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8期

东风 集结牌

作者:
时间:
2011-08-08 11:24:49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一篇名为《东风乘用车公司领导班子调整》的新闻稿,从东风汽车党委工作部发至各大媒体邮箱。
大意如下:李绍烛因工作变动,不再兼任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刘卫东接任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一职。此后第5天,7月9日,刘卫东飞赴北京,第二届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博览会成为其履新后的首次亮相。繁忙间隙,刘约见北京各大主流媒体的记者会餐、畅谈。
看似简单的一则人事任命,不过只是大动作的一个序曲。
很快,东风汽车合资8年来最大规模组织调整,虽未经官方公开声明,却被媒体频繁报道。和刘卫东的新职务任命同期,东风汽车的各大高管都接到了不同的“军令状”。调整之后,东风将形成中重型商用车、轻型商用车、自主品牌乘用车以及合资公司四大板块,由童东城、欧阳洁、刘卫东和周文杰4位集团副总经理分管;财务和国际业务、人事组织信息、军车三大领域,则由周强、李绍烛、范仲3位集团高管分别负责;集团总经理朱福寿全面统筹,并继续担任东风小康董事长。
按照东风董事长徐平的表述:此次机构调整的核心是,以业务模块和职能管理为主线,形成领导矩阵式管理,即改变此前集团领导的单点式管理,而按业务类型和板块进行划分。
“你们媒体都觉得我们动作很大,其实这次调整,就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改革的需要,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们要做‘大东风’、‘大自主’、‘大商用’,就是发挥协同效应,将分散的资源进一步集中优化。”
东风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有点不解,为何东风正常的组织调整,能引起这么热闹的舆论关注?做强做大,是每一个企业都希望的结果。企业所有的决策,都会围绕着战略目标展开。
事实上,和所有国有大型央企一样,东风汽车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市场主体,所行的每一步战略,不可避免地会寄托着国家使命,甚至浓重的民族色彩。但同样,身处汽车这一全球开放的重要产业,东风又必须在市场中证明自己的生命力,以及与国有大型央企这一身份所匹配的段位。这实际是所有国有属性企业宿命般的挑战,考验其决策者的领导力与平衡力。
作为一家央企,东风的开放程度与市场竞争能力,并没有真正被消费者、商界甚至它的同行所真正认知。长期以来,外界对东风的概念,仍然单薄地停留在要依靠商用车、依靠合资来获取竞争优势。尽管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东风连续领衔同行上汽与一汽,营收利润国内行业最高,但公众习惯性地为东风打上了“自主乏力”的标签,他们的依据是,2008年姗姗来迟的东风乘用车自主品牌风神,至今销量黯淡。
以偏概全,对于东风而言,实为不公。现在,是重新审视东风的一个时机。
央企的神秘面纱近年正被国资委揭开,东风作为汽车央企改革的试点单位,从全球公开招聘总经理到引入外部董事进行董事会改革,之所以被推向潮头,东风有自己的优势支撑。这家40余年的央企,重战略,重执行,重团队,稳健得看不到“狼性”,但却能观察到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风格。
东风8年未变的组织机制,目前正处于积极的调整中,这是延续历史的顺势而为,一句话概括:“8年分兵突围,东风各大集团军终于到达陕北,是到吹响集结号的时候了。”
 
协同!协同!
