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3 > 2023年第5期

华为高层造车纷争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3-05-06 18:26:12

 

对于华为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所谓造车窗口期,实际上是伪命题。审时度势,机会成熟时及时下场,才是合理的战略。

 

文 /《汽车人》黄耀鹏

 

4月14日,由江淮汽车的建筑承包商透出来的消息,华为与江淮将以“智选车”模式合作,打造一款百万级纯电豪华车品牌,而生产线可能在2024年建成。

 

如果这个未经官宣的消息确实,看似走窄了的“智选车”业务,终于迎来了第三个客户。对于去年业绩不大好的华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是一针强心剂。如果这个业务能打开局面(不能指望百万级能有多少销量),可能有助于结束华为高层之间的争论。

 

华为车BU在2020年的算盘是,如果每一辆智能车,搭载1万元的华为零部件(无论是一级供应商、HI,还是智选车模式),且智能车渗透率超过50%,单这一块的营收就达千亿级别。

 

当然,这个算法不仅粗疏,简直天真。且不说中国市场上“智能车”的渗透率是一笔糊涂账,就算达到了,华为又有什么能力,能够让所有智能车品牌与自己合作。

 

 

这几年,华为介入哪个行当,都是顶级流量。这种现象是为什么?

 

华为并非走的特斯拉这种CEO是首席营销官兼形象代言的路线。如果说体量大,与其相近体量的对手还有一些。在手机界里面,也被压了一头(这里面美国政府显然起到了关键作用)。赖以起家的ICT业务,确实做到了全球第一,但也是有对手的。自从2021年高调亮相汽车圈,也是顶流,到哪儿都有话题和争议。

 

这不是体量问题。归根结底,作为仅有的大体量但不上市的公司,华为在汽车业开创了崭新的复合业务模式,这也让其定位变得模糊。

 

事实上,凡事都有两面,模糊定位也影响到华为的自我定位。这是其内部一系列争议的由来,但是EMT(经验管理团队)内争议暴露于外,为华为在业内的走向,增添了新话题。

 

时间线

 

鉴于华为内部关于“造不造车”的战略争议,已经广为人知,我们不打算再多赘述,只列出时间线,希望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2020年11月25日,任正非签发了份EMT决议文件《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规定“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有效期三年。

 

 

2021年5月,华为EMT成员、常董余承东开始兼任华为车BU CEO。

 

2021年7月,徐直军对外透露,EMT内部只剩余承东还不服气,还在想造车。“但他只有一票。对于华为高层团队而言,很清楚在求生阶段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022年8月,任正非在《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一文中表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

 

2022年12月,余承东在内部会议上提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

 

2023年1月,车BU COO王军被停职,余承东接管车BU所有业务。

 

2023年3月8日,AITO汽车正式使用“HUAWEI问界”的标识和店内标语。

 

 

2023年3月27日,广汽埃安宣布,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华为从“联合开发者”,降级为“重要供应商”。

 

2023年3月31日,华为发布2022年财报,并举行沟通会,即将卸任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即将接任轮值董事长的孟晚舟与会。徐直军回答问题时称:“我们上午恰好发布了EMT决议(五年内不造车)。”

 

接下来他措辞貌似很严厉:“我们有一些部门或者有些个人、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这件事情本来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经过30多年构筑的品牌,我们不会被谁随意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

 

2023年3月31日晚,余承东在华为心声社区(公司内部电子BBS),在不造车决议下跟帖称:“这个时代变了,这(不造车的决定)只会让我们更艰难!若干年后,大家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2023年4月1日,近1100家问界门店,撤掉了上线不到一个月的“HUAWEI问界”物料。

 

2023年4月1日,余承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称,新势力、国际巨头和怕失去灵魂的传统车企,都不会选华为。他表示,自己的做法与EMT决议不矛盾,挂上华为的牌子是希望做成“生态品牌”。

 

2023年4月2日,孟晚舟在公司会议上,以就任的轮值董事长身份,批评了余承东对造车计划管理不善,同时严重违背了公司战略,并表示他对自己错误没有悔改之意,将导致他被开除。

 

2023年4月16日,华为举办智能车新品发布会,余承东做主题演讲。

 

人事纷纷

 

