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1期

中国的“布伦瑞克”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5-10-15 15:05:13

“同济大学汽车专业的诞生得益于德国大众在上海的落地。”

  有人说,这是同济的幸运。在同一个城市中的几所大学里,也在同一个时期试办或涉猎汽车专业,尝试过,努力过,但最终能脱颖而出也只有同济,一举成为国内三足鼎立的知名汽车院校(吉大、清华、同济)。

  我想这与德国大众有关。不少人也这样认为。在我的印象里,现在上海大众主要技术岗位和管理层来自上海同济的毕业生占了不少比例。德国人感到很自豪。德国大众原董事长哈恩说,我们不仅教会了中国人造车,还培养了人才。在汽车界,走到哪儿都能见到与上海大众一起成长起来的零部件企业,甚至在不少企业和政府里也有上海大众出来的人。“如果我现在去中国旅行或访问那里的汽车企业,几乎到处都能遇见中方的高级经理,他们的职业生涯大多都是始于上海大众的培训。”上海大众首任外方经理汉斯·波斯特在他的回忆录《上海1000天》里如是写道。

  同样,在德国人的“战略”里,干什么事都需要完整的计划,除硬件的投入之外,还需要软体的支持。其中对于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十分重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大众起步时碰到最大的难题还是缺人,缺有用的人才。当时上海从全市抽调了不少“人才”支援上海大众建设,结果还是不对路,原因是缺少懂专业的汽车人才,不得已向北京要人,只能向外地引进。

  从那时起,德国大众就敏锐地意识到,远水救不了近火,要有着手自己培养人才的思路。除了从德国引进“职业培训”的师资和体制外,还与中方一起创办了技工学校,再与高校联手定向培养专门人才等。现在看来,这是个颇富远见的战略。以往对与上海大众的成功,外界只是从国产化、制造能力、技术引进、市场表现、政策运用等看得见的层面上加以分析和观察,但很少从“功夫在诗外”入手观察其背后的成因。

  在同济大学的校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1984年,上海和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筹划合资生产轿车。大众汽车公司希望同济大学为筹建中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培养专门人才,并愿为此提供资助。同济大学由机械系副主任范基牵头,通过布伦瑞克技术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顾问西蒙斯和其他德国友人的帮助及时任中国机械部副部长、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同济老校友饶斌的大力支持,使该项目得以落实。”

  从1986年开始着手筹建“汽车专业”到1991年“汽车工程系”正式成立,前后经历了长达5年的建设。相关资料显示,同济大学汽车系在得到了德国政府资助以及德国大众与上汽集团的有力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现已成为国内汽车领域门类和学科齐全的汽车学院。

  于是,历经多年,我终于找到了当年参与“汽车专业”筹备的人员之一,现在还在岗的同济汽车学院的倪计民教授。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确切地说,是一个行业人才培养发生的巨大变化??

  

上海大众的“人才库”

  

  年终岁末,倪老师如期接受我的采访。时值2009年最后一个月的中旬,冬至的前夕,寒冷刺骨,气温降至零度以下,不肯露脸的太阳伙同地上卷起的西风直往皮肤上扎,生疼发麻,张嘴都有点不利索,就连耐寒的北方人都受不了,不免会骂道:“这贼天气真要冻死人。”已经在上海生活了24年的倪老师早已习惯了每年偶尔会遇上有这么几天这样的鬼天气,他像大多数上海人一样,穿着风衣,系上一条围巾,就能抵御过去。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习惯于手里总是提着一只随身不离的电脑包。这样的装束与动作,一看就是个书生。他从嘉定校区坐班车赶到同济大学本部,见我在等他,抱歉地说:“让您久等了。”我说:“不用客气,你大老远地赶来我已是感激不尽了。”

  倪老师很随和、热情、肯帮人,在学生当中有很好的口碑。在“产学研”中也颇受企业的欢迎。本以为再也找不到当年成立汽车专业的“老人”了,想不到倪老师就是当年同济大学筹备汽车专业7人小组的成员之一。也就是说,今日同济汽车学院的元老级人物除了倪老师,能见证汽车专业从筹建发展到汽车学院的人已经不多了。