东风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组织调整?这个问题,首当其冲地抛向了总经理朱福寿。业界普遍将此视为是其履新后,与董事长徐平搭班后的第一个大动作。
如今,内外形势都朝着更复杂更严峻的方向发展。2011上半年,中国CPI指数不断高企,企业成本遭遇更大压力,中国车市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中,跨国巨头面对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国内同行之间的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各方不利的因素在上半年集中爆发,对中国所有车企都形成了巨大的考验。
不可否认,自2003年与日产合资以来,8年时间,东风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对现行的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东风在打造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努力,似乎更多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最终促成了此次的“大东风”战略。
“其实,调整不是现在才提出的,我们老在讲集团板块协同发展的问题,也提了很多次,但就是效果不是很好,为什么?这两年时间来,东风管理班子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朱福寿说。都说东风集团旗下各子公司错综复杂,各立山头,那么,东风现在要做的,是聚沙成塔,形成合力。让朱福寿着急的是,当集团上下普遍都意识到同一个问题时,究竟如何去解决?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东风一直所提出的“世界的东风”,就是致力于要成为全球跨国品牌,但海外战略一直分散在各个子板块。
“从产品来看,中重卡在做海外,轻型商用车也做海外,从子公司来看,分别又是东风商用车公司,东风股份公司,大家各做各的,各有各的海外事业部门。而且,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东风又是国内合资伙伴最多的一个汽车集团,如何能够在海外战略中充分利用好外方的资源,以前都没有提到太多。”不愿透露姓名的东风内部人士这样告诉《汽车人》。
“到底怎么去推进我们的海外战略?之前我们没有做够充分准备,所以这一次,我们在整个机构调整中,增加了一个国际事业部。”朱福寿解释,这个部门是集团面向海外的一个事业单位,对集团的海外事业进行战略谋划,“要不然,我们连组织机构都没有,连部门都没有,这就没有办法推进了。”
海外事业,仅是东风现状的一个缩影。
刘卫东也告诉《汽车人》,2003年合资以后,东风处于发展初期,当时集团的想法是让二级板块发展更有活力,所以基本放权,各个经营班子自己说了算,这种模式的确为东风积聚了力量。“但现在,随着发展的壮大,当大家分头跑的时候,发现冲突越来越多,总部不好协调,干部也不好流动,需要统一协调形成合力的内容越来越多。”
可以看到的是,市场内外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十二五”规划,东风更是提出了500万辆的销量目标;而自主乘用车事业仍是东风的短板;不同业务板块也开始出现冲突;集团分散的资源与集团形象无法有效统一……8年时间,东风逐步布点在庞大沙盘上的各个军团,虽已成有生力量,占据着有利的地形,但各自为战的现状,反而成了东风进一步发展的潜在桎梏。如何在东风曾经引以为傲的“分兵作战”机制上,打造更优化、更强大的组织机构,东风管理班子整整思考了两年。
“过去我们领导分工,是以板块为主,而且存在重项目轻规划,或者叫重成果轻战略的问题。这一次,我们是进行矩阵式的调整,淡化板块,突出业务线条,包括中重型商用车、轻型商用车、自主品牌乘用车以及合资四大板块。过去几年,可能我们开一个大卖场就能卖车,但现在,谁能把资源匹配得最好,可能就是最大的竞争优势。”朱福寿说。
“协同”,成为此次调整的核心,而“协同”的内涵也很多。
比如,5月24日,东风曾在河南召开整个集团的市场营销会议,各个板块的营销领导,在会上进行了工作汇报与亮点展示,“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如果单一企业,是没有这个驱动力的。”
比如,郑州日产东风自有品牌,由于产品较少,发展相对困难,经销商甚至有退出的想法。“过去太强调个体,板块与板块之间互不关心。现在考虑的是,各个合资板块的销售人员,能不能发挥资源优势,帮助自主品牌经销商解决经营问题?”
“十二五”500万辆,只是一个量化的指标,需要东风有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与体系能力去支撑。规模优势,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直观重要,但规模的背后,却考验企业构建现代化制度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东风这个拥有多家子公司、拥有复杂股权关系以及众多合资伙伴的“庞然大物”而言,若没有一个有效的指挥机构,不可能翩然起舞,更不可能“大象快跑”。
如是,这也对东风总部提出了全新的定位。组织结构调整后,东风总部在“十二五”期间战略定位,是成为集团战略决策中心、集团运营管控中心、和谐东风建设推进中心。
“当我们开着火车拉40节车厢,与拉10节车厢,这个动力的要求能一样吗?变革是必需的,不变则滞,滞则死。东风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如果战略资源上没有周密的安排,很难形成合力。”担纲战略规划以及合资板块的东风副总经理周文杰如此说。
而东风副总经理童东城,现也是东风“大商用”战略的领军人,则说了这样一句话:“企业发展需要围绕新目标重新设定组织体系,是分散,是突围,是穿插,还是狙击?这次,东风就是大军团作战。”
当然,调整初期,也并非百分百地按照业务线条划分,比如,刘卫东同时还分管神龙合资公司,东风裕隆虽为“大自主乘用”范围,但为一直推进此事的周文杰统筹,按照朱福寿的说法:“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而且这次调整也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经历来安排的。” 至于他作为总经理,直接分管东风小康,原因在于新调整后,东风小康在集团中的战略地位提升,而且,“小康以前属于民营企业,进入东风后,需要主要领导给予更多的关心。”
但凡企业调整,无论复杂与否,如果没有主动认同的气氛,普遍都会在企业内部引发议论甚至激荡。但东风却不是。朱福寿认为:“各项工作很快就能够落实到位。”因为,调整的想法在前两年内部一直在提,只是没有实施,此次就是一次性提出解决方案。
一切都还是方向性的大框架,如何具体落实,还需东风各业务担纲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最有效的方案。
 
被误读的“自主”
东风的新组织体系曝光之后,在一系列的调整中,刘卫东却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原因很直接,东风亟待做强的乘用车自主品牌风神,在其分管范围之内。在风神不温不火3年之后接手,刘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更为复杂,不仅在于风神,既然要形成合力做自主,那么东风旗下各大合资企业即将推出的合资自主产品,可能会对孱弱的风神形成“围剿”,又如何与风神形成“合力”?