很多人将孟晚舟的表态,视为她要把余承东搞下去。但开掉常董,不是轮值董事长能独力做到的事,这也是孟晚舟所谓“集体接班”的代价。即EMT的召集人(轮值董事长),事实上并无对资源和战略走向的绝对支配权。

 

这番表态,无疑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孟晚舟的潜台词,劝诫、保护成分居多,很难理解成威胁。反之,凑齐了条件真想开人,王军去职就是明证,不声不响人就不见了,哪里用得到大张旗鼓地警告。

 

华为车BU CEO 余承东

 

华为这几年,对于介入造车的方式、与时机的匹配上,存在重大战略分歧。分歧是人产生的,但作为少壮派旗手的余承东,按照徐直军的话说,在EMT内部势单力孤,这完全不符合当前貌似势均力敌的局面:一方虽然喊打喊杀,又有尚方宝剑(EMT决议)在手,后者虽然撤了“华为”字样,但实际上没有停止在造车的边缘上试探。

 

车BU从人力、资本投入,到业务方向,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弦更张,尚未发生任正非所称的减少科研预算这类事情。

 

余承东还在到处发声,到处演讲,宣传自己的见解,组织人马,把握业务,一点都没有失势的感觉。

 

4月16日,在上海车展前,华为以“内赋智能,焕发新生”为主题,举办了2023“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品发布会”,余承东出席并演讲。

 

发布会新意不多(除了光场屏),推出了新一代华为ADS(即城市NOA),而对于“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基本处于画饼状态(今年秋季到明年陆续上市)。除了车BU本身的业绩,余承东拿出当年华为成功介入智能手机的例子,来佐证自己在汽车业务的部署。

 

 

当年任正非也反对过余承东做智能手机,但是,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言论上的反对与现实中的默许、支持,可以并存。如果没有董事会的支持,至少是睁一眼闭一眼,余承东是不可能调动整个华为的资源,大举做手机的。

 

当时余承东还不是常董,地位远不如今天这样身在核心决策层。华为也没有建立轮值董事长制度,当时是轮值CEO制度,而且任正非尚未从日常业务管理中彻底退出。轮值CEO的权力,与今天的轮值董事长,不可同日而语。

 

眼下这个发布会,其实意在显示,余承东仍然是牢牢控制着华为车BU业务,主导着华为整合后的三种汽车业务模式,也仍然掌控着汽车业务方向。

 

那么,所谓开除云云,暂时无法落到实处。

 

 

华为此前有“圣无线 神终端”的说法。无线业务是华为起家的资本,郭平、徐直军均在这一领域奠定了江湖地位。而终端业务(即手机等智能终端),则是余承东一手干起来的。

 

2011年11月,任正非将时任华为欧洲区总裁的余承东调回国内接手消费者业务(即终端业务)。从此终端业务从一年一换老大,过渡到开启余承东的时代。

 

当时反对的人很多,元老们还搞了“倒余运动”,消费者业务的中高层也站队元老。任正非力排众议,称“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没有任正非的支持,当时还资浅的余承东,早就不知道下课几回了。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尽管手机业务屡历挫折,最终成长为集团头号营收、头号现金流的核心业务之一(利润一直不是最多),直到美国发起一连串的制裁为止。这样一员猛将,傻子才把他逼得出走,跑到对手那里。

 

何况,经此一役,余承东在华为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业务挫折就斩负责的一方诸侯,那么华为EMT内部也没几个能立得住的了。这不是让敢于干事、担责的人寒心吗?

 

 

说现在余承东尾大难掉,也有道理。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强化自身存在,是组织的天然需求。车BU已经是每年拿集团投资上百亿元、拥有近5000人(其中光是智能驾驶就有2000人)的部门,它的利益诉求必然变成“招更多人、拿更多预算、染指更多业务的”扩张模式。

 

如果这个部门赔钱的程度超过容忍度,它本身就从华为的战略方面军,变成了一个问题。余承东眼下权力扩张受阻,不过是因为车BU的业务还未走通,他还在吃以往两大战绩的老本(从“4.16演讲”中拿手机业务当证据,就可见一斑)。

 

现在确实是余承东比较虚弱的时期,EMT多数成员乐于削弱他,但要做到什么程度,是非常微妙的。现在看,走不到“开除”的地步。

 

业务的两难处境

 

