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3 > 2023年第1-2期

跨国车企:加速新能源布局

作者:
齐策
时间:
2023-02-13 12:14:34

 

跨国车企在华已经进入新阶段,即从根本上重构研发产销体系,主动调整战略,积极布局,以应对中国车市的新变化。

作者丨齐策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汽车人》在整年销量分析一文中(《2022汽车市场:中国品牌年》),已经得出结论,2022年是中国品牌年。

 

从市占率的变化上,从新能源车的销量排序上,的确如此。但这不表明,跨国车企在中国部署新能源产品、发展新能源战略上,就无所作为了。只是目前这些部署和战略执行,整体上还没收到明显效果而已。

 

就某些技术和产品领域而言,不乏亮点。如果就此断言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上前景黯淡,未免武断,还要看接下来的竞争态势,将向哪个方向演变。

 

合资新能源主打20万元+的逻辑

 

2022年11月份,除了广汽丰田、雷克萨斯、华晨宝马、北京奔驰,合资车企销量基本都是下降的。

 

如果看2022年1-11月销量,只有少数合资企业销量同比是下降的。如果下降幅度小于3%,最后一个月仍有力挽狂澜的可能性。如果是两位数下跌,2022年就没有希望赢得正增长了。

 

跨国车企的燃油车,在全球销量被证明是稳健的、卖得动的,但在中国遇到了逆风。这表明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已经构成了国内市场重塑的力量。这是前所未有的。

 

 

当前新能源车的月度渗透率在30%这条线上面。目前逻辑很清楚,乘用车最大两个细分市场,10万-15万元,占31.9%;15万-20万元,占19.4%。新能源方案,大家拼的是电池成本。同在这个价位的燃油车,也被挤得很难赚钱了。

 

新能源车的出路是把电池做的小一点。只不过,中国品牌选的是从插混、增程上突破,跨国车企(特别是日企)则选择油电混动,也尝试了插混,增程则很罕见(东风日产的e-POWER可以算某种增程的变种)。

 

新能源车的高增长,前几年被A00级小车拉上去。一些中国品牌在5万元、5万-8万元和8万-10万元几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得到的利益,是用纯电动车把这三块市场都占完了。跨国车企基本对此不屑一顾,只有大众中国做了捷达,延伸到8万-10万元这个档次做一点燃油车。

 

既然10万-15万元、15万-20万元的新能源车,也被中国品牌卷到大家拼物料成本的程度,那么合资部署的少量新能源产品,从技术到价格,都是回避这一区域的,基本不做这两块纯电产品。

 

因此,《汽车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日系三强今年推出的几款产品,都在20万元+,原因是20万元以下市场已经陷入白刃战。合资新能源产品线较短,在出货量少、供应链不具备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不可能去拼红海市场。

 

 

2022年,丰田两个合资公司推出bZ4X系列,本田推出e:N系列(广汽本田e:NP1、东风本田e:NS1),日产推出了艾睿雅,这几款车都不是各家第一款纯电车型,但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款新能源“战略车型”,对后面产品发布要起到定调作用的。

 

合资新能源开始调整战略节奏

 

20万元价位的新能源车型是很难走量的,后有追兵(中低价位电动车),前有堵截(新势力、特斯拉等30万元左右的产品线)。关键在于,合资的新能源产品图谱,也就刚摆了个起手式,这时候指望大卖,是不讲道理的。

 

什么时候能走量?燃油车进化路线说的明明白白:形成完整产品线、高中低档覆盖;背后的供应链成本控制住,起码不能比对手落后一个身位;而品牌形象,则必须相应焕新成为新能源为主的调性。

 

现在这三件大事,一件没办,不能指望走量。

 

 

眼下合资新能源车占有率已呈下跌态势。2018年合资新能源车年度零售市场份额为2%,2019年为8%,2020年为9.1%,但增长到此时戛然而止。2021年为6.8%,2022年1-11月为5.4%。

 

中国品牌先行释放了密集的产品线,把位置占住了,合资新能源车只能游离在主流价格(10万-20万元)之外。如果进到这个区间,成本合不上,不进则不走量。这种情况下,合资车企选择先保单车利润。

