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10期

向欧洲开条件的时机到了

作者:
时间:
2011-10-11 14:37:52
欧洲的债务危机波及面越来越广,中国会成为“白衣骑士”吗?
9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国帮助欧洲的意愿,以及希望从欧洲得到的“回报”,比如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救援确实期望颇高,英国前首相布朗、投资家索罗斯等都曾提及这一点。不过,中国虽然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规模,但目前国内经济模式转型压力大,通胀也维持在6.0以上的高位,且欧债危机持续升级,救援难度很大,所以无论从能力上还是从风险上来说,中国都并不适合特别“慷慨”地援助欧洲,有条件地帮助是比较现实的。
如何帮助欧洲?虽然欧洲深陷债务危机,但我们不能直线思维地去大规模购买欧债。不要忘记美债的前车之鉴,虽然美债降级事件导致的全球金融动荡反而保障了美元霸主地位,但作为美债的最大债主,中国还是相当被动,只好继续买入美债。
聪明的做法是有条件地帮助,也就是说要开出有利于中国的条件,比如温总理提出的要求欧洲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就是一例。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被援助国具体情况,让对方开放某些核心技术、某些公司的股权和管理权等等。
欧洲并不以资源见长,不过,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技术上还是有很多领先之处的。比如在铁路上,德国是最早制造和运用动车的国家,制造技术一直领先。再如在汽车领域,大众、保时捷、宝马、PSA、菲亚特等等,都是国际一流企业,所掌握的传统汽车和新能源车核心技术数量众多。
这些核心技术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中国正处在发展模式转型期,不能一直做附加值低的“世界工厂”,要向上走,向高端走,但何其难矣。中国汽车业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执行多年,收效甚微,近几年政府“逼着”合资公司都去做自主,但也是刚起步。如果能借此机会,得到部分高端技术,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好处,远比与几个公司合资或者进口几个车型要大得多。
另外,我们可以争取某些公司股权和管理权。中国收购欧洲企业,常常遇到明的或暗的阻碍。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就曾公开表示,不少欧洲公司愿意中投去投资,但不愿意给中投投票权,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投资。李书福收购沃尔沃之后,作为“出钱”的老板,他与董事会沟通也一直颇费周章。
这其中有法律上的,市场机制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最后这一点说白了,就是欧洲人心里接受不了中国人参与公司核心运营。欧洲国家对自己的语言、文化都有强烈的自傲和维护意识,对于其他人种、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的接受度也比美国等移民国家要低。像挪威于特岛枪击血案等极端排外倾向也不时沉渣泛起。这种文化差异的心理疆界也让中国企业很不容易深度参与欧洲公司运营。
趁此机会,由政府出面,向欧洲国家开出条件,让其开放股权和管理权。这对中国产业来说是大好的机会。
欧洲国家会不会答应这些条件?平时肯定不会,但现在欧洲国家遇到的困难实在不小,所以还是可能同意的。“趁人之危”,在道德领域属于负面的评价,但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却是现实的选择。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