对于业界的疑问,朱福寿颇为无奈:“现在大家一提自主,就骂东风,说我们没有做好,其实这里面有个误解,因为一谈东风的自主就是风神,一谈风神就是东风的自主。虽然我们存在自己客观的问题,但风神才3年,这本身需要一个过程。演变成的这种概念,对风神发展来说并不利,东风也感觉到了压力。”
采访期间,他起身拿来一叠资料摆在我们面前,那是今年上半年各大汽车集团的销量数据报告。“我们现在算了一下,如果就非合资品牌而言,东风在行业内是排在第三。那什么叫纯粹的自主品牌,挂公司独立商标的产品就是,按照我们双飞燕的商标来算的话,这个量还会更大,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们现在还在进一步核算。”言语中,明显能够感受到他的激动。
行业内的销量排名,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与东风始终处于胶着的状态,不外乎是一汽、上汽,至于通过兼并重组晋级“四大”的长安,按照东风某内部人士的话来说:“在东风内部,我们习惯称三强,而不是四大,长安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与东风、一汽、上汽差距很大,属于两个级别。而且,它旗下的资源虽多,但像江铃、昌河、哈飞,都并非它自有品牌。再看上汽,即使上汽通用五菱微车对它的销量贡献很大,但那也不是上汽的自有标识。”
原东风有限总裁办主任朱界飞也指出,从严格意义上讲,东风的自主乘用车之路并不晚,甚至早于行业自主大潮的兴起。2003年启动东风柳汽多功能家庭用车景逸项目、2005年启动东风股份子公司郑州日产首款自主SUV奥丁项目。“东风的自主乘用车,并不是说3年前从风神才开始,不过景逸和奥丁面对的是小众市场,又属于东风子公司,所以才会被业界忽略。”
自然,东风会觉得委屈。作为一个商用车起家的企业,商用车是其发展的根本与灵魂,但在业内,即使商用车做得再风生水起,其生产资料的属性,决定其始终不如作为消费品的乘用车那样具有过高关注度。
这也就能理解,为何此次调整,舆论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刘卫东分管的东风风神,即使是东风集团内部,受舆论导向的影响,你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员工,对于“东风自主实力强还不强”,能形成统一的认识。
“只有正面引导,才能形成有利的环境。我很着急,着急的是我们的全体员工对于公司自主品牌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在朱福寿下半年的工作规划中,正着手在集团内部召开一场以“自主创新”为课题的大会,他将其视为是逐步肯定思想的一个必然程序。更为重要的是,他将在会上,正式提出东风“大自主”乘用车的概念。
所谓“大自主”,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东风完全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包括两个主战场和两个辅战场,前者为东风风神和东风小康,后者则为东风柳汽与郑州日产,也即“基本车型+跨界车型”的组合,而这构成了东风“大自主”的主要阵营,计划2015年达到140万辆的规模。
第二,与台湾裕隆合作的东风裕隆。作为两岸华人共同研发、共同针对国内市场研发的产品,东风裕隆首推的MPV与SUV,已经开始得到市场的逐步认识,计划2015年实现20万辆的销量目标。
第三,东风旗下合资企业推出的合资自主产品。包括东风日产、神龙公司、东风本田……计划2015年超过40万辆的产销规模。
“我们就是要从这3个层次,去构建我们的大自主乘用车品牌,从规划来看,总量将超过200万辆,再加上我们商用车的销量,2015年,我们有希望保持前三甚至争做第一。”身处热闹的汽车江湖之中,低调的东风即使想避世,也会被拉进对比的“漩涡”中。当不被理解的言论影响到企业的舆论环境时,被公认“极具个性”的朱福寿还是说出了这样一番“雄心”。
实际上,2005年启动、2008年推出的东风风神,在业界看来属于 “后来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是发展空间还是媒体舆论,都导致风神相对被动。但朱福寿认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方式,目前中国汽车自主的3种模式(指以奇瑞、吉利、比亚迪为代表的低成本、低价格模式;以长安、长城为代表的高性价比模式;以荣威、奔腾为代表的引进消化并从中高端切入模式),东风风神都不在其中,这实际是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
