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2 > 2022年第5期

BBA电动化因何落后

作者:
孟华
时间:
2022-05-10 15:37:34

 

BBA一直是豪华车的顶流,现实利益的难以割舍,可能牵制了电动化战略转型的坚定性。

 

文/《汽车人》孟华

 

自从2022北京车展延期后,BBA都把原本准备在北京车展上“开大”的招数使出来。

 

疫情乱了车展节奏,产品节奏不能乱。这说明今年后面还有一批量产或者概念车在排队等着上市。牌不缺,缺的是打出大牌的平台。

 

4月20日,宝马发布纯电版7系,即i7。宝马发了狠,i7背了超过100度电的大电池,WLTP续航超过625公里,最大功率544马力。宝马CEO齐普策称之为“最强7系”,反正每一代7系都是“最强”。

 

 

4月19日,奥迪发布了概念车之王“urbansphere”,PPE平台打造,续航750公里(大概率是NEDC模式)。

 

 

同样是4月19日,奔驰发布第三款“正向”纯电车型EQS,同样是电池超过100度(107.8),外加空悬和后轮转向。奔驰声称“豪华大型纯电SUV非常稀缺”,能掰手腕的只有宝马iX,但是豪华属性奔驰占优。

 

贵是够贵了(可能110万元起),但奔驰没有讲清楚的是,如果为了豪华属性,买BBA的高端SUV没问题,纯电本身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也就是说,相对自家的豪华车,纯电有何优势?

 

如果这个问题讲不清楚,则又回到自家和自家打架,就是BBA电动产品的尴尬现状。

 

 

从销量上来看,2021年宝马拿到了全球和中国豪华车销冠(不考虑副品牌也是如此),在BBA当中纯电销量也是最高,勉强算“三冠王”吧,而且宝马也实现了自己在2021年初的预言“纯电全球销售10万辆”;奔驰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27.2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4.9万辆;奥迪纯电动车型销量约为8.19万辆。

 

从纸面上看,业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哪有尴尬可言。

 

在国内新势力重点盯防的SUV市场上,BBA的电动车卖的都很一般,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车型角度,BBA当中只有宝马iX3销量(21814辆)排在前15名,还是在大幅降价冲销量的基础上得到的。

 

在新能源车市场上,BBA的存在感比较弱。从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市场上的排行榜(前15名)上看,BBA都不见踪影。

 

宝马:燃油车利润太香了

 

BBA当中,电动化开启最早的是宝马,其标志是2011年发布纯电i3。但是i3不被市场广泛接受,此后7年,宝马再未发布任何纯电车型。

 

有人认为,i3问世太早,但其实i3诞生比特斯拉的Roadster晚了3年。前者续航只有130-160公里,更像是一辆家用小车;后者跑车造型,续航395公里。

 

虽然Roadster初期价格高达9万美元,但鲜明的产品气质,让加州的有钱人捧场,特斯拉靠这种小众车型,一直撑到2014年Model S诞生,价格和定位仍然小众。

 

而宝马i3定位,看不出任何电动战略的迹象,更像是“玩票之作”,做一个“精品小车”试水新的细分市场,这种探索不出所料地失败了。

 

 

宝马在豪华车领域如鱼得水,根本看不上电动车这点销量。所谓减少碳排的愿景,看上去更像被欧盟环保政策催动而不得不为。

 

宝马这几任CEO,雷瑟夫倡导纯电,克鲁格推PHEV,齐普策则是纯电、PHEV+氢燃料电池一把抓。

 

这是大众式的all in吗?显然不是,对宝马而言,燃油车市场显然是太香了。齐普策最近还在说,宝马要小心,不能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国家而专注电动车,内燃机的市场仍然广阔。

 

仔细咂摸其讲话的语境和潜台词,似乎不是传统上用老业务养新业务,而是多头并举。未来几年内,燃油车市场仍然是增量市场。

 

这和宝马一直以来的策略相符。直到2020年2月,宝马管理层还在强调,不会因为提速电动化而去打造专属于纯电动汽车的全新平台。这不就是市场不断诟病的“油改电”吗?

