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8期

探底“学习型组织”

作者:
时间:
2011-08-09 11:17:01

彼得·圣吉(Senge)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曾在全球刮起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风潮。然而,在一轮又一轮新思潮的替代下,学习型组织如今已经成了强弩之末。究其原因,一则因为有新的理论思想替代,让管理者应接不暇;二则因为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个长期化过程,其带来的效益在短期内无法体现,短视的管理者很容易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选择放弃;三则因为西化理论水土不服,国内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实验失败。
到底国内企业在构建“学习型组织”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学习型组织到底成效几何,在“学习型组织”理论进入中国10多年后再来对其进行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析学习型组织
世界上所有的企业,不论遵循什么理论进行管理的,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类是“等级权力控制型”;另一类是“非等级权力控制型”,即我们要研讨的“学习型企业”。
所谓“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它是以等级为基础,以权力为特征,对上级负责的垂直型纵向线性系统。它强调“制度+控制”,使人“更勤奋地工作”,达到企业产值、利润增高的目标,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主流企业类型。而所谓“学习型企业”,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尤为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是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化社会的主流企业类型,将为信息现代化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最终成为“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的替代者。
彼得·圣吉在其著作里提供了一套使传统企业转变成学习型企业的方法,使企业通过学习提升整体运作“群体智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成为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从而可以避免企业“夭折”和“短寿”。该书一出版即在西方产生极大反响,彼得·圣吉也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大师,而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也成了管理界的共识。
到底“等级权力控制型组织”和“学习型组织”有哪些区别?两种类型的管理,我们从管理者与被领导者、管理重心与创造力做简要的比较。(见表一、表二)
表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作用
 
  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
领导者 思考、决策
(主动、易盲目)
思考、决策
  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
被领导者 行动
(被动、易消极)
思考、行动
(上下互动、主动、明了、积极)
结果 认为领导有现成答案
被动、等待
低效、低质
知道没有人现成答案
主动、创造
高效、高质
表二:管理重心与创造力
 
  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
管理思想 强调集中控制
管理重心上移
强调基层为主
管理重心下移
管理结果 有人在遥控我们
侵蚀学习力、创造力
命运在自己手中
增强学习力、创造力
正是由于两种类型的企业在相当多地方都有区别,而就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显然学习型组织更能够适应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
但国内企业在移植西方智慧的过程中,却严重遭遇了水土不服,企业一窝蜂对接培训机构、力邀教授专家、诚聘精英名流,开坛讲课,现身说法;又或者定期开座谈会、读书会,分享信息,交流阅读心得。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持续不到两三年,不见成效、不见效益,热情被现实泯灭,意志被无奈冲淡,学习型组织对于大多企业而言便成了昨日黄花。
 
三大误区
经过十多年的时间,通过大量研究,国内企业在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时陷入了三大误区,最终影响了理论指导实际转化的成果。
误区一:认识肤浅,缺乏深入。
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着力应突出“学习”二字,就是办班讲课、读书看报。但这些做法只是在对“学习型组织”进行感官认识后做出的行为判断,粗浅地理解为知识积累和信息获取,既投入了金钱却又没得到任何实质收益。构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历经5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性思考”,最终的落脚点是通过学习,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实现企业整体效能提升。而非一般企业将落脚点放在学习上。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实现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误区二:制度缺保障,氛围缺培育。
   构建“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制度保障,尤其是要建立与学习配套的相关制度。针对员工创意、建议设立的奖励制度;新产品研发、新流程设计的鼓励制度;只有将奖励配套制度制定之后,才让员工尝到在学习中创新的甜头,才会推进“学习型组织”的持续建造。目前大部分企业一味强调学习,让员工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动力转换。除此之外,构建学习型组织还需要软环境支撑,包括鼓励思考、鼓励创新、鼓励团队合作、倡导知识共享、强化部门协作、倡导以人为本、提倡互相信任、提倡员工助他性行为、提倡组织公民行为及组织发展和个体成长等多个方面的氛围。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只强调学习氛围,而忽略掉培育创新型、信任型、协作性的基础软环境。
  误区三:学习对象不清,学习效率低下。
  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包括以下4个内涵——“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全员学习”。而一般的企业很难做到“全员学习”,更多的是把学习机会让给了普通的基层员工,中、高层管理者很少参与。实际上,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领导者的设计师角色,是对组织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领导者的仆人角色,表现在他对实现愿景的使命感;领导者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界定真实情况,协助人们对真实情况进行把握,提高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促进每个人的学习。由于领导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缺位,直接导致了整个企业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持续学习动力不足。
 
   失败案例
构建学习型组织,有成绩斐然者,如IBM,如通用电气;同样,也有表现欠缺者,就此仅以路虎汽车作为典型案例。(案例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2004年10月第2作者:马克·艾斯特比—斯密斯(Mark Easterby-Smith),管理组织学教授,英国兰开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现任英国管理学学院主席(Chair of the British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90年5月,“学习型组织”理论刚被提出不久,路虎集团成立了独立的“路虎学习事业部(Rover Learning Business,简称RLB)”,主要功能是推动公司全体的学习。RLB当年的年度预算为3500万英镑,路虎集团35000个员工,每人获得100英镑的“学习”预算支持,员工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决定怎么去花这笔钱。(这即上文所述的误区一)
到了1994年,路虎高层经理宣称该计划获得了重大收益,成功的事迹也被媒体和政客大肆渲染,学习带动了集团发展。高层经理认为:股东利益、每辆车的销售利润和销量增加、顾客满意程度显著提高,证明了计划的成功。当时的英国商务大臣还赞赏路虎是“欧洲最有效率的汽车制造商”。1997年,“世界终身学习行动(WILL)”组织给路虎颁奖,称他们“是在学习型组织发展领域的全球领袖,并承诺展开持续的学习”。在发展的鼎盛时期,公司董事和高层经理估计6年的“学习计划”,使股东获利6.5亿英镑。(陷入上文所述的误区二)
1990年代末期,宝马收购路虎以后,“学习事业部”坚持了一段时间,终被取消,显然人们认为它已经实现了目标。此后,路虎的发展停滞了。2000年,宝马以10英镑的价格,把路虎卖给了凤凰财团,财团首脑就是路虎原CEO,John Towers。
一个努力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公司,经历了从繁荣到最终的失败。究竟“学习型组织”本身是错的,还是其对实现商业目的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基于一系列对路虎的追踪研究,我们的看法是,“学习计划”对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在称赞这个计划,包括那些后来因为企业缩减规模而离开的员工。但总的来说,“学习计划”没有在整个公司层面上发挥重要的影响,除了成为高层经理的一个正面的公关故事以外。当John Towers被问及“构建学习型组织”对公司高层产生的影响时,他说现在公司里“还是一帮和以前一样,按老方法办事的董事”。
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层经理中,很少有证据显示由“学习计划”而来的影响。尽管这是一个本可支持进一步学习、提高竞争力的出色计划,但“学习计划”并没得到高层经理身体力行的支持,因此,改变也就没有在组织的层面上久作停留。(深陷误区三而无法自拔,最终惨淡收场)
   对于一项舶来的管理理论的功过得失的评论,除了用目前还有多少国内企业沿用,如今有多少人多少企业受益来衡量外,更多的需要我们自查自省。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