再者,东风2003年与日产合资以后,实际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十堰老基地要稳定生产,合资公司必须保证稳健,集团各个分公司才开始布点,背负着巨大债务,人员严重不足,商用车发展也不太乐观。“东风有东风的情况,它不是奇瑞,也不是吉利,还有十几万职工的生存,当时要做好经营升级换代以及推动现有经营主体走到正规,这两件大事做好的时候才能布局我们的自主品牌乘用车,真的没有退路。”
朱福寿一直强调,希望媒体不要过多聚焦风神,甚至坦言短期内,风神承担不了这样重的期待,内部也一直都在调整体制,下足力气去做自主,但还是希望能制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无论外界对此反应如何,至少,东风“大自主”乘用车战略的启动,会让年轻的东风风神稍微喘上一口气。
 
整合最大的“短板”
刘卫东的担子不轻。除了东风风神,还同时分管东风柳汽、郑州日产、科技中心、技术中心、乘用车零部件以及新能源事业(乘用车),这是“大乘用”的主要阵地。
这位东风“少壮派”被寄予厚望。神龙公司16年管理经验,长期身处合资公司,擅长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对市场有深刻理解。业内曾有人惋惜,由于法国人早年的傲慢与固执,成立时间较早的神龙公司,丧失了市场先机,虽然近年出现向好势头,但作为中方一把手的刘卫东,即使个人能力出色,却不能受到公正的评价。
但朱福寿并不这样认为:“神龙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经历过,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一个管理者,如果能经历一个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他的体会肯定不一样,如果一开始就在一个很顺的企业做,赶上快速成长,那么他所做到的,未必是他的价值。”
正是基于此,刘卫东被安排到了东风亟待弥补的自主乘用车短板。“当年神龙经历的那些失败与教训,在风神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我是可以借鉴的。”刘卫东也这样告诉《汽车人》。
“东风这几年太好了,而在风神自主品牌上的艰巨性,实际超出了我们的想像,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失误。这4年来,东风也很痛苦,所以包括机制上,还需要有更多改善。”他做出这样的反思。
至于如何平衡东风风神与东风合资自主产品的关系,刘解释,按照上述“大自主”的3个层面,各有各的定位,而且,东风风神的海外之路也会启动。在东风汽车200万辆“十二五”大自主乘用车规划中,东风风神的销量目标将达到30万辆,资源共享后,东风风神新车型推出速度会快很多。
但风神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课题而已。
J.D.POWER亚太区市场研究总监曾志凌曾指出,东风乘用车品牌包括东风小康、郑州日产、柳汽风行、东风风神多个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品牌,“这么多不同产品、不同企业都打东风标识,不仅让消费者困惑,也是资源的浪费。”
这是一个事实。如今,除微车东风小康由朱福寿亲自分管外,其余自主乘用车品牌,刘卫东的初步想法是,寻找共性,资源共享。研发、科技、新能源、零部件、销售网络……诸多领域,他都必须找到一条主线,将其一一穿起来,而这个主线,又必须符合企业与市场的现状。至少,挂东风品牌的乘用车,都要统一起来,发挥出协同效应。这也是集团下达的必须完成的任务。
比如,4S店模式如何应对土地资源升值、城市规划进一步压缩的问题?在对台湾的考察中,刘卫东就发现当地市场基本都是大卖场,但维修保养领域基本都是共用。“这也就是说,他们的售后服务很专业,就连物流配送都很集中有序。而且你看家电维修,很多企业也不只是光做一个品牌,而是多品牌,技术的同质化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当然,大陆不同于台湾,汽车也不同于家电。刘卫东目前希望能趋于前店后厂的分离,实现资源共享,至于是否会实现不同品牌的渠道合并,或者建立一个独立的销售公司,他坦言难度还很大,虽然这样的模式能够最大程度节约资源,更好提高网点生存能力,但因为各子公司股权关系、组织体系复杂,可操作性并不大。