 

宝马的确是这么做的。X3、3系、7系,都有纯电、PHEV和燃油车。平台兼容了多种动力总成,而平台设计的着眼点,仍然为燃油车服务。

 

其实宝马声称自己早就开发了纯电平台,2015年就推出CLAR(后驱)、UKL(前驱)。但这两个平台仍然三种动力兼容,对纯电的支持仍然是有保留的。

 

 

为啥“油改电”不好?底盘和车身结构如果是燃油车的“底子”,电池布局必然因陋就简,因为模组尺寸就那么几个,尽量多塞也不可避免要浪费空间,而且安全性、整车配重和操控性都遇到调校问题。

 

更关键的是,电子电气架构都沿用以前的设计,这导致虽然也能OTA升级,但无法涉及重要的驾驶功能。OTA不彻底,就等于彻底无法OTA,消费者就是这么理解的。搞个不疼不痒的车机升级,只会引来嘲笑。

 

宝马真正的纯电平台(Neue Klasse),据说将在2025年推出。

 

这不是技术能力的问题,而是宝马要掌控电动化的节奏。在燃油车市场利润衰减之前,都不把战略重点放在电动车上。

 

奔驰:暂时不建电动工厂

 

和宝马“既要……也要……”的电动战略相比,奔驰态度上更坚定一些,但销量不支持这一说法。

 

去年9月在慕尼黑车展上,奔驰宣布,将停止开发PHEV(并非停售PHEV)。此前,奔驰已经停止研发新的燃油机,也停了48V轻混。看上去,只剩“全力”向电动发展一条路。

 

除了燃油机,PHEV和48V轻混不再研发,显然基于商业和技术的双重考虑。PHEV方面,整个欧洲都落后于中国和日本。奔驰的P2混动,以及1.5T+48V产品,都不大受市场欢迎。

 

 

奔驰的电动计划更像是为了确保高利润的燃油车业务继续进行。欧洲的排放法案,将每公里碳排压到95克,奔驰利润丰厚的大排量豪华车,是受伤最重的品牌之一(还有些豪华跑车品牌)。

 

如果不尽快推出纯电来背碳排,光是严厉的罚款就会对利润造成重大打击。而中国市场虽然尚未转向碳排为标准的监管政策,现在看监管层“吹风”,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点上,奔驰比宝马更迫切。奔驰计划在2022到2030年间投资400亿欧元,用于开发纯电。奔驰计划于2030年底实现全面电动化。

 

去年7月,奔驰宣布,企业战略将从“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转型。目标在2022年为所有细分市场提供纯电车型,2025年纯电动和PHEV车型销量占比达到50%、每一款车型都将推出纯电动版本。立足中国市场,2022年,奔驰将推出21款新产品,包括8款纯电及PHEV车型。

 

在纯电平台方面,奔驰比宝马积极。奔驰一口气推出5个平台,MMA平台(紧凑车型)、MB.EA(中大型车)、AMG.EA(高性能车)、VAN.EA纯电平台(商务车/MPV)。奔驰强调,它们都是正向研发的专门纯电平台。

 

但是,这些纯电平台完成车型全覆盖之前,奔驰仍然在推出燃油车的纯电版本,包括EQA、EQB、EQS、EQE,以及今年EQE和EQS的SUV版本车型,而2024年G级也将推出纯电版本。

 

 

“全面电动”的旗帜下,奔驰积极投入电池产能、软件工程和充电桩部署。

 

奔驰规划的8个电池工厂,总产能高达200GWh(相当于2021欧洲动力电池装机量的2倍)。而欧委会预测,2025年欧洲电池需求量为174GWh,奔驰似乎有点积极过头了。

 

充电桩方面,奔驰打算在53万根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充电网络。

 

眼看着大众一度为车机软件所困,奔驰计划新招聘3000名软件工程师开发MB.OS,在奔驰所有车型上统一操作系统。

 

 

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奔驰对建设纯电总装工厂的态度。奔驰试图共线生产同平台的燃油车和纯电车型,奔驰称之为“确保生产线的灵活性”。专门生产电动汽车的工厂,2025年之后才会建成。

