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9 > 2019年第6期

看谁先眨眼的 “懦夫游戏”

作者:
时间:
2020-02-21 22:22:40

 

白宫求仁得仁,即便双方都不想脱钩,但比谁先眨眼的“懦夫游戏”中,可能就是接下来的现实。中国短期利益受损,但可能进入此前不得门径的新殿堂。

 

文/《汽车人》黄耀鹏

 

世界上的事,如果太过巧合,人们往往相信并非偶然。在香港(代码:981)、纽约(代码:SMI)同时上市的中芯国际,在5月24日晚发公告称,公司决定从纽交所申请“退市”。按照流程,最快再过105天,中芯即可从纽交所主板中退出。

 

 

这个时间点,不论是否为精心选择的结果,客观效果相差不大。这是为何?

 

中芯的位置

 

在华为被列入“实质清单”之后,全球舆论都在聚焦华为的供应链。供应链的活力直接决定华为的生死问题。即便不考虑华为在通讯行业、消费者业务上巨大的贡献,如果让美国人尝到轻而易举就能“定点清除”的甜头,白宫几乎肯定会频繁动用类似工具。

 

中芯国际是晶圆生产商和芯片代工厂,有人将其比作“低配版”台积电。华为事件占据国际媒体重要位置之后,华为合作厂商都非常忙碌。非美国来源的跨国企业,纷纷盘点自家产品内部,美国技术占据产品的比例,是否超过25%。白宫划定的“出口贸易管制”红线,正是25%,如果超过,那么视同美企,一样要遵循管制。

 

 

对于芯片厂来说,生产过程的技术来源非常复杂。一块硅锭,切成硅片、经过极紫外光刻蚀,得到晶圆(内含芯片),再经过测试、切割,封装和成品测试,得到最终产品,工序近30道。再加上生产设备(荷兰光刻机厂商ASML也受到美国同样法律约束),美国成分很可能超过25%。但法规留下模糊地带,也让私营公司有了决定的操作空间。

 

中芯的主体在香港上市,美股是港股发行的存托凭证,后者不过是多一个融资渠道。而中芯美股日交易额百万美元左右,基本僵尸化。代价是中芯必须向纽交所提供财报、披露重大战略决策。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合规成本进一步提高,不如寻求“场外交易”(OTCBB)。中芯也确实这么做的,俗称“粉单交易”。并非彻底退市,因为赎买需要大笔银子,这钱谁出还没有着落。

 

中芯是怎么想的

 

有人认为,中芯改为“场外交易”,不过出于财务考虑。在芯片受到全国瞩目的当前,回归A股,可以狠狠赚一票。比美股当前的5亿美元市值,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中芯在公告里提供的理由,也是财务因素。

 

也有人认为,16日美国制裁华为;17日华为海思宣布备份转正;22日,财政部和国税局联合印发《关于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宣布“免二减三”,提供5年税收优惠,正式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芯片研发制造;24日中芯国际退市,戏剧般的时间线说明中芯必有所图。

 

 

台积电虽然声明继续向华为海思供货,但随时可能因美台压力而转向。中芯判断自己的春天已经来了,索性放手一搏。如果台积电有问题,中芯很可能一举上位,成为大陆芯片制造龙头,进而挑战海思全球第一芯片厂的宝座。

 

如果是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很可能将看到两个随后动作:国家队进驻、中芯拿到额外大订单。

 

中芯的大股东是大唐控股(17.06%),其次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旗下鑫芯(香港)投资(15.82%),紫光集团为第三大股东(7.43%)。后两者也是集成电路“国家队”重要成员。三者加在一起大约占据40%股权,其余持股非常分散,不足以挑战大股东。因此,中芯名为“国际”,实则为国有股实施“准控制”。我们不会看到所谓“国家征用”等事情。

 

 

中芯的大订单,不会见诸财报,除非客户主动披露。中芯退出主板,就为了闷声发大财。而且,不能指望中芯骤然提升技术,这是个水磨功夫。

 

国家重视芯片已有经年,但芯片不是靠钱就能砸出来。要砸科学家,砸集中智力资源,砸产业链整固,砸下游需求。美国在芯片领域制霸,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打垮日企时奠定的。上次负责谈判的莱特希泽仍在阵中,这恐怕也不是巧合。

 

脱钩是“懦夫游戏”的结果

 

退一步讲,中芯董事会如何考虑并非紧要。中芯在美国“退市”,客观上造成芯片制造领域的中美脱钩局面。

 

中芯的决定,再次引发中美在融资监管、工业技术产业链脱钩的大辩论。虽然班农照例发表了鹰派言论(更像是赌气),但此人因极端立场已被华盛顿踢出局,特朗普也与其切割。至少目前看,全面脱钩不符合美国利益。白宫要求将华为纳入谈判内容,这表明,美国打压行动,重塑中美产业链格局,而不是彻底封杀。假定彻底脱钩之后,美国就很难再施加任何影响。

 

 

但微妙之处在于,如果中国始终没有做出美国满意的让步,美国不介意封杀局面。因为美国相信,中国的损失更大,甚至可能使技术产业根基瘫痪。短期来看,的确有这个可能性。

 

在今年贸易局势变得紧张之前,很多中资车企都制定了进军美国的计划。它们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造型设计中心,显然不是将美国视为产业链的上游,而是将其作为潜在的消费市场来进行前期铺垫。中资的如意算盘是,利用自己国内产业链的采购优势延伸到美国,再利用美国汽车设计的智力资源,打入美国市场。

 

当前局面下,这些构想只能一风吹,因为白宫很快就可能将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大幅提高(可能10倍)。白宫之所以没有发动,因为将矛头指向日德等车企。这是后者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必将报复。贸易战将在全球主要工业国范围内开打,白宫也知道不能四面树敌的道理。

 

和芯片产业上下游一起封杀不同,美国不介意做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上游,而作为中资瞄准的市场,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在汽车产业链上,美国没有排他性控制权。如果从车载电子设备出发,触碰车联网(5G)、自动驾驶(AI),才会引来美国的敌意。

 

虽然现在中企卖不了几辆车到美国,但有案例可以作为参考:轮胎。轮胎是中国在汽车产业内少有的优势项目,从奥巴马第一任期开始,轮胎的特保、双反就没断过。它完美地说明了,如果中资车在美有铺开的苗头,美国将作何反应。中国不可能重走日本车站稳美国市场的老路,只有在新的技术平台下,才有新的可能性。美国的任务,就是扼杀这样的可能性。芯片产业的脱钩,虽然不符合双方的利益,但美国笃定中国不会如此决绝。

 

白宫求仁得仁,即便双方都不想脱钩,但比谁先眨眼的“懦夫游戏”中,可能就是接下来的现实。中国短期利益受损,但可能进入此前不得门径的新殿堂。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