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10期

崔慧萍 女设计师的“传奇”

作者:
时间:
2011-10-12 15:51:54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这话一点不假,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女性,很少。当崔慧萍带着一身疲惫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回望身后是28载的苦辣酸甜。
她的身份,是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底盘所所长、中国重汽盘式制动器开发项目主要负责人。
今年8月1日CCTV1《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中国重卡 重装上阵》的专题片,把崔慧萍和她的团队从幕后带到了台前。
“通过我们试验验证,盘式制动器刹车的响应时间,同等条件下要比原来的鼓式制动器缩短0.2秒到0.3秒时间,刹车距离同样的背景下减少3到5米。”面对镜头,崔慧萍平静而简练地介绍了中国重汽盘式制动器的性能。
0.2~0.3秒的时间、3~5米的距离,对普通人来说仅仅是些很小的数字,但对于车辆驾驶员和行人来说,刹那的时间和短短的几米却可能是生与死的时差和距离。平静和简练的背后,是崔慧萍他们难以计数的反复试验,是无数个不眠夜。
显然,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Case。直到今天,崔慧萍跟《汽车人》讲起这一项目的历程,还忍不住说:“累得值,这是给中国人长脸的(研发成果)。”
 
从零开始的疯狂磨砺
 
“说实在的,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心里也没底,毕竟适合中国国情的重型车用盘式制动器技术在国内外还是空白。”崔慧萍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回到几年前的大背景。作为影响车辆制动性能最重要的总成部件,盘式制动器相对于鼓式制动器拥有散热好、制动效率高、制动平稳的先天优势,意味着更好的车辆制动性能,因此,国内各大重型车制造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在自己的车上匹配盘式制动器。
但重型车用盘式制动器的核心技术只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专业制动器制造商手中,国内重卡制造商只能采取进口或合作生产的方式。
即便如此,由于国情不同导致的技术“水土不服”,国外的盘式制动器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市场,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哪个国外厂商愿意跟中国人分享这一核心技术。
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重型车用盘式制动器迫在眉睫。2007年,中国重汽将目光锁定了重型卡车盘式制动器的研发,崔慧萍和她的团队接下了任务。
“硬着头皮接下任务”的崔慧萍,没有想到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是魔鬼般的疯狂磨砺。
由于该项技术在国内外尚属空白,中国重汽盘式制动器开发等于是从零开始。突破点在哪里?
崔慧萍选择了先搞清楚国外产品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找出其不适应中国国情的主要问题作为重汽盘式制动器研发工作的突破口。
“学习并吸收国外产品的成熟设计找出他们的不足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技术上少走弯路,加快研发进度,这也是我们自主创新的基础,如果我们真的全部摒弃国外技术而另起炉灶,那就真的是闭门造车了。”崔慧萍这样告诉她的设计团队。
为了吃透国外同类产品的设计特点,摸清其设计思路,提出重汽自己的设计方案,崔慧萍和团队加班加点地研究,全然没了上下班的概念。
“白天在所里干,晚上回家干,别人包里都装着这个那个,就我包里全都是样件。”崔慧萍笑着对《汽车人》说,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把样件带回家,反复琢磨制动盘该怎么设计?单向调整功能用哪种方式实现?摩擦块怎么选型?采用单推杆还是双推杆?4个滑销还是两个滑销?
一套套的方案逐步在她的脑海里形成,分析利弊后又一个个自我否定,要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路况、工况的特殊性,可靠性、安全性又能满足整车要求的盘式制动器方案太难了!
于是,继续全员奋战。办公桌前,会议室里,样件边上,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她和队员的“头脑风暴”。
终于,第一套设计方案成形了。崔慧萍兴奋地跟领导做汇报,却被领导一盆冷水泼下来。
“第一次汇报,领导还没听完就起身想走,”崔慧萍谈到当时的情景,“他认为我们的设计太理想化了,实施起来很困难。”
崔慧萍很委屈,但平静下来又一想,领导的话也不无道理。“设计再好,不能用”,成为崔慧萍下一步力图规避的缺陷。
2007年年底,崔慧萍再次提交方案。这一次,方案还没说完,领导大手一挥:“不用说了,我看了百分之八九十就知道能成了。”
 
