果是否有公布过?老百姓不能开车可是毫不含糊的。

这和未来的拥堵费有异曲同工之妙,老百姓掏钱付拥堵费,总不能不上班不送孩子不看病不办事吧?对财政供养的公务车收拥堵费有意义吗?交通委官员们能每天切身感受到老百姓的通勤痛苦吗?

有人呼吁称损及百姓财产权的公共政策(譬如限行、拥堵费之类),应取得广泛共识后实行。但言路何在?“听证会”这个词是老外发明的,到我们手里就变了味儿,在听证没开之前所有人都知道结果,这不是笑话是什么?钱钟书说“中国人真厉害,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诚不欺我。

事实证明,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乱作为比不作为更有害。交委有个“缓堵处”,这个机构名字起得妙。它暗示,以治理拥堵为名的权力之手可以伸到每个公民的腰包里。为了公共利益,私人财产处置权可以为之牺牲(限行限购),但法律依据呢?限行了几年,仍然执行的是“暂行”规定,当然,我们有过暂行数十年的法规。它反映了官员们不知道权力的界限在哪里。

拜严厉的限购措施所赐,北京的机动车已经丧失增长势头。拥堵是大城市病,北京的汽车保有量排不到全球前三,但我们可以骄傲地宣称,北京拥有全球最多的私人交通限制。官员们还在威胁这些限制将会加码,直到杀手锏“单双号常态化”。同时,他们也承认这一措施有点极端。若诸多措施无效(这几乎是肯定的),别逼交通委放大招。

一方面北京拥有骇人的12车道快速路,另一方面大院密布的街区交通微循环不畅。每辆车占据的道路面积(18.3m2)比一个停车位(12.5m2)大不了多少,再加上奇葩的设计和管理水平低下,不堵才怪。

在市中心去功能化没有完成之前(市政府东迁是好的开始),再严格的限行和收取拥堵费,也是徒劳。大家都认为没用的事为什么还去做?“官场哲学”恐怕压倒了正常人的人生哲学。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