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记者|张恒
2015年3月12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同宣布将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双方的目标是共同打造“跑在互联网上的汽车”。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在该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受该消息刺激,3月12日午后一开盘,上汽集团股价就直冲涨停板,一度涨幅超过9%至25.9元,盘尾收在24.71元,全天上涨4.79%,当日成交总额27.3亿元,为两个月以来的最高,当天汽车类板块涨幅0.98%。
算起来,上汽集团仅一天就增值了124亿元,这10亿元的基金真可谓是超级好买卖。就实力而言,阿里和上汽是当下互联网造车概念中的最强的组合,但马云有句名言:“花钱能搞定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今天还有一个新闻,在意的人可能不多,即百度云OS谢幕了,公告于2015年3月11日停止更新。百度云OS是一款基于Android4.0的手机操作系统,该款系统相比阿里巴巴的YunOS和腾讯的TencentOS诞生的都早,市占率也更高。它在2012年推出,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大量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受到Android 和MIUI的影响,一哄而上地放话要推自己的手机系统,企图抢占智能手机的系统级入口。
统计称,短短的3年时间,百度已经推出了67个版本,足以看出其团队的用心和百度的重视程度。
3年,最领先的百度云OS黯然离场,还不如它的阿里与腾讯的手机系统命运也可以想象,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一条,适配的手机太少,导致体验不好,为何适配手机少?软硬件分家了!
回想当时BAT要做手机系统的原因和如今要搞互联网汽车的原因没什么本质区别。BAT连手机硬件都没狠下心来做,又怎么会去造汽车硬件呢?显而易见,他们擅长的,想做的还是软件。
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相同的理念文化,是来自前英特尔CEO安迪·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即行不行不妨先做来试试。网上调侃说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阿里巴巴找来了中国汽车行业销量最大,同时技术也最好的上汽集团联手,不出意外,百度和腾讯也会和一汽集团进行谈判合作。试想一下,要把他们的互联网系统塞进汽车里,合资方的外资股东会欣然接受吗?
汽车系统与手机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安全性,特斯拉的方法是把大屏幕上的互联网软件部分单独分离出来,这部分不会对驾驶有任何影响。简言之,汽车还是汽车,只不过上面多了一个专用版的PAD来提供软件。但目前车主反映,开在路上突然死机同样会令他们非常担心。
当然,技术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但有理由相信,互联网企业仅仅有野心是不够的,不掌握硬件就无法做到量体裁衣一般的匹配,匹配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用户体验,尤其是在人家开车时候,容不得一点闪失。
或许有人会拿谷歌来辩驳,谷歌也没有啥硬件,又有Android又造谷歌汽车的,正是行业标杆啊。用易到用车周航的观点说,这是目的差异导致的结果,人家是因为创新而有机会成功,而中国的企业家是为了成功才去创新,一个想创新,一个想成功,想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事情。
虽然BAT已经很成功了,但他们的创新仍是出于功利的商业目的,对公司来讲这没有任何错,但却是两个世界的事情。(作者/张恒 责编/吉盼丽)【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