自己给自己出难题
 
方案通过了,下一步是开发流程。用崔慧萍的话说,试制过程比预期要顺利得多。在多次带队深入一线连续进行现场技术服务后,试制样品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了。但新的难题出来了:样品应该如何进行试验验证?应当按什么标准来全面评价?
崔慧萍无法说服自己直接沿用现有国标或ISO标准进行试验。
“那(国标和ISO标准)只是对产品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更要对用户的安全负责,应该借鉴它的测试方法,但照搬它作为我们的检验依据是不负责任的。”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既然没有现成的标准,那就要自己搞出一套科学严谨适合中国国情的试验规范,可是国内该型式的制动器并无先例可做参考。这次,崔慧萍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国内没有,国外有!崔慧萍想到了多年工作中建立的交往优势。于是,她开始了频繁的“外联”活动,一次又一次地邀请,甚至亲自远赴欧美主流生产盘式制动器的厂商进行技术交流。
每一次交流,她都准备了一堆问题,有人总结,她是每次交流中问题最多的人,好多次直指技术核心的精准提问令原本守口如瓶谨防泄密的老外难以招架。
对此,崔慧萍哈哈一笑,说这是经验:“我们必须先自己搞清楚想要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并全部提出来,因为取得一次交流的机会并不容易,交流的时间也总是太短,现场再想总会漏过很重要的信息。”
不过,国外的试验规范和试验方法可以借鉴,国内路况、工况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就必须自己收集,以对比台架试验数据取得标准参数。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崔慧萍坚持亲自参与各类数据采集,她说:“不到试验现场看一眼,心里不踏实啊……”
于是,她带着工程技术人员“上天入地”,在试验台前,在荒无人烟的部队靶场,在模拟复杂路面的试验场,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
功夫不负苦心人。采样的数据令人满意,一套科学严谨、适合我国国情的试验规范就此出台,实践证明,经过该试验方法验证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这意味着崔慧萍和她的团队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一觉了,她来不及想像业内会有怎样的反响。
2008年中国重汽商务大会上,盘式制动系统作为中国重汽系列车型标准配置,向全国发布,成为中国重卡市场新的技术亮点,中国重汽公司也成为国内率先批量在重型卡车上应用盘式制动器的龙头企业。
不仅如此,由于该产品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空白,作为一项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重型车用盘式制动器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一项发明以及十几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又在2009年山东省专利奖评选活动中获奖,并顺利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荣获山东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获济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重汽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最令崔慧萍高兴的是,外国同行也被折服了。她对《汽车人》说,这个项目研发之初,不少资深的国外同行都对中国研究人员的能力表示怀疑,他们一边跑来推销产品,一边说:“你们胆子太大了,敢做这个。”
但是崔慧萍他们的盘式制动器研制出来后,老外把整套产品都买了回去做全面剖析,没多久就“回过头来找蔡总谈合作”。
 
“人和”之力
 
产品成功了,而从方案设计到产品应用只花了一年的时间。这一速度被誉为“奇迹”,崔慧萍因创造“奇迹”而出名。
事实上,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创造的“奇迹”。国内最大的单级减速桥——HOWO系列单级减速双联驱动桥项目也是崔慧萍和她的团队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的。
荣誉纷至沓来。“山东省机械工业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山东省巾帼发明家”、“济南市三八红旗手标兵”、“2010年度中国重汽集团劳动模范”、“重汽公司科技专家”……
但崔慧萍很清楚,作为一位女性工程师,她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两大动力:一是一手带起来的团队,二是稳定的“大后方”。
崔慧萍现在的团队平均年龄30多岁,都是她带起来的。在做盘式制动器的时候,这个团队已经相对成熟,最困难的阶段是做单级减速桥——HOWO系列单级减速双联驱动桥项目。
她对《汽车人》说,当时恰逢六几届的老设计师退休,人员衔接上是个空档,所里年轻人多,加上家里孩子还小,压力非常大。
崔慧萍的爱人和她是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两人携手进入中国重汽。崔慧萍忙的时候,爱人通情达理地担起了更多教育孩子的责任。两人都忙的时候,只得咬咬牙把孩子“托”给了学校。
“我们家的孩子是送得最早、接得最晚的。”崔慧萍说,时间久了,看门的老大爷跟他们都很熟。更夸张的例子是,“明天要上小学了,今天还在幼儿园”。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崔慧萍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了工作上。为培养新人尽快上手,她实行“集体讨论,科学决策”的工作思路,大到研发思路,小到设计细节,都在全员参与中一步步完善。到HOWO项目结束时,年轻的设计人员都已成为熟手,再到盘式制动器的研发,全所上下已然默契十足。队员们形容崔慧萍“严谨,但不训人”,喜欢跟着她干。
这期间,也有些队员去了合资公司发展,都能独当一面,还有好几个成了“总设计”。说来这是崔慧萍颇感欣慰的。
当然,还有更欣慰的,就是孩子太争气了,没有怨言,有成绩,一路保送上了复旦,又出国读博。回忆当年,因为工作性质,崔慧萍和爱人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孩子,健康的心理和独立的状态或许是他们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最大礼物。“每天回到家,吃饭聊聊天,然后就各做各的事。”
在2002年崔慧萍相当忙的一年,这个三口之家获得“济南市文明家庭”的称号。
事业家庭双丰收,这样的经历在很多人看来,实在太完美了。但一切有果必有因,看似轻描淡写的言语之中,有多少不能为人道的苦只有当事人自己心知。
“如果让我再选择工作,不会选这一行。”电话那端,崔慧萍笑称。她说,“你知道吗?我是教师家庭,那时候我喜爱文学。”
当然,因为更喜欢设计,她的人生轨迹从此完全改变。现在她说:“从事这个职业,挺值的。”
我们的谈话极其不易,因为崔慧萍很忙。这一天的下午3点之前,她还在接待德国外宾团进行技术交流。这是她最近的一个项目,同MAN公司的技术合作,主要是做MAN车桥系列产品技术的应用及适应性开发设计,如今已出阶段性成果。
采访中,崔慧萍很感慨地对《汽车人》说:“踏踏实实,总会有成果。”或许用来总结她28年的职业生涯,再合适不过。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