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8 > 2018年第1期

“机会”和“产品”谁该唱主角?

作者:
时间:
2019-01-09 17:35:23

这些新来的造车者们,很大一部分都和曾鸣博士所描述的“机会主义者”有些相似,所以拿他的模型套用进来,与大家共勉。

读曾鸣博士的《略胜一筹》有感写下此文。从2003年起,曾博士就开始担任阿里巴巴的战略顾问了,如今作为阿里集团参谋长的他,文笔仍然和《哈佛商业评论》的学术范儿如出一辙。必须承认,每个圈子里的人有着相类似的写作和语言风格。

曾鸣博士把企业分为“机会主义者”和“产品经营者”两类。他认为改革开放的前20来年,机会主义者非常多。现在中国的商业竞争环境逐步趋于饱和,机会导向型企业将越来越难以生存。

机会主义者

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汽车行业的元老和资深人士相当专一,兢兢业业做产品至今,中国品牌的发展在近两年里有了明显进步。而所谓的互联网造车新晋者,却有着强烈“机会主义者”味道。他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新的时代机遇,原来是不是做制造业的、是不是做汽车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合能力”。

曾博士强调,以“整合能力”而自以为是,是机会导向型企业的特点。可如今不但机会越来越难以寻觅,就算找到机会进行资源整合、即便偶尔收获,也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习惯了机会经营的人很难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寻找机会之心不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企业必然会走上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新来的这批造车创业者们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走上多元化经营之路,比如乐视。乐视以“屏幕”为说词,在多个不同的领域投资。随着各个行业竞争的加剧,多元化经营投资将会越来越容易亏损。除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徘徊在赚钱与不赚钱的线上,乐视的其余投资几乎全部亏损。

另一面,“产品经营者”的日子也不好过。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产品经营者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和新的增长点,这就是现实意义的“二次创业”。很多企业难以找到新的突破点,开始迷失自己。实际上,长安汽车已经喊出了“第三次创业”,其先发车型睿骋CC展现出了跨级竞争的产品理念。

2017年,传统乘用车已接近零增长,而智能网联汽车这块,又即将面对更多不确定性和科技业的寡头。

想和大家分享的还是书中的模型。简单来说,机会驱动型企业大多停留在“好买卖”和“好项目”的层次上。而产品驱动型企业最终依靠的是组织管理的能力,战略、品牌和创新的能力。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所谓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依靠的就是眼光、广告和销售,他们精通互联网造势和传播的方法。

“风来了,猪也会飞”的机会将越来越少。显而易见的是,本轮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市场,没有一定实力和远见者,很难抓住机会。这也是A股市场上智能汽车概念“跌跌不休”的原因——投资者认为他们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中立足。要知道,现在的AI芯片的寡头英伟达,早在2011年就开始为宝马和特斯拉提供车载处理芯片。

产品经营者

曾博士认为一个好的战略需要五年甚至十年后才可以显现效果。同时,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实现该战略的驱动还是一大考验。中国品牌的汽车,无论传祺还是吉利,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战略布局,直到近两年才开花结果。而对很多造车新晋者来说,别说等五年十年,恨不得一两年就能够做出“爆款”撼动市场。

作为制造业的标杆企业,特斯拉在2003年就成立了,2008年发布第一款两门运动跑车,2012年才发布Model S,中间每一代都是隔了四五年。华为的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也是从2004年开始研发,直到2014年才能成为消费产品,投资了十年。

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企业的最大不同是,互联网企业可以做到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而制造企业是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边际成本不可能为零,这使得试错的成本更高。很多以“互联网思维”在汽车行业的创业者,似乎没有重视这一点。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产品经营者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和新增长点,这就是现实意义的“二次创业”。很多企业难以找到新的突破点,开始迷失自己。

笔者认为,靠整合资源和网络营销的创业者们做不了高端制造业,甚至很难把企业做到一定量级。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的掌门人俞永福最擅长“整合”。但事实是,阿里大文娱板块至今不能摆脱亏损的泥潭。

可能有人会拿雷军来反驳,小米的破局产品是MIUI,一款免费的系统软件。小米手机是先卖低端产品,赚了第一桶金之后,才开始搞自主研发的。我们还记得第一款小米手机问题非常多,但因为价格低、系统还好,很多用户对问题也就忍了。

如果造汽车的话,可行之路是像吉利这样农村包围城市,先卖低端车赚第一桶金,然后再逐步依靠收购和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门槛。互联网造车者的眼里没有吉利,看到的都是特斯拉,于是第一款车型的定价过高。但他们又没有MIUI这样的领先产品能够打开局面,花了高价钱的消费者,要求自然也高,对问题的忍耐度会更低,锚定的都是当下同价位的车型。人家做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车,新来者有信心第一款产品就能“颠覆”?

汽车的研发周期长,如果不像小米、吉利那样从卖低端开始保证先有现金流入账,一旦首款量产车型不被市场认可,就会变得非常被动,现金流压力将使得企业难以快速转身。

笔者并非完全不看好这些新晋造车者们,而是发现他们很像曾鸣博士所描述的“机会主义者”。所以拿他的模型套用在当下的汽车行业,与大家共勉。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