 

接下来新能源车走什么方向,大家其实都比较迷茫。堆料堆出高端形象,已经证明了对销量的边际作用比较小,堆到一定程度价格就再上不去了。这和燃油车的逻辑有点不同。奔驰EQC系列、奥迪e-tron、宝马iX3,这三者都按照相对走量的设计来的,但定价之后都经历了官方大调整。

 

 

这证明了两件事:一是BBA对新能源豪华调性的认知,与消费者产生了分歧;二是传统豪华的定价规则(成本+固定利润率+渠道费用)放在新能源上,不管用了。

 

刚发布就官降这种事,有人理解成对品牌价值的磨损,有人理解成“过而能改”。但是拼着不要利润也要保份额这个选择,目的其实也没有实现,这就成了两头没着落。

 

后来日系三强和大众汽车发布的纯电车型,不同程度地被指为“定价过高”。他们的选择是避免官降,用保价、保险优惠、客户增值权益等悄悄让渡一部分利益。

 

市场在营销效果上,是透明的。但研发成本、生产改造折旧和供应链成本,不仅共同决定了一款新能源车能否盈利,还决定了新能源战略的节奏问题。

 

 

跨国车企目前仍然抱着燃油车利基市场,以空间换时间,确保以盈利的财务标准,逐渐进入新能源竞争。在新能源车成为主流赛道之前,自主是光脚的,合资是穿鞋的。自主不转,就一无所有;而合资则没有这种战略急迫性。

 

这也是《汽车人》看到的新能源节奏相差甚远的原因。但是形势的变化,已经让量变积累成质变。如果再“徐图缓进”,可能导致转换节奏失控,即再也追不上新能源产品的主流市场要求。对于跨国车企来说,这是最糟的可能性,必须要避免。

 

现在中国品牌,都在某种程度上把价格往下打,国有车企创业企业(除了埃安)、新势力则试图走高端路线。这个形势,《汽车人》也分析过了(《豪华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竞争加剧》)。合资该当如何?

 

有人说跨国车企阵脚已乱,其实这一点《汽车人》不认同。跨国车企仍然选择从技术着手,从技术角度创造新能源竞争力,避免在物料层面上拼个你死我活,这向来不是跨国车企的风格。

 

从技术入手,重拾竞争力

 

从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角度,我们有2022年1-10月的数据。不出意外,特斯拉和中国品牌仍然占据主流位置。这与中国新能源车占全球近乎2/3的量能相符。

 

而跨国品牌中,上榜前20名的有大众ID.4(第9名)、现代IONIQ 5(第16名)、起亚EV6(第19名)、福特Mustang Mach-E(第20名)。这些产品除了ID.4在中国尚可一战,其余只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有竞争力。

 

 

以前中国品牌是“妄自菲薄”,现在的舆论趋势是有点走向“妄自尊大”。我们应该看到,800V充电这一块,跨国车企,特别是通用汽车、现代、保时捷、奥迪,发展的段位都比中国车企高。中国市场是某些新势力在推800V,但远未成为主流配置。

 

这与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大、覆盖面齐全有关。现在,轮到跨国企业“弯道超车”了。按照美标和欧标部署的高压充电桩,虽然成本更高,但其充电接口、冷却方案,相对更完整。欧美的充电设施的规划具备长期性布局的眼光。

 

事实上,从50kW到150kW,再到更高的800V(峰值功率约为270kW),欧美都比中国部署更快。欧洲大功率充电网络IONITY和美国EA、EVgo,与现代-起亚、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等企业合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2024年,保时捷、BBA可能都会部署800V充电。欧美由于基础的原因,反而过渡会顺利一些。国内800V的部署,可能与现在车型、现有充电网络的冲突会更多。

 

而企业带动的充电部署,虽然来的稀少,但一旦形成体验的示范效应,跨国车企将在新能源产品上,历史性地取得局部优势。

 