他还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东风自主乘用车要实现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共享,甚至在战略规划、平台技术以及采购协同方面进一步协同。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调整。正如当年东风风神推出的时候,东风柳汽风行就遭受到舆论的提问,既然都推自主乘用车,那么其在集团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角色?但现在,这些问题都会在集团层面实现统一。
质疑也并非没有。有观点指出,刘所分管的郑州日产和东风柳汽,都隶属于东风与日产的合资公司东风有限,在决策方面有董事会、股东大会,新的分管者如何在企业中进行调度还不得而知。
“我并不直接管郑州日产与东风柳汽,它们有各自的经营团队。”他告诉《汽车人》。东风内部人士也指出,这种分管,是指代表东风股东方进行分管,不会干涉经营层的正常经营。日常有很多决策需要涉及股东方的意见,要和股东方分管领导商榷。
“我不希望挂着东风标识的车,互相没有关系,应该是协同的。”所谓的“协同”,虽然目前还只是为大自主乘用车打了一个基础,具体的执行策略正在构建中,但履新之后,刘卫东希望达到的目标很清楚。
其实,刘卫东更像是一个“战略协调者”,而此前,这样一个角色在东风内部是“空白”的。挂着东风标识的不同品牌,各有各的打法,各行各事,反而削弱了整体战略性,增加了企业资源负担。
“本来一个亿就能做成的项目,为什么非要用两个亿呢?我们就是要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归属在一个人手下。要让领导逐渐有这个意识,整体规划,统一协调资源。”朱福寿坦言,自主品牌整个承载的体制还须进一步理顺,通过平台整合和战略整合,考核的机制和价值导向应有适当调整,商品规划必须参照市场进行深入调整,包括提供成熟的人才保障等,集团都会加大资源投入。
未来,还将成立一个东风大自主的发展委员会,将各个平台的主要领导集中,进行整体战略的考虑和安排。
 
构建“大零部件”
“你要是注意的话,可以发现,我们这次调整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了集团的零部件板块。”朱福寿一语道出了更为关键的重心,“过去零部件与领导分工是分割的,现在,负责乘用车事业的领导要负责乘用车零部件,负责商用车事业的领导要负责商用车零部件。”
他坦言,零部件在东风内部,一直属于弱势板块。事实上,这是整个中国汽车业发展的软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成熟,不仅是整车,零部件跨国巨头悉数进入中国,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方式,长期垄断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条。
这固然有历史造成的因素,也有政策支持的乏力,但无需再多追究,在既成的事实面前,零部件板块怎么才能做强?怎么更好地协同整车发展?
“零部件不朝前走不行,现在集团全力发展零部件,不单纯是商用车,是商乘并举,要让零部件进入到整个大东风。”童东城对《汽车人》表示,现在零部件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跨国集团进入中国,也带来了自己的战略供应商,“所谓的国产化,一部分是在中国采购,很重要的零部件基本都是从海外带到中国,本土谁有优势?中国的乘用车竞争不如商用车激烈,中国的商用车竞争又不如零部件竞争激烈。”
现在,根据东风第一阶段的调整,乘用车零部件在刘卫东分管之下,商用车零部件划归童东城,欧阳洁履新东风股份之前,一直负责东风零部件管理部,而东风股份的定位本身就是“轻型车与发动机”。于周文杰而言,不仅东风本田发动机与零部件归属其下,由于负责东风旗下的整车合资板块,更须在与外方沟通的过程中,强化零部件的中方话语权。
简单点讲,负责不同业务的主要领导,要将目前的零部件体系逐渐优化,实现整车带动零部件协同发展,而不是相互隔离。
接下来,还有更大的动作在规划。
在外资控制核心零部件90%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东风希望能够加大中方的话语权。“这个事情相对难点,但我们还是想多努力,尤其是希望多发挥中方的力量。”朱福寿说。
作为中国合资伙伴最多的一家汽车企业,东风旗下的合资公司,在零部件采购方面,一直多以外方提供的战略零部件供应商为主,朱福寿将此评价为“处于外方的掌控之下”。但随着中方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市场在外资全球战略中的重心提升,为什么不去争取更多的权利?