  我的来意很明确,就是想求证同济汽车学院与大众的关系。

  尽管我与汽车系有来往,采访过、客串过(举办过讲座)、也认识不少老师,但此专业给我的印象还是年轻,远不如长春吉林工大(现并入吉林大学)和清华大学汽车系历史悠久。它的起步和成长离不开大众,以及上汽的支持(赞助了4个上汽-同济工程中心)。在人们的思维定势里,同济汽车系几乎成了上海大众和上汽的人才库。我曾采访过不少在校读汽车专业的学生,问他们毕业之后想到那些企业,他们首选的目标就是上海大众,其次就是上汽旗下的企业。学校推荐也大多数都是这些企业。

  倪老师说,这也不奇怪,学汽车的总要到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去,在上海目前最有吸引力的也就是这两家。

  事实上,汽车高等教育在我国还是比较年轻的专业,以前也有,数得过来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吉工大和清华。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汽车热和这个产业的崛起,全国的高校才开始对这个专业关注起来。倪老师介绍说,同济大学在筹建汽车专业时,他是作为机械系“热能动力”专业(内燃机)的老师参与进来的。这种经历对于倪老师来说,也是难得的历史亲历和见证。 

  20余年前,“汽车专业”在上海还是个陌生的专业,但不能说没有,只是设在机械系的一个“专业方向”(工程机械)。相对而言,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内燃机)倒是颇负盛名的传统专业,历史悠久。比如,交大的船舶动力系就很出名,相当于同济的建筑系,复旦的新闻系。而同济也不落伍,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奥地利AVL公司创始人、世界著名的内燃机专家汉斯·李斯特还专门在同济大学任过教,1918年同济就开设了机械动力课程,过去叫“生力机”。这就是内燃机专业的前身,1952年院系调整,同济大学的内燃机专业先是调整到上海交大,再调整到西安交大,1978年为了适应对德联系的需要,恢复了热能动力及装置专业。实际上就是发动机专业。

  1986年7月倪计民从浙大内燃机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只身来到同济任教,从当助教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从讲师、副教授、教授,再到博士生导师一路走过来。现在是国内外汽车发动机领域里的知名学者和专家,连续出版了发动机专业的书籍达7本,发表了上百篇的学术论文,获得过不少省部级的奖项和荣誉。由他编著的《汽车内燃机原理》等专业书籍,成了高校汽车专业的优秀教材。

  在他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书柜里塞得满满的有关发动机的外文书籍,尤其是德文的内燃机方面的专著,可以说只要德国的本土书店有上市消息,就可能很快在倪教授的办公室出现。倪教授说,这些书几乎囊括了当前世界发动机领域最权威的专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在国内几乎很少见到。这也是他20余年来潜心收集和研究的积淀与成果的窗口。由于是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又善于动手实践和总结,如今的倪计民已经成了不少国内外学生争相报考的发动机专业热门的研究生导师之一。德国的学生来进修和实习可以有足够的德文参考书。

  在四平路同济本部的一幢大楼的咖啡室里,倪老师带来一堆资料和图片,还带着我参观了“热能大楼”、“汽车馆”及汽车实验室的旧址等。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人的青春和事业的全部,包括理想和追求。这里的一切,对于他都充满了深情。

  

政府合作的产物

  

  记者:同济“汽车专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倪计民: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后,德国方面希望在上海能有一二所大学为上海大众培养人才和进行科研合作。1985年机械系副主任范基教授在德国Braunschweig工业大学进修,与德国方面进行了交流,双方很有兴趣,在范教授的牵线搭桥下,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帮助同济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立汽车专业,为上海大众培养人才和开展科研合作。

  记者:德国人为何看中同济?

  倪计民:选择同济大学的理由是同济大学最初是由德国人创办,以德语为第一外语,在改革初期作为惟一的对德联系的窗口。机械系有工程机械专业,有汽车方面的底子,而热能动力机械教研室当时与德国以及奥地利的高校、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又在上海,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记者:在我的印象里,同济是以培养汽车工程类人才为主,工技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以培养汽车应用类人才为主。专业方向不同?

  倪计民:在当初与德国的合作中,其主要原则是同济主要是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在与德国方面的联系学校是TU Braunschweig。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隶属上海市经委)主要是面向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的高校,德国对口合作学校是FH Braunschweig(FH,在德国相当于国内的一般大学或大专)。所以,在这个政府之间的合作项目中,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培养人才与合作的是同济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记者:你们是如何合作?此项目又是如何实施?

