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2 > 2022年第6期

特斯拉因何独爱上海

作者:
孟华
时间:
2022-06-10 15:02:46

 

根本不是土地、税收与金融支持的原因,供应链、成本以及与上海市政府的默契,才是特斯拉再选上海的关键。

 

文/《汽车人》孟华

5月4日,又是出口转内销的信息,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工厂仍选上海,即在临港工厂附近启动建设。

 

此言一出,早已获知消息的“内部人士”纷纷表示,此事早有端倪,只是碍于没有官方信息,不方便讲。其实,目前信息源仍不是特斯拉上海官方。

 

不过,要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说早有迹象,也没毛病。在2月底上海第一次疫情管控期间,特斯拉总部给上海发出一封“感谢信”,信中除了感谢上海帮助6000名工人返回工作岗位,还谈到了建造第二工厂的计划。

 

原话为“将在同一地区建造一座新工厂,该工厂有望增加包括Model 3和Model Y在内的年产能45万辆,上海工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枢纽’”。

 

这个信息如果成立,那么信息要素相当齐全。二工厂建在上海,产能45万辆,产品照旧,用途则是“出口”。这恐怕才是特斯拉仍然选址上海的最大理由。

 

区位优势仍在

 

新工厂必须方便特斯拉总部调度全球产能,非港口城市肯定是没戏了。

 

因此今年早些时候,辽宁官微透露的选址沈阳,不但是乌龙,而且是一厢情愿。

 

 

2021年初,特斯拉打算筹建中国第二工厂的消息,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知道了。大家纷纷极尽拉拢之能事,和美国各州政府当初争宠于特斯拉,几乎毫无轩轾。

 

特斯拉也是老手段。先让各地纷纷报上条件,看了一圈之后,再拉出标准,刷掉明显不合格的,然后再一轮静观其变。“海选”结束后,据说马斯克开出几个条件:

 

有成熟地块供应,且土地免费;提供数百亿元优惠贷款;相关税收优惠;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大量高素质汽车工人;距离大型国际港口不超过200公里。以上条件提得貌似正常,最后还有一条,“当地有美国领事馆的优先”。

 

从最后一条看,这些条件可能都是杜撰的。因为特斯拉第一次在上海选址时,后者并未提供免费土地,而是走的“土拍”途径,只不过价格确实很低。而且,优惠贷款附带了对赌协议(纳税额门槛)。

 

有人称,广州把地块给了恒大汽车,所以错失特斯拉,也不值一驳。给恒大汽车安排了南沙地块不假,但后者至少程序上走的是竞拍(至今尚未付尾款)。而且,广州绝对有能力安排第二块地,以容纳特斯拉项目,并没有患上非此即彼的选择困难症。

 

 

不过,各地争相以税收优惠招商,是长期存在的地方无序竞争顽疾。

 

中央早有意革除各地恶性压价的弊端。2014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但这份文件,执行效果不彰。

 

近期的“统一大市场”政策下,相信很快就有将企业所得税收归一统的举措。本身该税种就是国税,地方任意减免,本不合规。况且,谁也比不了浦东免税区的优势。

 

而且,特斯拉与上海当初谈的税收优惠,也有绝对纳税额的捆绑条件。具体优惠幅度并未公布,坊间所传的数字(从10%到15%不等),不必认真对待。

 

继续保持默契

 

也有人称,上海尚未结束的这一波疫情,暴露了地方治理存在重大疏漏,想不通特斯拉为什么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很简单,这个决定是今年早些时候做的,现在早已定案。而且,关于风险分散,特斯拉官方(基本就是马斯克本人)的理解,显然与舆论理解的不一样。

 

先举一个小例子。

 

4月18日,上海“同意”企业复工,同时要求签署“复工承诺书”。但部分外企拒绝复工,认为企业无法保证复工期间不出病例,也承担不了意外事件的责任。

 

4月19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复产复工,再度启动闭环管理,8000名员工到岗,当天产能1000辆,三四天内就实现单班满产。与此同时,特斯拉的100多家零部件生产商正在逐步协同复工复产,并畅通物流。

 

 

上海疫情彻底平复尚需时日,如果等待“社会面清零”才能复工,上海经济遭受的创伤将扩大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都没底。

 

上海市政府的态度不言自明。不复工,没有就业,也没有税收。长此以往,政府财政受到更大的冲击,管控疫情本身也需要大笔支出。但复工了就要承担风险,谁来承担?

