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2 > 2022年第8期

美新能源为何不如预期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2-08-11 16:27:36

 

美国担心电池产业受制于人,中国担心汽车芯片被卡脖子。虽然两者都未实际发生,但中美从监管层到企业都在积极投资破解困局。

 

作者丨黄耀鹏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传媒

 

今年6月,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汽车市场仍然没有终止下跌趋势。

 

当月,美国“轻型车”(包含中国定义的乘用车和美国人热衷的皮卡)销量112.67万辆,同比下跌13.1%,市场已经连续11个月同比下降,好消息是降幅收窄了一点;上半年累计销量698.57万辆,同比下跌18%。

 

而新能源车市场继续逆势上扬。美国6月新能源车(EV、PHEV)销量7.42万辆,其中EV销量5.9万辆、PHEV销量1.5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41.9万辆,同比增长50%。同期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为122%,美国新能源车市场体量小,相对增速反而更慢。

 

今年上半年,美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为6.59%,比去年的4.34%是强多了,但和中欧的两位数相比,还不够看。

 

 

美国6月新能源车销量只有中国同月的1/5。巧合的是,去年全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也是中国同期的1/5。而2021年美国轻型车整体市场体量,是中国乘用车市场的3/4。

 

未来几年,无论是绝对体量,还是相对增速,美国都毫无希望追上中国。

 

美国电池供应链仍然脆弱

 

与欧洲人更虚幻的电池产能落地计划相比,美国的电池工厂规划和实施,要靠谱得多。

 

美国追求的是新能源产业链“本土化”,实际上着重要求“摒弃中企主导”。这在多大程度上制约了美国电池供应链的成长,并无定论,但拖了发展后腿,是确凿无疑的。否则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美国产能部署,不会如此迟疑反复。

 

美国的电池工厂,除了特斯拉-松下的两个超级工厂之外,今明两年将建成的有LG与通用汽车合资的洛兹敦工厂,以及SKI投资的亚特兰大工厂;2024、2025年将建成的,有丰田投资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斯博罗工厂、福特的孟菲斯工厂、福特与SKI合资的肯塔基州工厂。

 

斯特兰蒂斯、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与韩国电池供应商还规划了一批合作项目,声称2025、2026年建成投产,但地点都没有确定。这些项目很难算作确凿的未来产能。

 

 

特斯拉长期一家独大,是不正常的。特斯拉本身不为此负有道义责任,问题在于其它创业企业和“三大”(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为什么量能上不来?

 

通用汽车一度很像特斯拉的挑战者,但电动车Bolt因LG电池缺陷而大规模召回,不但令其承受了巨大的声誉损失(虽然LG承担了95%的召回成本),还令其高层对发展电动战略节奏产生了疑虑。特斯拉拥有稳定且自己能部分控制的电池供应链,表现就要好得多。

 

特斯拉在中国是如何解决电池供应链安全问题的?引入多个平行供应商,把报价最高的松下置于中国供应链范畴之外。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特斯拉在美国的纯电市占率高达71.4%,而去年全年特斯拉在纯电市场占有率为71%。在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特斯拉的占有率大概在60%左右,市场格局几乎没有变化。

 

 

美国市场不但没有诞生特斯拉的挑战者,甚至连一度构成潜在威胁的对手,现在都不见踪影。

 

美国的里维安(Rivian)和Lucid多少有点醒过味儿来了。尤其是前者,一直吵着要选用磷酸铁锂(LFP)电池。但放眼望去,能够大批量交付LFP电池的供应商,都在中国。美国缺乏高竞争力电池供应的现状,以市场的方式表达得很清楚。

 

今年二季度,在美国电动车排行榜上,最受欢迎的是特斯拉Model Y(59822辆),其次为Model 3(54620辆),而业绩最为接近的则是福特Mustang Mach-E(10941辆),之后是现代IONIQ 5(7448辆)、起亚EV6(7287辆)。

 

断崖式的销量梯度,表明市场缺乏足够的活跃度。这些销量里面,传统巨头贡献较小,而创业公司也没有起量。

 

 

从以上电池工厂的计划就可以看出,“三大”的新能源产品真正上量,顺利的话也要等到2025年了。这两年,它们的产能不可能得到大幅扩张,因为电池不支持。

 

政策“基本靠喊”

 

从经验出发,去年美国主机厂得到两个结论:应该大手笔扩建电池产能;新建电池产能需要有主机厂资本参与。为了这两个显而易见的结论,美国主机厂浪费了5年的时间,其中有4年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

 

有人嘲笑美国的新能源政策“基本靠喊”,这里面有现实成分。

 

去年下半年,美国媒体不断声称,2022年是美国新能源市场周期“大年”,理由是“3B法案”即将落地。新能源市场都将1.75万亿美元的《Build Back Better》(“重建更好”,简称“3B法案”)框架,视为新能源发展的助推器。