  倪计民:为上海大众培养人才的合作分两部分。首先是德国政府层面(下萨克森州),支持建立汽车专业,具体工作由TU Braunschweig 汽车技术研究所和TU Braunschweig发动机和航空动力装置研究所负责实施(包括同济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其次是企业层面(大众公司和大众基金会),主要是人才培养(德国大众在同济大学设立奖学金,每年派遣3名教师或学生赴德国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进修,其中一年时间在布伦瑞克大学,半年在德国大众)、设备赠送(德国大众向同济大学赠送一批测试设备资助教学和科研)、访问和讲座(通过上海大众联系,与德国大众汽车的专家交流,或到同济大学来做讲座,由此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所以毕业生去上海大众相对比较适应。)

  记者:汽车专业筹备是什么时候开始启动的?

  倪计民:1987年为了落实此项工作,同济大学机械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汽车(原工程机械老师黄锡朋、高永源)、动力(李希生、倪计民)、机械各2位老师组成的7人筹备小组。负责对德国方面提出的方案的协调和实施。这个筹备小组在汽车教研室设立、汽车专业开始招生(1988年)后解散。当时动力、工机专业都招本科生,不存在专业设置问题,所以计划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所以教育部批复的专业名称为“机械设计及制造(汽车方向)”。教学计划完全按照德国的Diplom模式(这个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学制6.5年(在同济采取4+2.5模式)。

  记者:记得当时同济大学“汽车馆”奠基时我还采访过,后来建成后的汽车教研室就设在“汽车馆”的楼上。这是否就是汽车系建成的标志?

  倪计民:“汽车馆”的建成具有标志性意义。政府间合作项目的方案中有汽车实验室和内燃机实验室的规划,德国方面希望在同济大学建立2个新的实验室,这个方案得到了同济大学校领导的支持,同意为2个专业建造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1988年开始规划汽车实验室和内燃机实验室(即汽车馆),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汽车的高永源老师和动力的倪计民老师作为专业方参与工艺设计。1989年开始选址施工,1991年建成,当时的建筑费用是134万人民币。由此,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正式对外宣布成立。回想起来,当年参与“汽车专业”筹备组的成员如今在岗的也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还是回来踏实

  

  记者:在我的印象中,同济大学就像德国的布伦瑞克大学一样,又都与大众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在那里的留学生也不少,学生实习或毕业进入大众的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大学里的老师来自大众的专家就像“轮岗”。同样,在大众,不少工程专家也都有这所大学的博士或教授的头衔。联想到上海大众与同济的关系似乎有类似的现象?

  倪计民:德国大众离布伦瑞克大学有30公里左右的路程。相当于安亭到上海市区的距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长春一汽与吉工大的关系。同样,上海大众与同济大学的关系也很密切。我是1992年10月至1993年10月作为筹建汽车专业项目的进修人员和项目联络人(当时是动力实验室主任)的双重身份被派往布伦瑞克大学内燃机和航空动力装置研究所进修。我是作为“师资培养”(合作项目内容之一)首批12个人当中最早一个去布伦瑞克大学进修的老师。时间为一年。在短暂的一年当中,我系统地了解了汽车发动机专业的教学和实验技术,参观了不少整车企业。大开了眼界,这对于后来对于我从事发动机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大帮助。

  记者:你在这一年中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老外又是怎么看的?

  倪计民:我作为“学生“选修了“流体机械导论”、“内燃机”、“内燃机实验技术”、“汽车技术”等课程;参与了学生的实习环节“试验技术“,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当时我在国内是指导学生实习的),同时还按照教学要求做了一场“中国内燃机技术状况”的学术报告(Seminar),还与德国学生一起参观企业。这些亲身经历为回国后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获得不少教学成果奖)。

  另外,作为“教师“的进修工作,查阅了研究所几乎所有的“内燃机测试技术”和“内燃机燃烧和工作过程”资料,并复印几十公斤带回国内(为编著的著作积累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素材)。撰写了7份学术报告,约10万字左右。还参与了“在流动试验台上比较不同气缸盖进气过程的流动状况”的科研,翻译约15万字的“内燃机讲义”,还肩负着布伦瑞克大学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的一些具体工作等。

  记者:这样的工作量在常人看来一年内几乎不能完成的,你是怎样做的?当时又是怎样的环境?

