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个性”的东本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2014-12-22 14:54:35 作者:安丽敏

    07011.jpg
    被誉为是“‘60后’大叔怀揣‘90后’心脏”的陈斌波,决定要向着更加个性的路线前进。

在6月27日的新思域上市发布会上,陈斌波穿着红色T恤加米色外套诠释了新思域的个性所在。“go本色”是此次发布会的主题,这个充满突破意味的口号与两个月前东风本田所提出的“StayAhead”年轻化战略相呼应。会后陈斌波告诉本报记者:“我觉得做事就是要做得‘过一点儿’,否则可能就没有效果。”

这个“过一点儿”可以理解为引入新思域2.4LSi车型,也可以理解为东风本田将呈现出更加个性的品牌形象。在这一点上,新上任不久的东风本田总经理铃木麻子也认为:“现在个性和追求销量之间并不矛盾,反而是东风本田还不够有个性。”

这两位中外双方的掌舵人之所以在个性化这一点取得了空前的一致,杰德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剔除“伪运动”

陈斌波告诉记者:“在杰德上市时也有人问过我,对杰德成功有多大的把握,说实话只有六成。”在他看来,杰德这款车确实太过个性,但事实证明,这款针对中国年轻消费者的产品获得了成功:原定年销量5万辆(即便这个目标在当时很多人心里也是打了问号的),最终杰德月销量稳定在7000辆左右。

杰德的成功不仅仅带来更多的销量助力,另外也实现了陈斌波此前做大思域和CR-V两个平台的目标,同时,更证明了东本此前对中国年轻消费市场崛起的判断是准确的。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这对于陈斌波来说,确立了更加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此次上市的新思域便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在关于为何引入2.4L Si车型以及为何选用新思域征战CTCC时,陈斌波表示:“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彰显思域的运动性。”在当下,无论处于怎样的细分市场,几乎全部的车型都会将年轻、运动作为宣传点。但是,随着消费者逐渐成熟理性,“伪运动”的产品在被剔除的同时,新思域这样的产品找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新思域所处的A+级市场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方面,作为铃木麻子眼中“最能代表本田精神”的车型,思域自然实力不俗,通过运动性的阐释,更能将其品牌形象进一步延伸。

根据东风本田的规划,此后还将推出A0等级别的产品,有了思域的品牌形象在先,今后的发展壮大将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品牌“过一点”

新思域确实够突破,但这还远不是陈斌波心目中关于个性化的终点。今年对于东风本田来说最重要的“大事件”还是全新换代的思铂睿。

一直在中高档车领域占据优势的日系车自然不愿将这一市场拱手让人,把此前有些不温不火的思铂睿“卖好”是陈斌波的又一挑战,而他这次比杰德上市之前显然更有底气。

“我对新思铂睿非常有信心,首先它的设计师非常注意倾听中方的声音,也亲自到多个市场亲自体验考察,”陈斌波说,“新款思铂睿的销量要达到老款的10倍!”

实际上,从上一代思铂睿开始,本田已经开始探索同平台战略,在此前更是明确这一点作为本田在中国发展的战略。在此基础之上,思铂睿可以运作的空间更大。

据悉,全新思铂睿已经在北京车展、深圳车展等众多场合亮相,未来也会出现在成都车展,最终将锁定在广州车展期间上市,“我们到时候会有大动作。”陈斌波对此卖了个关子。

“我们的目标是将东风本田的企业形象打造成为更加年轻、时尚、个性的感觉,当然,这一品牌形象需要产品的支撑。”陈斌波透露,这意味着今后东风本田导入的产品将具备更加个性化的基因,对于和广汽本田的区别,他表示:“本田品牌本身就比较个性,但我们要做得更个性。”


契合年轻化

就像曾经是谦谦君子的陈斌波,现在已经成功“转型”为“时尚大叔”,现在的东风本田在互联网冲击波下,率先开始思考契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点才是品牌个性化背后的关键。

新华信CEO林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有超过48%的汽车消费者是‘80后’,他们对于一个产品的了解方式是碎片化的,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于企业的营销方式来说挑战很大。”

