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1 > 2021年第6期

高端芯在华或遭设限

作者:
时间:
2021-07-08 15:56:40

 

半导体可以渗透进任何一类工业生产中,而其最活跃的头部,即创新密集的研发端,大多由美国控制。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芯片生产只占全球12%(2020年底数据),却能做出世界级影响的产业决策。

 

文/《汽车人》黄耀鹏

 

芯片制造正在回流美国。

 

时间拨回到2020年第四季度,当时的汽车企业已经感受到芯片供应匮乏的痛苦。尽管缺芯的蔓延速度非常快,但当时大多认为是“季节性”的,且受到新冠疫情和“坏天气”的影响。

 

但时间又过去半年,即便是最乐观的企业,也都开始试图适应“缺芯时代”,他们被迫用减产、停产来应对。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就因缺芯而少生产了67.2万辆汽车。缺芯是迄今为止造成损害面积最大、效果持久的汽车供应链危机,但根子则在于半导体产业的地位发生了巨变,它不再只是一桩生意。

 

 

美国动用制裁手段,不但破坏了芯片的全球垂直分工体系,还迫使几大工业国政府都将半导体产业定位为“关系到经济与国家安全的问题”。

 

半导体可以渗透进任何一类工业生产中,而其最活跃的头部,即创新密集的研发端,大多由美国控制。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芯片生产只占全球12%(2020年底数据),却能做出世界级影响的产业决策。

 

而美国自己,也想夺回芯片制造环节的主导权。又是一次贪心的“全都要”选择,这次美国会如愿吗?

 

芯片厂积极响应回流政策

 

至少在芯片制造领域,拜登政府乐于享受特朗普打下的基础,那就是吸引(或强令,取决于观察角度)台积电、三星、格芯在美国建厂,英特尔也宣布在美国生产汽车芯片。

 

2月初,拜登签署行政令,审查半导体芯片等四种关键产业的全球供应链。

 

2月7日,三星宣布投资170亿美元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建厂,2023年第四季度上线3nm先进制程产品。该厂是奥斯汀最大单笔投资,三星为此要求得州给予20年内14.8亿美元的免税。

 

3月23日,英特尔宣布,投资2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立2座芯片厂(在欧洲也有计划)。

 

而台积电则在2020年5月,就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立6座5nm芯片厂,投资将达到360亿美元,预计2024年投产。

 

 

4月初,美日计划成立工作小组,合作确保“半导体等战略性电子零组件供应链稳定”。

 

4月12日,拜登召开了“芯片峰会”,与会者包括美、欧、日、韩芯片企业的高管们。峰会要求重振美国芯片制造业,确保美国控制芯片生产的全链条。为此,在半导体制造和研究方面,美国政府提出了5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美国限制中国芯片发展的诉求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美国政府也很清楚,自己没有办法让中国完全不发展芯片行业。因为这意味着美国把所有中国企业放到实体名单里,这不具备操作性。

 

美国现在的立场,是将中国半导体工艺限制在某个水平线下。4月22日,台积电宣布在南京建立28nm工艺生产线,这是汽车电子芯片、MCU、电源管理、驱动芯片用得最多的制程,并未受到美国阻止。28nm生产工艺,“可以”不包含美国技术,因此美国也无力完全阻止,最多推高台积电在大陆设厂成本。

 

台积电中美设厂计划,可以很清楚表明,美国政策和能力的边界在哪里。

 

美国芯片制造业如何流失

 

我们看到了美国重建芯片制造业的决心。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拥有全球40%的芯片产能。美国今天处心积虑重建的能力,是如何失去的?如果无法扭转这一历史进程,意味着美国花了血本的政策不会成功。

 

我们先来看一看,一块典型的汽车芯片,譬如车载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历经了多少旅程才装到车上的,才可以体会,汽车芯片是如何实现全球垂直分工的。

 

 

这一块芯片先由一家美国公司安森美半导体设计,由恩智浦旗下位于意大利的工厂代工生产——该厂负责在硅晶圆上蚀刻出电路;随后,该晶圆跨过半个地球,在台湾封装、测试;前往新加坡存放检验;发货到中国南方某个港口,报关后送到Tier2工厂,组装成摄像头组件;送到某Tier1库房,接受主机厂订货,才被装到整车上。

 

这块芯片,制造上游在美国和欧洲,下游在亚太,企业用户在中国,最终用户也在中国。如果美国想垄断芯片的上下游,它要搞定两件事:在本土刺激出足够多的需求;在本土建立强大的设计、代工、封测、存储和物流体系。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当初大部分芯片制造业是如何从美国流失的?