站在业务发展的角度,作为华为当前唯一仍在亏损的业务,华为车BU成立以来,累计投入了约206亿元。其中,2022年华为在汽车业务相关的研发支出超103亿元,约占总投入的6.37%,但收入只有不到21亿元,仅占总营收的0.3%。

 

车BU的首要任务,不是扩业务线,而是要形成商业闭环,在几个关键部件上拿出竞争力。这里面的潜台词,就是寻求让客户买账的方式。

 

2023年,围绕华为汽车业务发生了这么多事,与华为认为全球消费端在弱化(下行周期)有关。实施战略调整,是必然的。

 

 

余承东必须要在投入和赚钱上找一个平衡,此时如果直接造整车,风险太大。而且整车产能对华为而言,既是低毛利,又是重复发明轮子。华为应该从擅长的、ICT业务延伸过来的、软硬一体优势上做文章。

 

但是,比华为硬件能力弱一些的百度,也一直想推自动驾驶。奈何除了命运未卜的威马,没有找到搭载品牌。百度的应对是直接下场造车,只不过是与吉利合作的方式,由后者提供车型平台(浩瀚)。

 

找不到足够多的合作伙伴,是华为三大业务模式的软肋。而且余承东也说了,上限比较低。华为几乎和国内每一个整车厂商都谈过,结果并不理想。有的直接拒绝,有的浅尝辄止,有的先同意后降格,铁杆用户不多。

 

目标用户,必须放心地将核心软硬件技术,都交给供应商,代价是可能让竞争对手摸清自己的技术底细。

 

当然,如果电驱、传感器、自动驾驶方案、智能座舱等领域,华为方案对主机厂研发潜力形成代差,或者追上华为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财务代价,那么与华为合作是一个相对低风险的选择。

 

 

华为想做博世这样的核心供应商,上限却赶不上博世,因为后者业务基础足够雄厚,不用和客户按销售额分润。

 

华为汽车业务先天不足,一个是困守国内,不会有跨国厂商与其合作;另一个,华为在三种汽车业务模式下,只能控制自己那部分,内饰、外观、工艺控制、品牌,都会影响销量。

 

“造车”对华为是时机问题

 

直接造车不行,老老实实做配件商也不行。余承东就是在找一个微妙的平衡,即尽可能多地介入整车,但不走最后一步。整车是否挂华为品牌,就是这一步的信号。

 

余承东不断切香肠,现在切到手了,只好包扎一下,缩回一点。如果再往前走,反对力量太大,暂时也只能这样维系一个脆弱的平衡。这就是“4.16演讲”中提及“生态“的意思。不让向前走,就横向发展呗。

 

 

造不造车其实并未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虽然EMT有决议),而是和当时的情形密切相关。

 

2008年9月,华为在即将引入终端战略投资者(实质上即卖掉终端)之前,任正非的高参郑宝用写了一份分析报告,名为《放弃终端,就是放弃华为的未来》,其中结论是:未来的信息消费行业将是“端”、“管”、“云”三位一体,终端决定需求,因此终端卖不得。

 

放到汽车上道理也同样(当时华为做贴牌手机,利润微薄)。

 

虽然主机厂看上去毛利很低,但它是距离需求最近的一个环节,也是总领价值链的关键点,拥有巨大的供应链选择空间(就是决定用哪个供应商,华为自己深受这一规则的困扰)。同时,它也是将技术落地、负责给供应商分钱的这么一个环节。

 

放弃了这一点,这些优势都沾不到。惯于自己作系统集成商的华为,对此不可能没有体会。

 

 

华为当前的选择是不做这个环节,但要距离其足够近,怎么看上去都像是权宜之计。如果换一个时候,比如消费上行、供应链条变得足够短,打通了绝大多数整车技术关节,华为可能就想做整车了。收购一个品牌和整车产能并不难,毕竟现在壳资源还是蛮多的。

 

而且,就算亲自做了整车,也不意味着零部件业务丢光。比亚迪、长城的整车业务,都不影响它们给友商供货。

 

对于华为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所谓造车窗口期,实际上是伪命题。至于EMT决议和高管言论,不重要。华为曾说过不做电视,苹果也曾说过不做手机。审时度势,机会成熟时及时下场,才是合理的战略。【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