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7 > 2017年第1期

吉利:发展中“冷暖自知”

作者:
时间:
2018-10-24 16:14:54

吉利不再只是那个发源于浙江台州的民营车企,如今的吉利正逐步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向上,一直是吉利追寻的目标。从品质向上,到销量向上,到品牌向上。2016年是吉利的发力之年,也是其高端化的布局之年。在布局中高端的道路上,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超越以往。这一年,吉利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人们也对吉利充满了期待。

那么,吉利发展的下一站在哪?吉利的下一站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吉利 三张王牌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新常态,但其每年的销量仍在全球销量中占有极大份额,这其中不乏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功劳,在2016年尤为明显,吉利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2016年的吉利控股集团,拥有发展的三张王牌:吉利汽车,沃尔沃和远程汽车。2016年,吉利汽车有了自己的中高端品牌LYNK&CO;2016年,吉利控股集团也拥有了自己的商用车。

吉利汽车是当仁不让的产销支柱。根据吉利汽车销量数据显示,2016年前11个月累计销售65.76万辆,完成调整后70万年销量目标的94%。11月累计新车销量更是初登10万辆俱乐部,达10.24万辆(含出口),同比增长达到99%。

如今的吉利汽车品牌,正逐步形成自己的产品架构,构建起“轿车+SUV”双线发展的产品布局,瞄准自主品牌超过40%的大份额市场,新近“横空出世”的LYNK&CO则是看准了合资品牌霸占已久的近50%份额的“肥肉”。

吉利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LYNK&CO品牌。全新的品牌理念,全新的市场布局,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些都向我们昭示了吉利汽车迈向中高端的新意。

“欧洲的设计、欧洲的研发、全球的制造、全球的销售。在互联网、新能源方面,充分体现了未来技术的竞争性。”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安聪慧这样总结新品牌的优势。

瞄准了合资品牌扎堆的中高端市场,吉利下定决心与主流品牌“死磕”。吉利瞄准的近50%的大份额市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次,吉利有备而来。诸多合资品牌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而吉利则怀揣沃尔沃技术为敲门砖,轻松入门,并且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名叫做洛伦兹的气象学家曾经说道:亚马逊雨林里,一只蝴蝶偶尔的一次振动翅膀,都可能在两周后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一说法被称之为“蝴蝶效应”。而将其对应到汽车产业中,我们称之为:细节决定一切。

一个小小的细节造成巨大影响的案例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会造成消费者付出生命的代价。浸淫汽车制造产业近20年的吉利,显然深谙此道。

相比于吉利汽车品牌在2016年大举“上扑”的新动作,沃尔沃则温和得多。2016年沃尔沃在华的产销只增不减。11月沃尔沃在华销量为9076辆,较去年同期8045辆同比增长12.8%。前11个月在华累计销量为80759辆,与2015年同期相比攀升12.5%。不管是单月销量和累计销量的对比,沃尔沃在华已远超美国和其他市场。

2010年,坚持人性化的沃尔沃把北欧的安全风带到了中国,并在中国落地生根。全球生产、供应全球是沃尔沃确立的新的产销方式。沃尔沃的产品力毋庸置疑,要接受新的母公司文化,新的价值观,同样需要时间。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就要把它做得更好。而在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带领之下,给予了沃尔沃足够的尊重,也为沃尔沃的发展留足了空间。

随着新产品产品周期的缩短,沃尔沃在全球汽车市场也拥有了更大的竞争力。2015年,得益于SPA平台下的首款产品——XC90的发力,沃尔沃在全球市场满血复活。2016年,沃尔沃又为我们带来了S90,并迅速实现了国产长轴距版本的问市,沃尔沃迎来了新的爆发。稳步发展的沃尔沃仍需以瞄准豪华品牌10%的份额为目标,实现吉利对于乘用车领域的全覆盖。

除了在乘用车领域的潜心布局,商用车领域也是吉利控股集团在2016年的新亮点。对于一个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汽车集团来说,没有商用车业务是不可想像的。2016年年初,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吉利要在2020年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名。对比国内大的汽车集团诸如一汽、上汽,要想成为全球汽车企业前列,必须得有自己的商用车板块。

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造每个人的精品车”,以品质立品牌的吉利,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对细分市场进行更加精准的布局。也正是因为吉利对于品质的看重,才使得吉利的销量有了媲美合资的可能,拥有了打破自主品牌高端化天花板的可能。

高端化的“战役”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品质的提高,销量的提振,品牌的上行,的确为吉利触及高端带来了无限可能。

在价格与品质构成的高性价比之下,吉利汽车品牌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全新品牌LYNK&CO也是吉利汽车谋求发展中高端品牌的契机。出自吉利汽车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平台,在主动安全、新能源、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以前瞻技术为这一全新品牌提供技术支持。这些都成为LYNK&CO高端化的突破口。

“要进入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单靠吉利的技术确实比较薄弱,但以CMA模块架构为基础,用沃尔沃的技术标准要求,将为我们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打下重要基石。”安聪慧的一番阐释,无不强调沃尔沃技术和平台之于吉利的重要意义。

谈到吉利在自主板块的产品力提升,销量的提升,沃尔沃技术平台功不可没。

吉利发布新品牌的落脚点也是基于沃尔沃的技术支持。吉利自主板块本身在设计、研发、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体系能力,并不见得比其他一线自主品牌强,如果没有沃尔沃为支撑,吉利做高端品牌就缺乏实际的技术基础。

LYNK&CO品牌的发展路径,区别于欧美中高端品牌与平民品牌的平行发展,也区别于日系品牌的自下而上的提升,而是吸收沃尔沃技术优势的自上而下的普及。在消费者心目中,L品牌具备了沃尔沃的技术优势,但是却容易模糊二者之间的区别,既然技术平台相同,如何做到二者之间品牌的差异化?仅仅靠外观?