据了解,很多企业内部对这一点仍然有很大的争议,但东本在陈斌波的主导之下开始勇敢前行,“我要求我们的营销部门一定要贴近年轻消费者的爱好,当然这样的营销方式未必投入会小,而是会更加复杂,对我们的考验也很大。”

此前,关于日系车与德系车之争,在很多人看来,日系车已经落败,但实际上,除了外界看到的日系车在小型车的全面反攻之外,其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的积累将是今后翻盘的法宝。

尽管现在与电动车有关的新闻更加受欢迎,但是实际上混合动力很有可能是绕不过去的坎。陈斌波表示,未来包括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混合动力技术都将陆续引入中国,在混合动力方面,“我们要做到混合动力产品和传统产品价格相差在一两万元以内。”

在电动车技术尚不完善、基础设施缺失、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想像这将带来怎样的冲击。

可能在前两年,东本的发展没有赶上大势,但显然它追赶的速度不仅会弥合这一差距,更会占据未来发展的优势地位。

问答铃木麻子:


《中国商报》:汽车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您作为女性如何面对一个大部分是男性的行业?

铃木麻子:开始还是比较不安的,不是因为要管理中国的合资企业,是因为东本是一个年产销超过30万辆的企业,要掌控这么大的企业还是有很大的不安,反倒是在中国工作没有什么不安。之前在亚太其他合资合作的伙伴共事过,有这样的经验,双方肯定会寻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在这方面不存在担心。日本和中国很邻近,对中国文化抱有很大的敬意,和中国员工一起工作有很大的期待,从个人角度来讲,离家不是那么远,也是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工作,所以很容易接受。在中国,男性是不是相对更适应强势的女领导?我觉得是这样。中国历代政治界经济界在很高的职位都是有这样的例子的,只要你有道理,我相信同事都会听取的。同样的工作放在日本的话,还是中国更轻松一点。


《中国商报》:您觉得您是一个强势的人吗?

铃木麻子:这个东西很难讲,其实是一个很感性的问题,在日本的传统的文化中,日本的女性要很温柔,但如果要是讲英语的话,转换环境之后,内心的强势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中国商报》:得知调到东本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铃木麻子:反问了一下自己,这事儿我行吗?在本田全球的公司之中,东本是一个比较大的公司,仓石和水野总都是从这个位置上升任董事,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我一点也不反感在中国合资公司中工作,只是还不太习惯被灯光聚焦的感觉,我还是喜欢在背后默默地工作。正好又是女性,如果是个男性的话,可能不会这样一直被提及,在本田内部也是这样,关注度非常高,感觉不自然,有些不自由,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中国商报》:您做过很长时间的营销工作,您是怎么理解营销的?

铃木麻子:我觉得市场营销首先应该就是对市场的研究,这个不是在大学学的,而是在现实中对客户进行缜密的研究,这与我们今后怎么做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对某一个市场进行实际的研究,照搬经验的话就很容易失败,本田有“三现主义”也是非常重视这一点。营销应该是很简单的,不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


《中国商报》:东本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铃木麻子:三年前日本大地震后开始,东本内部外部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从去年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正处于急速追赶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怎么建立一个能产生丰硕成果的组织机构是很大的挑战。


《中国商报》:本田在中国推广平台化战略,两个合资公司会怎么协调?

铃木麻子:面向中国庞大的市场,本田为了获取更好的市场表现,很早之前也在讨论同平台的问题。我之前也在事业企划部,知晓这个背景,不会和水野总有什么争执。这是我们共同认识到的大战略,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自己,是本田之外的厂家,这些想法是共通的。最根本的是,得有受欢迎的产品平台,这样才会拥有都非常好的产品。


《中国商报》:东本怎样在个性和销量之间做权衡?

铃木麻子:个性化和销量是有关联性的,首先要获得一部分消费者的喜爱,才能拥有一定的销量,这是一个先决条件。相对来说,本田在全球市场占比,美国日本占10%,亚太其他国家仅次于丰田,占比也比较高,在中国两家公司加起来才4%的占比。过去3年我们没有跟上大市场的脚步,现在我们提倡有个性的企业,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些没有做到极致。而且在中国市场,要保持一定的个性维持在市场中的地位,获得相应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影响力,这两个因素不是取舍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文| 安丽敏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