东风日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月份的日本地震,导致日本当地零部件生产暂时中断,日系甚至欧美系汽车厂商都出现停产现象。但东风日产成为了日系品牌第一个宣布恢复生产并加大供应的企业。东风日产销售部副总部长杨嵩认为,东风日产恢复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日产总部集全球之力保证中国市场。与其他日系品牌的重心放在北美不同,日产全球的重心目前就是中国,因此日产总部将绝大部分零部件都调往中国,优先保证中国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日产的零部件本地采购比例远高于丰田和本田,而且日产的采购体系管理比较欧式,相对来说更加开放和灵活。
“所以,不是说我们不能主导。老说外方强势,我们的合资公司,如果中方派驻员有这个意识,总会想到一些办法,你不去推进,就没有效果,不要老觉得我们没能力。”这样的观点,朱福寿曾经在集团大会上反复强调,甚至指责某些板块领导太过于寻找客观理由,“可能当时我讲得比较过了,但是,这不是你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而是想做不想做的问题。”
对于寻求在中国更大发展的外资而言,他们也必须尊重中方的意见,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空间与激烈的竞争,是他们无法轻视的因素。
“你现在看看日系汽车,自己原配供应商基本都占到百分之六七十,必须打破,包括韩系。”负责战略规划以及合资板块的周文杰指出,“东风日产的转变一直都不错,它的毛利率在行业内都是领先的。原因在哪里?就是成本做得很薄,中国本土供应商资源开发得很好。成本是刚性的,你不打破,就会撞得头破血流。”
事实上,东风零部件大平台的搭建,从合资公司领域的协同方面,周文杰将会成为主要的推手。而与外方的沟通谈判中,他一直以“强势”著称,在他看来,对于涉及两个股东方的合资公司发展,并不存在“施予”与“被施予”的关系,而是一个双方共同创造的合作。
近期,神龙公司与东风日产的零部件战略研讨会相继召开,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照朱福寿的话来讲:“外方必须要支持,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他们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
当然,打破既有的零部件格局,不仅仅局限于合资公司的配合,过去,东风并没有将此提升到战略层面,也存在管理欠妥的地方。朱福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某个零件,来自固定外方供应商的价格可能很高,“如果我们在外部甚至是内部选择成本更低的部件,外方难道没有压力?下一步,我们就是要从集团层面协同各个部门做这项工作,将所有采购部件的质量、价位进行综合对标,既然有降成本的空间,难道不降?”
欧阳洁也告诉《汽车人》,目前东风股份正在与韩国现代威亚株式会社进行初步的接触,将在轻客零部件方面展开合作,这将在零部件采购方面增加更多的选择性,而且合作方式也不局限于采购,如何加大中方的话语权,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朱福寿还透露,未来希望能在集团层面建立一个大的零部件平台,从战略、管理等方面强力推进。有可能建立1-2个以核心零部件为主的大集团,再加N个模块化的零部件公司。“所谓模块化,就是指内饰,座椅等,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业,能不能独立发展,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希望用两年的时间理顺这个事情。”
在欧阳洁看来,这样的转变,更趋于是一个大零部件的平台系统,资源整合共享,向规模化发展,也能避免内部活力不足。
 
战全球
7月13日晚,东风汽车与美国零部件商德纳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东风德纳,在当日完成股比对等的新闻发布会后,晚宴由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主持。儒雅的外表,流利的英文,甚至充当东风与德纳之间的业余翻译。你可以将此视为是东风“国际化”的一个剪影。
诞生于十堰大山,东风从来没有把目光局限于鄂西北,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风就提出了“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全面谋划与跨国汽车集团的合作,参与国际汽车工业重组分工,这均被认为是东风“国际化”战略的实际行动。
“到海外去”,几乎是每个中国汽车企业寄予的梦想,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寻找突破,“中国市场这么大,就是吃到撑死又能怎么样?”有人曾这样发问当下的中国汽车业。即使每年的销量数据都在支撑每个车企满满的信心,但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车业而言,海外市场,方是真正的考验、更大的舞台。
2011年1-6月,出口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依次为:奇瑞、长安、江淮、长城、东风、力帆、上汽、北汽、华晨、吉利。从名次来看,东风并非最前列,但销量,只是衡量一个企业海外事业强弱的因素之一,东风更看重的是,如何构建海外事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及综合体系。