 

首先来自美国半导体企业、大型用户(包括大企业、军方)对低成本和高利润的要求。那时,美国行业巨头在行业研究和投入上占据绝对优势,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可以围绕其需求构建供应链。但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军方订单的减少(你没看错,这是冷战红利),用户需求开始走低。

 

需求去了亚洲。美国企业随之在亚洲(日、韩、新加坡)提出了代工需求,后者生产成本更低,同时下游更趋近于客户。美国芯片企业稳固了自己的利润。亚洲代工商的成本优势,成为美国上游企业优势的一部分。

 

到目前为止,亚洲的芯片生产,占据全球80%。多年来,这个链条上的人才向亚洲积聚,并源源不断培养出新的人力资源。因为相对于其它门类的工业生产,芯片生产仍然能提供超额利润。

 

 

美国的芯片制造业萎缩的结果,是生产端人才培养机制断裂了。这既是结果,也变成新一轮结果的原因。

 

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变成“无晶圆”芯片公司,拥有强大的EDA开发、芯片设计能力,就是生产不行了。英特尔是个典型,作为桌面芯片巨头,它几乎错过了整个移动芯片时代,现在正奋力回追。

 

事实上,摩尔定律的逐渐失效、各种异构芯片的兴起,都很好地展示了技术发展有时候不止一条道路。数十年未能投资于工业生产能力和就业机会,造成美国公司高度依赖外部制造工厂。

 

将生产外包给代工厂,必然产生工艺上的“真空”。美国的芯片学术研究仍然强大,只是远离了当下的制造学问,偏离了商业化的道路,无法驱动产业创新。

 

台积电面临“富士康式”困难

 

其实相比于芯片制造,美国其它制造业的问题可能更严重,美国为此努力的结果,是造成更大的窟窿。

 

2017年,特朗普大力推动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投资。州政府认为富士康在25年内不会带来商业回报。事实证明,联邦和州政府都太乐观了。富士康压根就没有实现投资计划,计划100亿美元、1.3万个岗位,实际创造了178个岗位,实现投资6.9亿美元。

 

富士康很庆幸首期投的不多。州政府撤回税收优惠,液晶面板项目已经烂尾,现在建完框架的偌大厂房只有几个保安留守。

 

这个项目一开始就不现实。不但威斯康星无法提供如此之多的高素质工人,加上临近几个州也凑不齐。

 

 

一年来,台积电目前在亚利桑那州投资了35亿美元,但是工厂还在报价阶段,坑都没挖。美国建厂的基础费用比估计高出6倍,人力成本比台湾贵3倍多,原料、供应链都依赖亚洲,尴尬的是,客户也大多数在亚洲。

 

台积电硬着头皮也得上。厂方启动了人才赴美激励机制(12项优惠),以鼓励内部职工长期在美工作。台积电没有说明激励是否有效,但此举恰恰说明美国缺乏生产端人力资源和可靠的工程师队伍。

 

芯片全球垂直链条濒临解体

 

美国的芯片制造业回流政策,对芯片供应链构成的打击正在长期化。美国需要付出吸引建厂的联邦资金和研发激励资金,还要付出打压华为导致的芯片企业的营收损失。整车企业因减产受到的损失,将由车企自己承担。

 

美国制裁和回流双举措,正迫使芯片供应链采取两条路线,将生产工艺分为“美化”(包含美国技术)和“去美化”,以供应中国客户。尽管这些中国客户眼下不在实体清单上,但是代工厂必须未雨绸缪。这就继续抬升了成本,而且日益分为中美两大供应体系。

 

美国的措施,令欧洲和中国都开始建立自己的链条。

 

今年3月,欧盟宣布扩大“尖端半导体”生产,向2nm新一代半导体发起冲刺,并计划2030年至少获得20%市场份额的目标,而眼下的份额跌破10%。

 

中国从政府到企业也推动了芯片投资热潮。中国提出2025年将芯片自给率提升到70%,而且建立从原材料、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一条龙国产化体系。

 

 

提到封测(封装和测试),美国希望封测也要跟制造环节一起回流。但封测对成本更敏感,好一点的封测厂,毛利也仅有20%,比晶圆制造50%的毛利率低很多。即便台积电能成行,封测也很难跟上。

 

就连英特尔的封测工厂,也都分散在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等亚洲地区(并未放在大陆和台湾)。

 

当前的局面,无论制造还是封测,回流美国都违反了商业规律。美国认定其战略地位后,将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角度布局产业。但从商业角度看,显然是非理性的。

 

这意味着,美国必须长期为这些产业提供某种形式的补贴,这就要求美国财政供养芯片业。从长期看,境况不佳的美国联邦财政,可能无力这么做。除非它能替芯片制造业找到慷慨的军方客户(就像在冷战时期做的那样)。

 

美国现在除了基础设施投资,还搞了芯片发展5年计划(每年审查和投资),有点学中国的意思。但是其行政效率和资金运用效率,都不敢恭维。

 

 

如果芯片产业都无法回流,其它制造业更是无从谈起。美国现在抓住芯片制造这一点,既因为芯片本身的战略定位于制造,也因为其本身对人力成本相对不敏感。而且,美国拥有上游控制能力(这就是台积电必须服从的原因)。

 

现在看,美国基于固有的技术优势,加上前所未有的政治共识,促成芯片制造回流,是成功的。因为投资都已落实,项目正在展开。

 

问题在于未来。不是远期,而是3年后。台积电和三星在美项目建设后期和投产初期,能否兑现当初制定的计划?除非美国政府换届后还能坚定地履行承诺,并找到足够的商业应用前景,否则靠财政输血,结果并不乐观。

(文/《汽车人》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