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8 > 2018年第9期

吉利加码宝腾

作者:
时间:
2019-03-06 11:07:13

今年宝腾的业绩持续回升,到了6月份达到30个月的高点,吉利到目前为止只导入了一款车(博越),政治风险释放之后,吉利打算加快扶持宝腾的节奏。

8月18日,93岁的马来西亚当选总理马哈蒂尔,穿着西装坐在吉利的领克座舱里,一边微笑一边竖起大拇指。外面是杭州8月的热天气。

杭州是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站,他出席了吉利与宝腾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的签约仪式。

大马变天

此时距离吉利收购宝腾49.9%股份,过去了13个月。这13个月当中,大马政局发生巨变。反对党联盟领袖、前巫统党首马哈蒂尔,时隔15年重新当选总理。前总理纳吉布因“贪腐”被剥夺自由。据称,两者有“师生”关系,在马哈蒂尔16年前辞去巫统领导人职位之后,还长期对巫统拥有影响力,也对巫统出身的总理们拥有影响力。

为了重新竞选,马哈蒂尔成立了“土著团结党”,并被接纳进反对党联盟。和在巫统时期一样,他迅速攫取了反对党领导权。

西方舆论认为,马哈蒂尔善于操弄民粹情绪。竞选中,反对党大声反对中资投资大马基础设施,反对收购大马企业。纳吉布推动吉利和宝腾的合资案,反对党联盟声称“宝腾将不复存在”,但马哈蒂尔本人对此没有公开表态。

他明确反对的是中资建设的马东海岸铁路,该项目是大马的超级项目,投资高达883亿人民币,他上台之后马上叫停,还要求承包商(中国交建)不能从工地上带走任何设备。不用说,此举引发了中国对大马新政府政策的疑虑。

他一方面宣称欢迎中资,但又称购买土地和不动产的FDI(外国投资)“没什么好处”。关键在于,中资是否有利于大马,标准完全操在新政府手里。他没有告诉大马老百姓,大马对中国累计投资74亿美元,而中国对大马的投资则只有27亿美元。

吉利收购宝腾,可以作为打击纳吉布的利器。因为马哈蒂尔在1983年推动建立了宝腾,此后还一度担任宝腾董事长。现在宝腾被卖(尽管吉利没有控股),仍然可以作为攻击政敌的口实。不过,马哈蒂尔或者任何上台的总理都明白,无论做出多少平衡动作(譬如和日本的合作),都无法回避中国的影响力。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关系,而不是闹翻,甚至抱美国大腿,符合大马利益。

吉利得到“保证”

所以,他迅速安抚了吉利方面,上任后在6月份与李书福长谈了近两个小时。大马大选可能“变天”,吉利方面有准备。除了导入博越车型、联合培训等,吉利没有在资本运作方面做出大动作,静待尘埃落定。

如今,吉利与宝腾以等股比方式,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说明此前已经吃了定心丸。马来西亚与中国基础设施的小小争议,只是闭门协商,大马不会单方面撕毁协议(赔不起违约金)。企业之间的合作,更不在打击范围。但吉利方面得到大马新政府的某些保证之后,才采取进一步动作,是谨慎的做法。

事实上,即便在巫统内部,也有势力反对吉利收购宝腾。吉利未能控股,就是对宝腾“永远”属于大马的一种妥协姿态。

在上世纪,宝腾是大马民族企业的象征,但如今早被北鹿大(Perodua)以36%的市场份额夺走了榜首位置。后者与大发合资,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宝腾的市占率跌到15%。

马来西亚的市场容量只有60万辆,如何在螺狮壳里做道场,给吉利出了难题。其中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利用东盟一体化市场,将宝腾的生产工厂作为东南亚生产基地,向整个东南亚辐射。

两手准备

问题在于导入什么样的车型。吉利很清楚,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微型车,吉利做不过大发。后者也因为瘸腿的产品线败走中国市场。到了东盟和印度,铃木和大发(已被丰田收购)为代表的日企微型车、小型车技术,碾压欧美对手。

依托国内强大的产业链,吉利认为自己的新能源技术可以制衡大发。吉利强调自己拥有“三电”自主知识产权。虽然吉利鼓吹甲醇、混动和电动三箭齐发的产品战略,但在大马,还是电动方案最为可靠,因为整条供货链条,吉利均能掌握,而不必假手外人。

去年下半年,在吉利收购宝腾之后,后者仍然惯性下跌,为反对者提供了新佐证。今年宝腾的业绩持续回升,到了6月份达到30个月的高点。吉利到目前为止只导入了一款车(博越),政治风险释放之后,吉利打算加快扶持宝腾的节奏。在李书福和马哈蒂尔的会谈中,前者向后者承诺“给宝腾光明的未来”。在8月18日的签约仪式上,李书福重复了这句话。

政治掣肘去除只是暂时性的。宝腾经营顺利,DRB(宝腾母公司)可能联合所有股东,下山摘桃子;一旦宝腾经营不顺,大马政府又有可能甩锅给吉利。没拿到控股权,对吉利来说是埋下了隐患。

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外方,从不担心等股比造成大权旁落,原因就在于对自己的技术优势有信心。吉利能否以技术储备、供应链和产品研发能力形成护城河,导致宝腾对吉利的依赖有增无减?按照官方说法,双方寻求“深度协同”和“资源共享”。做到这一点,也不担心宝腾恶意利用0.2%的股权优势折腾事情。

不是我们太小气,而是吉隆坡水太深。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