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3期

回乡看车记

作者:
时间:
2011-03-11 10:17:28
 今年春节,笔者是开车回江苏丰县老家过年的,第一大感受就是车真的多了很多。
刚到县城就发觉,车比前两年多出不少。县城里多出来的基本都是轿车,其中一半左右是自主品牌车,可能是江苏临近上海的关系,桑塔纳等大众系的车也很常见。
到了农村老家,车也多了不少,基本都是在本地做生意的人买的,主要是面包车,拉货为主。外出打工和在家种地种植果树的人还没有余力买车,基本停留在盖房子娶媳妇阶段,在农村这还是头等大事。说起买车这事,大家都认为,“汽车下乡”政策还是很有效果的,因为即使是做生意,也是小本买卖,老乡们还是比较看重价格的。
当然,面包车在过年时候也能派上用场。几年前大家走亲戚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拖拉机和电动自行车,但听一阵突突声,就知道又一拨亲戚到了。现在则是面包车唱主角,往常需要3天走完的亲戚,现在一天就搞定了。
过年期间,老家这边除了面包车,外地牌照的轿车也不少,基本都是回乡探亲的人。前几年回乡的人见面,都抱怨火车票难买。现在好了,一大半的人都是开车回家。拜全球最强大的高速公路收费和“犀牛屁股”油价节节上涨所赐,开车回家的费用比坐火车贵。以我们自己为例,从北京坐火车到徐州,再转汽车、拖拉机,最后用两条腿走回村里,每个人费用在200元左右,开车一趟要在千元以上,平均到每个人身上300多元。但无奈春运买票太难,加上大家都有衣锦还乡的想法,所以开车回家还是被视为上上之选。
到了初三,老公高中同学聚会,这些同学在江苏本省工作的居多,尤其是在徐州和丰县工作的不少,外省的占少数。约略统计一下,70%的同学都是开车来的,而且8万元到15万元左右的车最多。
第二大感慨就是汽车和当地经济的对比。按说,这样的汽车普及率算蛮高的吧。再对比一下丰县的经济状况就更有意思了。丰县地处江苏省最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所以和苏南的风土人情相差很远,语言和饮食都更接近河南。丰县在江苏算是最穷的地方之一,每年评省级贫困县,丰县经常榜上有名。以前总搞红富士苹果节,现在又折腾梨花节,听上去花红柳绿,实际上工业区污染严重,流过县城的复新河快把鱼都给熏死了。
如果单看汽车普及率,会觉得大家生活蛮好的,但实际上贫富差距严重,车来车往的另一面,就是老人生病返贫、孩子上学致贫等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所以难怪有乡亲感慨,这两年该买车的都买了,买不上的也没钱买,看人家眼馋也没用,别瞎琢磨了。
第三个感慨就是车多了,交通问题就多了。
拿县城来说,好的一面是,以前很多路口没有红绿灯,现在重要街道路口都设置了红绿灯,路也修得不错,比近在咫尺的安徽好得多。
糟糕的一面是堵车还挺严重,尤其是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电动自行车一闪而过,行人穿插其间,司机互不相让,有一点空就往前挤,最后堵得一塌糊涂。
更令人崩溃的是,到了晚上,很多司机喜欢把全部灯都打开,包括远光灯,觉得这样很拉风,但却完全不考虑安全因素。悲惨的是,县城有些配套设施跟不上,不少路上没路灯,路中间也没护栏,这些大开远光灯的车在这样漆黑的路段上亮得就跟外星人座驾似的,跟他们错车简直是一场噩梦。不知道两辆这样的车对开是什么感觉,全体默念耶稣保佑?(基督教在当地影响面很大嘛。)
平时在北京开车,还经常抱怨司机素质云云,现在终于明白了一个哥们的话,在北京开车真是太规矩了,他的下一句是浑身不舒服啊。看来我们还在汽车社会的初级阶段,还在摸着车过河的阶段,重峦叠嶂英雄辈出的时代,连交规都经常被视为约束,更别提素质修养了。只希望不要像笑话里说的,第一页写着我们处在初级阶段,翻开第二页,嗯,一百年不变。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