 

从3.5万亿美元砍到1.75万亿的“3B法案”,并非专门针对新能源市场补贴政策,而是涵盖了环保、教育、经济适用房、公用事业等一大堆项目的大杂烩。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这一部分,从每辆7500美元,涨到12500美元,同时去掉补贴终结条款,并投资75亿美元支持充电基础设施。

 

 

特斯拉也很期待“3B法案”,因为新法案会重新把特斯拉纳入补贴名单。此前特斯拉因为累计销量达到20万辆,已经触发补贴终结条款。

 

虽然规模几经削减,听上去仍然很不错。美国舆论开始鼓吹,如果“3B法案”落地,预计2022年全美新能源车销量有望在2021年的基础上翻倍,达到130万辆左右。现在看,实现希望很小。

 

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美国的公用事业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预算委员会和审计署常年撕扯的结果,是资金下发太慢,截留太多。即便最终所有资金都下拨(实际上不可能),往往为时已晚。

 

监管方很清楚,美国的新能源发展慢于预期,还与基础设施薄弱、车型供给少、城市集群分散有关。破局的关键,在于充电基础设施要打出提前量,向潜在消费者传递信心。

 

但就是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美国政府的投资也是“添油战术”。今年已经批准的,只有一个7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声称帮助建造25万个充电桩。就这点钱,目标仍雄心勃勃,要求统一充电桩制式。具体操作模式是企业主建,联邦政府补贴,州政府全程看戏。

 

该企业掏钱的时候,执行力还可以,毕竟涉及到自家产品推广。西门子和大众汽车计划投资4.5亿美元,建立1800个充电站(包含1万个超充桩),打算一举超过全美现存的所有超级桩。

 

ABB、ChargePoint(美国充电桩头部公司)、Tritium(澳大利亚充电桩公司)、特斯拉、FLO(北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商),都有新投资计划。但是,政府的7亿美元支持(通常是抵免税、土地优惠,不会直接给钱)什么时候到位,还未确定。

 

 

和一贯的风格一样,12500美元的补贴也不是直接给钱。12500美元的构成是这样的:基础补贴4000美元;电动车携电量40度电以上(2027年门槛为50度电),再补3500美元;工会成员(也就是“三大”)企业,额外再得4500美元(特斯拉、韩日企业、其它创业公司,就不用指望这部分补贴了);如果50%零部件“美国化”,而且电池产自美国,还能再得500美元。

 

因此,买一辆电动车,补贴很难拿全。但在操作层面,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预算通过了,但没钱。

 

“3B法案”去年11月19日就在众院通过了,但今年大概率无法落地。所谓的12500美元补贴,至少今年没什么戏。政府给市场画饼,市场给政府回馈的也是画饼。

 

中美各存短板

 

电动车发展是有时间窗口的,电池供应链部署太慢,会永久性错过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燃油车固有用户在进行购买决策的时候,理论上可以自由将目标“平替”成新能源车。前提是充电网络提供方便(土地和电网协同到位),而且体验不能明显弱于燃油车。

 

但是电池是另一回事。美国强调电池必须产自本土,核心是把供应链的关键节点抓在手里。当前,新能源车市场扩张速度慢,反过来影响了电池产能投资。

 

 

美国新能源车市场发端,早于中国和欧洲,现在落后了不止一个身位,原因是复杂的,但都可以归结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含居民个人)的资金不够充裕。

 

现在,电池工程应用技术更新节奏上,中国把美国甩离更远。电池工程技术更新,一定建立在市场反馈基础上。美国新能源车市场放量不如预期,技术反馈也就相对迟钝。这导致韩国电池供应商在美进行产能扩张时有顾虑。

 

眼见太平洋对岸电池技术已经卷出花来,如果现在投的是落后两代的技术,等2024、2025年产能落地,可能落地就落后。要么第一时间投入改造工程(如果还有改造空间的话),要么听任整车电池技术落后于中国,两种结果都不甚妙。

 

这也是几个新电池项目语焉不详的原因,因为电池供应商心里没底。

 

 

不过,中国电动车的短板在于芯片。算力和智能芯片,严重依赖美国公司(高通、Mobileye),MCU方面则依赖欧洲公司(恩智浦、博世等)。

 

这是实实在在的供应依赖,和美国这边只是担心技不如人,有所不同,但都涉及产业安全问题。虽然双方各有所长,但不存在交易的可能。

 

美国担心电池产业受制于人,中国担心汽车芯片被卡脖子(市场短缺不是人为因素)。虽然两者都未实际发生,但中美从监管层到企业都在积极投资破解困局。接下来几年,要看双方投资执行的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邮箱:qcr007@126.com / 电话:010-63135270。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