技术优势固然是L品牌的谈资,但却使消费者很难在LYNK&CO和沃尔沃之间做出有效区分。长此以往,LYNK&CO就容易造成沃尔沃的平民化而非吉利汽车高端化的假象。LYNK&CO的消费者买的是贬值的沃尔沃,而非增值的吉利。吉利LYNK&CO带来的最大负面效应将是沃尔沃品牌贬值,这也失去了吉利汽车发展中高端品牌原有的初衷。

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走向高端依然很难,而且风险不小。众多中国汽车品牌的中高端车型尚未完全被人接受。即使是如吉利一般有沃尔沃技术为其背书,能不能够成功尚需讨论的情况下,自主品牌走向高端的成功与否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没有尽头的发展之路

品牌高端化战役已经打响,品牌、营销、渠道等整个体系的未来建设发展将考验着吉利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吉利提出了实现200万辆的年产销量,其中海外销售占据总销量的三分之二。而2015年吉利最终以47.8万辆的年度销量收官。如今看来,不管是针对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当初的判断实在过于乐观。

2016年是吉利的发力之年,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0万辆仍是吉利追求的目标,在新品牌的加入之下,LYNK&CO将占据30万-40万辆,沃尔沃将实现80万辆左右的占比,其余部分则要依赖于销量的“大头”吉利汽车品牌。相比于“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则将目标指定得更为细节,各个品牌承担的压力也相对较小。

当然,燃油车是吉利目前的中心,但新能源车才是大势所趋。2015年年底吉利发布的“蓝色吉利行动”,开启了吉利汽车新能源发展的新纪元。

虽然目前吉利尚只有帝豪EV一款电动车,但吉利对于新能源的追求却从未停止,不论是在达成新能源的技术指标,还是在新兴能源技术的开发上,吉利已备战9年。在吉利的规划中,吉利将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在国内总销量中90%以上的占比,这一目标也为吉利带来各方面的压力,技术条件是首要,配套设施也是考验吉利的关键。

产能问题,实属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安聪慧在接受《汽车人》记者采访时表示:“产能方面有一个爬坡的过程,短期之内并不能迅速缓解,销量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目标。”

根据吉利汽车已确定的部署,将包括132万辆乘用车(含新能源、SUV等)、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10万辆新能源商务车产品,157万台发动机(含汽油、燃气发动机)、50万台变速器,以及30万台油电混动总成、150万千瓦时动力电池的产能规划。这其中既包括了吉利汽车品牌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的产能部署,也包括了2016年下半年发布的新能源商用车的相关产能规划。

新能源领域发展提早布局,以及“吉利造”变速器和发动机的布局规划将成为吉利产能释放的关键,更是吉利破局市场零部件的垄断的关键。

产能加快布局的同时,渠道建设也势必提上日程。吉利计划将现有的690家4S店在2016年年底增加至800家,并逐步扩张,进而实现2020年全国1750家的经销商规模。近2000家的4S店,在国内几乎属于现象级的规模。

目标制定越来越大,摊子也越铺越大。无论是130万辆的产能扩充还是1750家的大规模经销商增量,都在吉利加快发展的同时,带来极大的现金流问题。

转眼,吉利收购沃尔沃已走过了7个年头,吉利在沃尔沃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之下发展之路越加通畅,股价也有“扶摇直上”之势,但资金问题却逐步摆在吉利面前。

沃尔沃曾是吉利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来看,沃尔沃也是吉利资金风险的重要来源。2008年47.8亿元,2009年160.5亿元,2010年激增至710.7亿元,此后负债一路飙升,2015年上半年就已经突破1000亿元。

在2016年诸多新车发布、产能布局和渠道铺设的投资之下,吉利面临的债务挑战也将成为吉利未来发展的一大问题。如果其间出现业绩不及预期,其负债问题将会被无限放大,其股价也会如泡沫般蒸发。

镁光灯瞩目之下,必然会存在阴影。正如同一个新品牌发布或者新车型上市,质疑的声音都会铺天盖地而来,而拍手叫好的声音也紧随其后。

夹杂在两种声音之间,很容易迷失自己。大迈步发展的吉利或许正面临品牌和资金等多方面的考验,但值得庆幸的是,吉利对于未来的目标依然坚定: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200万辆,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成为最具竞争力并且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未来的吉利,到底是一个传奇,还是看上去很美的泡沫,尚不能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以民营起家的吉利将具备更大的包容性和自主性,这让吉利能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中快速抓住机会,但机会的背后说不定就是危机的到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吉利自身了解。现如今,吉利要做的就是把握住自己,迎接着未来的挑战。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