在新任CEO的主导下,大众汽车将软件公司唯一的海外分公司CARIAD放在中国。这既是承认了中国在数字化应用和智能化创新的实力,也表明大众汽车的新能源战略重点,仍然放在中国,即将中国作为技术的研发端,而非单纯的市场。

 

排除战略狐疑,采取务实主义

 

跨国车企曾经的优势——供应链规模和全球化,遭遇了新能源“新供应链”的颠覆。中企在三电和智能化供应链上的领先,让跨国车企在供应链成本上面临挑战。

 

某德系豪华品牌的高管称,原来(传统车型)的挑战,是采购成本持续增加,而电动化转型导致了额外成本投入,摊薄了利润。同时,对手的强劲产品攻势,让营收面临下降,叠加到利润减少上,这是跨国车企当前面临的双重挑战。

 

 

2021年,本田发布了新能源战略。该战略的特点是多种解决方案并举,电池、充电、换电、氢燃料电池、零碳燃料都要做。对于一向战略谨慎的本田来说,这是大手笔。

 

本田投入5万亿日元,采取技术开发、产品序列布局、战略并购与合作等多举措,强调了与宁德时代、远景AESC、通用汽车(主要是奥特能平台)的合作,在2030年前推出30款纯电车型,年产量超过200万辆。

 

本田2030年之后在华推出的车型均为电气化车型。本田的战略决心还是很坚决的。

 

丰田和日产也发布了类似的战略。它们都处于新能源战略执行的初期投入阶段,这时候最忌讳的是战略狐疑,即怀疑当前的方向和节奏问题。坚决投入电动化的企业将胜出,犹疑不决的将转为小众企业或被淘汰。

 

 

电动车的利润关键,至少目前仍是降低电池成本。丰田在华也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展开合作。当挑战来临的时候,《汽车人》看到日企并不保守,也没有把既有供应链当成战略负担,抱着不松手。与对手携手这一选择本身,就说明了管理层有战略担当,直面挑战。

 

美系的主要选择是软包,当然通用汽车在华新能源主要用方壳。通用汽车计划在2025年将电池成本降低到87美元/千瓦时,并在2020-2030年的后半段降低到70美元/千瓦时以下。与购买电池相比,通过合资企业自己生产电池将大幅节省成本。

 

通用汽车正在探索CTP技术,这种理念由中企发明,目前似乎正在向全球渗透。通用汽车的目标,是在北美本土建设多达160GWh的电池产能;而在中国,则依赖与电池供应商的紧密合作。这两种战略的并行,体现了通用汽车的务实。

 

 

跨国车企其实都明白,如果在华业务不能充分利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那么转型的成本仍将高于对手,这对新能源战略的展开是不利的。

 

“本土化”有助于赢回战略主动

 

新能源的竞争激烈化,改变了跨国车企在华运营的一个潜规则,就是合资方一直被动等待总部给车型。这样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中国市场的快速节奏变化。

 

跨国车企必须将研发立足于本土化,即让中国团队研发真正的新能源产品,采购体系也更多放在中国,而非像多年前那样,让本土研发团队做点“本地化适应改型”工作。

 

跨国车企在华已经进入新阶段,即从根本上重构研产销体系。特别是在人机交互、语音识别、电池领域,要承认中国供应商的实力,不能敝帚自珍。

 

现在,各大跨国车企均在主动调整战略,积极布局,以应对中国车市的新变化。这一改变,在2022年《汽车人》看到了很多,但要看到收效,则需更久的时间。

 

 

在业态分化的过程中,战略方向和资源投入力度,比车企的原生身份重要多了。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合资车企的固有优势,是全球同步投放的车型平台、遍布各大区域市场的销售网络和固有的品牌形象。如果在新能源转型上,仍然能带着这些优势一起转过来,跨国车企仍能巩固在华业务,并对全球其他地区的业务实现反哺。

 

2022年中国品牌占优,局面并未固化。掌握新能源的先发优势,并不意味着保有生存权,中国车企要从长线思维的角度去考虑战略实施问题。

 

新能源竞争的终局时刻,可能要延至2030年或更远的未来。在此期间,一直保持活力和战略主动性,才是更重要的。【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