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9 > 2009年第10期

轮胎特保案硝烟战争与妥协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14-12-22 16:37:29

从今年6月就开始炒作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近期有了结果,奥巴马总统于9月11日签署了该法案。

尽管“楼上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尽管惩罚性关税低于预期,但仍然引起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不安,也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中国48小时后提出的反制措施:对美国汽车和肉鸡开展“双反”调查。

入世承诺开了多少“天窗”

贸易伙伴间的争端不足为奇,平均每3天一起,中国遭到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依靠低廉的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抢占市场,屡屡授人以柄。仅今年以来,欧盟汽车紧固件案、美国钢管案、巴西子午线轮胎案……但这次的争端为何引起广泛关注?因为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启动对中国的特保,即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构和特殊保障措施。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一对一谈判时,应美国要求在双边协议中加入该条款,有效期12年。换言之,该款专为中国外贸特点量身定做,美国拥有单方面使用权。要使用它,仅仅需要“察觉到他国出口商品的数量激增”,门槛低、使用方便,是民主党政府居家旅行、杀人越货的必备佳品。

每次遭到反倾销调查,都有“专家”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要进行行业整肃。结构问题的确困扰长远利益,但并非靠行政和政策手段就能解决,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产业资本壮大和转移,显然三年五载搞不定。难道说,在此之前,我们都要忍受这一切?即使有朝一日做到了,就能避免贸易争端吗?美国和欧盟每年要打多少贸易官司,难道都是因为自身产业结构的问题?不客气地说,对外谄媚,对内严苛,这是标准的汉奸嘴脸。

反思我们交过的学费,当时我们有多紧迫,必须要签署这种含有不平等条款的入世文件?这样的条款还有多少?我们熟知的“我国认可自己非市场经济条款”、“承诺出口农产品不采取补贴措施”(发达国家都没有放弃农产品补贴)就属此例。

当时相关谈判者认为这些过度减让或者歧视条款影响不大,现在看来,此言大谬。仅一个特保案,就影响到10万轮胎产业工人就业,17亿美元的出口产值。而其他国家可以直接援引该案例,对中国轮胎加征关税,我们的损失还将扩大。如果第二个、第三个特保案出笼,还算“影响不大”吗?

说白了,我们吞下了8年前急于达成协议的苦果。加入世贸带来的对外贸易繁荣,不能掩盖这些威胁的存在。

内政决定外交

发达国家在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情况下,往往转而求助“特保”这种流氓条款。头几年美国某些行业协会曾6次发起特保申请,均被布什的共和党政府否决。如今的民主党政府自诩为工会和老工组织的代言人,从来不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还记得托尼·布莱尔在美国参院演讲,鼓吹自由贸易、谴责保护主义的时候,后面坐着的拜登那副尴尬表情吧?

奥巴马顶着变革的光环入主白宫,如今蜜月期已过,近期美国失业率有所抬头,支持率开始走低。站在他的角度,坚持自由贸易而开罪老工团体得不偿失。所以,该决定显然是在政治压力下做出。况且,美国历来的传统都是内政决定外交。外国的反对声再强烈,也影响不了选情。奥巴马还指望在医疗改革的战斗中,获得这些组织的支持。投桃于前,必然指望报之以李。

以前的制裁都由美国商务部牵头,这次奥巴马亲自签署制裁,外界只能理解为美国总统亲自主导了贸易攻击性政策,其影响将是深远的。鉴于美国政府已改变了一贯对特保条款的慎用态度,今后这方面的争端必然增多。

贸易战与愤怒情绪

特保案在奥巴马签署后,几成定局,至少头一年么有讲价余地。中国商务部的报复清单也已拟好,但谨慎地未提及“报复”二字,其中没有情绪化的东西,通常我们都假定“国家”是绝对理性的,不会面对挑衅发泄情绪,政策决定只会根据国家利益做出。

美国人开了贸易战争第一枪,但和双方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额相比,还称不上全面战争。顶多算端了对方几个哨所,小摩擦而已,关键要看,小范围冲突会不会酿成双方全面开打。

国内橡胶工业协会和橡胶企业的法律代表都怒不可遏,纷纷要求中国采取反制措施。美国汽车整车对华出口额大概20亿美元,符合贸易报复中通常采用的金额或就业人数对等原则。

众所周知,在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向通用和克莱斯勒分别提供了600亿和250亿美元援助,属于间接补贴,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的时候,将在华剩余的3000多辆铂锐和300C,低价包销给华北庞大汽贸。庞大买断后,以优惠4~6万元的价格销售,根据其原产地成本,明显构成倾销。

克莱斯勒在华合资生产失败后,整车对华出口数量在美国“三大”中最多,每年达2万辆以上,几乎占美国对华整车销量的一半。今年一季度,克莱斯勒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17%,主要为酷威、牧马人、JEEP等SUV车型,在这次调查中首当其冲。如果相应加征35%以上的惩罚性关税,相当于一年内将克莱斯勒彻底拒之门外。而新通用和福特则相对主动,可以调整在华合资厂的战略来应对。

至截稿之时,中方并未公布具体的被调查产品,引而不发,等待9月24日匹兹堡金融峰会上中美元首磋商的结果。

世贸组织官员要求双方在WTO框架内解决争端,但走申诉路线旷日持久,特保条款的使用条件宽泛到想用就用的地步,打赢这种官司希望渺茫,远不如报复事件短、见效快。两败俱伤后,双方迅速妥协,互道“承认”,点到为止。这是本次特保案的最好结果,也是最可能的结果。

(作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