  倪计民:当时很珍惜出国进修的机会,又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珍贵的资料和优越的学习环境,学习上可以用“如饥似渴”、“不分昼夜”来形容,一天当做两天用。当时的目标很清晰:现在学的和能找到的资料将来对回去从事自己的专业肯定都能派上用场。这种使命感很强烈。应该讲老外也很理解,在专业和技术资料等方面表示出很慷慨的支持。其间,我对内燃机研究所的管理、实验室结构、发动机实验台架结构、科研体制和工作程序都做了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我日后的教学和研究都很有大的启发和帮助。在这一年里,我几乎就是两点一线(从宿舍到研究所),没有游览过德国名胜。当我进修结束时要请相关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研究所所长)签字时,他们都很惊讶我居然在一年中干了这么多工作,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在我的评语中这样写道:“除了工作之外,倪先生选听了我们研究所的所有课程,并了解了内燃机的教学。还承担了许多义务,并努力地利用一切可能性与德国企业接触。”“倪先生在我们研究所以其生气勃勃的、灵活的、富有责任心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而出众。”

  记者:你是按照规定如期回国的,而且是满载而归,当时是怎样想的?

  倪计民:当时我也有不少同学在德国,记得当时我告诉他们我要订回国的机票时,他们跟我说,只要我愿意留下来,所有手续他们帮我搞定。但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是这个项目第一个出国的,要有好的开端,而且我回去后有很多事等着要做,经历了汽车专业的创建,很有感情。现在看来,我的选择还是对的。当我背着几十公斤复印的资料回来时,心里有了底气。后来我撰写和翻译的几本书(指《汽车内燃机原理》等7本书 )都是源自那次进修结出的成果。

  

学者本色不变

  

  从1986年起参与同济大学汽车专业的筹建到1993年进修回国,再到现在,倪计民一直没有离开过同济大学汽车系(学院),从1987年给动力专业开设“内燃机原理”,1991年给首届汽车专业学生开设”发动机原理“起至今每年都给汽车和动力专业的学生开设这两门课程(仅1993年出国进修停了一次),所以,从同济大学毕业的汽车和发动机专业的学生都选修过倪计民老师的课程,做过倪计民老师的学生。

  尽管20多年来,这两门课的名称没有变化,但是课程的内容年年更新。所以,当一些同学到德国继续深造时,总是感叹,在同济大学听过倪计民老师的这门课,到了德国无论是选修课还是专业学习,几乎可以“无缝对接”。

  倪计民很勤奋,也很爱思考,并且注重实践和实用性。有人说,倪老师每次出国进修或访问回国后总有一个出成果的爆发期。他本人也是这样认为,原因是“身历其境”,吸收了不少新的东西之后就有新的想法而且要表达。他说,1992-1993年第一次去德国进修时,带着“国内的汽车技术落后,是否是试验技术的原因”的疑问,到了德国,打开眼界,原来人家的技术先进性是全方位的,所以,回国后就赶紧写书,使这些新技术与国内同行共享,并同时培养学生。2004年12月-2005年6月,倪计民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再次赴德,这次是落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而所带去的思考是“中德高等教育的差异与汽车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中国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根本因素”。在他看来,中国汽车工业要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和提高产品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企业需要知识、经验、技术的积累,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产品开发流程和正确的方法。因此,对“产学研”也有了独特的认识,

  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时常深入企业忙于“产学研”,在自主研发上积累了不少经验。通过这些年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和分析,他承接的科技部项目,省科技合作项目以及不管是整车厂还是零部件企业的合作项目,总是以项目为载体,强调产品开发的“知识库”、“数据库”的积累和项目管理,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的运用等,尤其是仿真计算、试验技术和设计技术的协调性(企业最缺乏的,对产品优化也是最重要的)。而且还特别要求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等项目完成了,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掌握了整个开发流程和关键技术。

  培养汽车专业的人才仍然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历时3年多的一本由万钢部长主编、他任副主编之一的《德汉大科技大词典》出版发行了。该词典有汽车专业类2万多条词条,他参与了汽车专业词汇的校对,内燃机专业4000余条,他除了翻译和校对外,还补充了4500多条内燃机专业词条,这些词条也源自于倪计民老师办公室书架上的那些德文书籍。可以说国内没有哪本词典内燃机专业方面的词条能比这本词典更全面了。

  另外,由德国大众前产品开发部经理Seifert教授和AVL公司副总裁Rainer博士编著的《汽车和动力总成的虚拟产品形成》一书的翻译业已完成,计划在国内出版。在他看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接受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2004年9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搬到近邻上海大众的嘉定校区。厂校联系就更加密切了,周围汽车产业链的集群效应更加突出。这也是上海汽车国际汽车城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有人说,同济大学成了中国的“布伦瑞克”。我想,有人才支撑的产业才会有希望。惟有远见的企业,才会有发展。上海大众及上海汽车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