 

可以猜测,奔驰当前对纯电产品的销量没有信心,因此不愿意立刻投巨资建设专门的纯电工厂,避免大众汽车当前MEB产能放空严重的窘境。这和宝马不同,宝马在沈阳铁西的纯电工厂正在建设,计划今年投产。

 

而奔驰目前的电动车型,已经在德国、匈牙利和北京与燃油车一起生产。奔驰也是BBA当中唯一不打算近期建立专门纯电总装厂的一家。

 

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安排固然不错,但2025年50%新能源销量的任务咋办,难道只是说说而已?但看到奔驰投资的热火朝天,似乎又很认真。只能说,奔驰也试图把控纯电产品的节奏,始终以盈利为标准。

 

奥迪:依赖集团力量

 

和母公司大众集团一样,奥迪在电动上也执行all in策略。今年,奥迪发布了包括Q4 e-tron、Q5 e-tron、首款“Roadjet”以及e-tron GT在内的MEB车型。

 

由保时捷和奥迪共同开发的PPE纯电平台,也作为大众旗下使用的平台。Q6L e-tron(eQ5)、Q6L e-tron Sportback(eQ6)两款纯电动SUV,以及纯电动轿车A6L e-tron,都诞生在PPE平台上。

 

 

和宝马、奔驰相比,奥迪在产能布局上发动更早。2020年,奥迪与中国一汽签署了《奥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宣布双方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2021年3月,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长春注册成立。

 

“奥迪一汽”与此前的“一汽-大众奥迪”、“上汽奥迪”名字上,股东排序小有变化,意味着奥迪将主导在华新能源业务。

 

砸钱投资这事,BBA貌似都差不多。奥迪表示,2025年前将投资350亿欧元,旗下纯电动车型将达到20款,全球范围内交付的汽车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新能源车;2026年起,奥迪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部为纯电车型;到2033年,奥迪将逐步淘汰最后一批内燃机车型,全面加速品牌电动化转型。

 

从纯电产品节奏上,专门产能也应到位最早,这显示了奥迪在新能源战略上最为激进。当然,标准不是谁的调子高、投资额高,而是研发和产能的推进节奏。

 

 

和宝马、奔驰在自动驾驶上谨慎态度不同,奥迪在2018年前就在奥迪A8上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也首先尝试了激光雷达部署在量产车上,并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组成多感知系统,依赖以太网进行内部数据传输。不过,感知和融合算法,以及平台处理器的硬件,都是由二级供应商提供的。

 

当前,奥迪把L3以上自动驾驶研发项目提到大众集团层面,试图将其整合进Car.Software(负责集团车载软件开发的部门)。奥迪主导自动驾驶,后者负责泛化大众自动驾驶技术,包括用户体验、云架构、电子商务等。在奥迪的e-tron上,奥迪自动驾驶的优势得以全面展示。

 

奔驰更在意豪华属性,宝马不想丢掉性能大旗,而奥迪则在智能化上步子比较大。和另外两家相比,奥迪对待自动驾驶技术的态度,更像新势力。

 

 

BBA一直是豪华车的顶流,和最近的追赶者都隔开了一条鸿沟。现实利益相当难以割舍,可能牵制了电动化战略转型的坚定性。

 

平台技术和电池研发,周期比较长,可以走在前面。三家都不缺乏现金流,这一点是不会吝惜的。一旦未来豪华车市场也只认电动的话,它们未来推出产品的速度将很快。

 

但是现在,BBA实际执行都落后于自己宣称的战略进度,在新能源产能和众多新技术的量产上,表现得缺乏进取心。BBA的电动车产品,在中国远不及自家燃油车的市场声望,只是一系列战略执行的中间结果。

 

这让人担心,尽管预制了大量电池的订单,并初步打造了电动供应链,但真正的转型来的太晚,会不会丧失历史机遇。即在燃油车业务不再是现金奶牛后,BBA的新能源能否接过赢得利润的大旗。也就是说,电动转型节奏的把控,BBA也许并不能一直操之在手。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邮箱:qcr007@126.com / 电话:010-63135270。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