“总体来讲,东风在海外的发展还算不错,但我们还不太满意。”朱福寿说,“所有的中国企业都会走出去,国内汽车市场总有一天要饱和,尤其是对于商用车而言,在国内的承载量并没有乘用车那么多。所以,海外市场最终会趋于薄利化,我们希望在这个‘薄利化’的局面中仍然能有先发优势。”
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整车到零部件,东风有足够多的海外合作伙伴,这是其在国际化战略中独有的资源。就像与美国德纳的合作,黄刚透露:“东风与德纳的深化合作,已经超过了合资公司东风德纳本身,也不局限于中国市场,我们希望在双方在中国和全球共同发展。”他表示,东风正在实施全球化战略,不仅说在合资层面强化车桥业务,而且可以充分运用德纳遍布全球的资源以及网络体系,支持东风进入海外进行发展。而且,德纳还有其他相关联的技术,例如传动器方面。这些技术也是可以被东风活用,提升全球的竞争力。
“现在合资公司都在推自主品牌,这是股东双方共有的资源。比如东风日产启辰,是完全可以放在日产的全球网络出口的。再说郑州日产,是‘NISSAN’与‘东风’双品牌战略,日产对它的定位,是全球LCV(轻型商用车)基地,借助外方资源,东风自有品牌可以加速走向海外。”朱界飞也持以同样的观点。“当年的合资,给东风带来了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思维,只有与狼为伍,才能与狼抗衡。”
可以看到,日产全球CEO卡洛斯·戈恩、PSA全球CEO菲利普·瓦兰,还有包括康明斯、德纳等跨国零部件巨头高层,近年多次来华,与东风沟通未来的战略发展。东风在合作伙伴的眼中,具有相当的重量级。
其实,东风加速海外战略的更大“野心”,是要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品牌”,而非依靠价格优势赚取销量与利润的本土制造商。
有了产品还不够。且不说起步较晚的乘用车,相比而言,中国的商用车无论是质量、性能还是品质,与奔驰、沃尔沃、曼等跨国商用车巨头的距离并不大,但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却不是对等的价格、对等的认知?
“表面来看,是我们的品牌力还不够。但在品牌的背后是什么?是综合体系力的竞争,是思维的竞争、战略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不愿透露姓名的东风内部人士这样分析。而这也是朱福寿之前所说的,包括海外事业在内,东风存在“重项目轻规划、重成果轻战略”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做世界强国,是需要一批能够屹立世界的强势企业,这是央企与国企必须承载的国家使命。所以就在前不久,上海市政府也第一次明确提出“上汽集团应该成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公司”,上汽也将“国际化”战略加速推向了台前。但也不是说口号式的标榜,就能实现这样的宏图大业,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才是最有发言权的验证地。
“一个本土企业,就是把整个通用买下来,也不能代表你马上就是一个跨国企业了。‘十二五’期间,我认为所有有这个想法的企业,都还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朱界飞说。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情况,东风人不愿就自己与上汽的海外模式进行对比。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四大集团中,东风的优势集中体现为均衡,与上汽相比,东风商用车胜之,与一汽相比,东风轻型车和微车胜之,与长安相比,东风的卡车和轿车胜之,“而且,必须要认识到,商用车是生产资料,是国家的基础建设,这是一个国家的概念,所以,商用车要走出海外,是更有力的证明。”
让东风人引以为傲的,不是自己的央企身份,而是可持续的人才匹配。就像当年在最困难的时候,东风全国进行分兵突围时,每个军团的领军人都能扛起一杆大旗,承担最艰难的任务。在此次集结号吹响聚拢之时,按照童东城的话来说:“带着两亿多的亏损启程,小米加步枪地迎战,带回来的都是导弹,是国际化的全新装备和管理体制。”
2003年合资开始至今,8年时间,东风一批人才成长起来。这个长长的名单上,包括已是“大东风”核心层面的朱福寿、刘卫东、周强……往下看,中坚有生力量还有东风商用车总经理黄刚、东风股份总经理卢锋、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东风零部件公司总经理翁运忠……再往下,则是一大批中层干部,东风某人士毫不避讳地这样说:“东风的人才梯队,我个人认为是强于其他的央企,这样一种梯田式的人才匹配,是大东风要成为国际品牌的最好保障。”
新的调整,新的组织机构,保持优势,弥补短板。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本质上是人的问题。在真正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与跨国品牌平等的对话能力,还要求东风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有新的思想与更多的激情。随着中组部对央企改制的力度进一步加速,身处其中甚至作为试点的东风,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
“大家都觉得中国制造走出海外难,如果我们做到了,不是可以证明我们的能力吗?”朱福寿如此说。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