 

“既要……也要……”的愿望,在逻辑是悖论,事实上也难以执行。出了问题还要求“本位担当”,“最好”不向政府服务部门甩锅。因为地方政府也受到中央和全国舆论的巨大压力。所谓承诺书,说穿了就是这么回事。

 

貌似不近情理的承诺书,特斯拉上海签了,风险留给自己和供应商,大家体面。时间到了5月初的今天,仍没有万全之策能让上海的企业100%安全复工。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只有开工动起来,政府才能帮着想办法,包括劝说供应商也开工。其实供应商也应该是愿意的,再拖下去,大家今年的业绩注定惨不忍睹。物流、供应、基础设施支持,是政府应做且能做到的。

 

关键在于,企业清晰、坚决地表达开工意愿,而且愿意接受风险条款(防疫责任)。

 

如果存在理论上的责任问题,就坐等条件凑齐,不但将陷入死循环,对政商关系也没有助益。

 

 

这就看出特斯拉和上海市的默契了。尽管运营只有3年,特斯拉此前起到的是“牌面”作用,真正的拉动风向作用,这次也体现出来了。对于这种带节奏的行为,想必上海市政府看在眼里。

 

那么接下来扩产的事,也就好谈。因为框架没问题了,但诸多细节还远未敲定。这也是官方至今没有宣告的原因。

 

供应链的优势

 

这两年,特斯拉内部比对,据说上海工厂无论生产效率品控,还是成本控制,各方面都是最好的。这种说法来自特斯拉上海,可能有自夸嫌疑。但是产能爬升之快、供应链国产化替代之迅速,是很难质疑的。

 

特斯拉柏林工厂,2019年11月拿地,2022年3月投产,历时28个月;上海工厂2018年10月拿地,2020年1月投产,用时15个月。两边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可以预言,前者产能升速和本地化供应链的程度,都无法和上海相比。这一点,马斯克自然也有数,否则他不会把上海定为全球出口基地。而且,临港第二工厂,还能利用一工厂的很多基础设施,成本上肯定是合算的。

 

第二工厂的设计产能是45万辆/年,采取的是Model 3和Model Y共线。这意味着Model 3的车身要更新。

 

从已有的Model Y产线产能看,45万-50万辆,是两条线单班满负荷产能。如果双班去跑,两个工厂加在一起,最大可能发挥到200万辆/年的产能。这将是中国最大的整车厂(如果将建在一起的几条产线视为一个工厂的话)。

 

 

至于财政实力,虽然可能上海更强,但对于满足特斯拉的金融需求,“广深”也没任何问题。所以问题不在金融、土地和财政政策上。

 

现在回过头来看供应链问题。特斯拉上海工厂运营3年来(投产28个月),国产化替代没有遇到像样的阻碍。这证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供应商配置,没有任何问题。

 

就连宁德时代,都跑到临港投资28亿元,在特斯拉隔壁开工建设电池生产线。

 

而珠三角的“广深”城市群,照以前的理解,汽车供应链不亚于长三角,但是不能忽视整车厂的拉动作用。而且,珠三角在输往全球的物流网络建设上,落后于上海(洋山港)领衔的物流网。

 

“灾备”并不存在

 

至于上海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从特斯拉的角度,异地建厂,需要承担再建大部分供应链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尽管数据系统的“灾备”已经成为数据企业的共识(特斯拉有很强的数据属性),但是供应链的“灾备”没什么意义。

 

日本多次地震,丰田从未考虑移除本土整车生产,就连减量都没有做。因为它不愿意改变早就成熟的全球产能布局。而特斯拉正处于产能增量阶段,考虑的裕度更大。

 

 

这与多个平行供应商设置,不是一回事。

 

为了供应稳定,主机厂会对重要零部件,设置一供、二供,甚至三供。但同一种零部件不管几个供应商,一供大概率占据绝对优势份额,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扩大二供份额,否则就将承担超额成本。至于二供为什么只能当二供,一般与品控、产能和报价有关。

 

但供应链“灾备”,就意味着异地复制整条供应链,在平常日子里也要承担多出来的成本。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有多个权重相似的供应商,会把供应链管理搞得异常复杂。

 

主力供应商当然可以异地供应(物流成本高的零部件最好本地供应),但距离主机厂更近,有利于更牢固地占据主力供应商地位。

 

这是一套长期互动形成的、一荣俱荣的系统。更动了,就要付出额外成本。现在由于疫情而承担常年多出来的成本,恐怕不划算。

 

 

特斯拉选择同址建设第二工厂,主要考量就是新增产能定位是出口,其它要素居于次要地位。

 

既然以上海为中心的电动供应链,被证明完全匹配得上快速的产能爬坡和品控要求,就没必要承担新的试错成本。疫情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足以更动以上决定,就是这么简单。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邮箱:qcr007@126.com / 电话:010-63135270。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