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和增速的双料冠军,长安汽车的脚步越来越受到外间瞩目。增长会持续下去吗?在这样的窥探与疑问之下,长安汽车自然并没有停下的打算。
![]() |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伟 |
按照规划,长安汽车预计将在2020年实现整车销量450万辆,市场份额占据13%,自主品牌销量25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3930亿元。自主品牌力争进入世界前十,初步建立世界一流汽车企业;2025年,长安汽车预计整车销量600万辆,市场份额14%,自主品牌销量34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5230亿元。全面建成技术一流、质量一流、品牌一流、规模一流的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要用十年时间达成如此的远景和鸿远,长安汽车的底气来自哪里?
“654”与“518”:主攻智能化与新能源
“654”战略主要内容 |
未来五年,在长安汽车的整体发展中,智能化与新能源汽车将是两块最为主要的方向。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伟向搜狐汽车介绍,在智能化汽车方面,长安已制定了面向2025的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即“654”战略。内涵是要搭建6大平台,掌握5大核心应用技术,分4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
具体来说,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在2015年底完成第一阶段,具备驾驶辅助功能的产品量产上市,主要应用技术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半自动泊车、智能终端3.0等;2018年完成第二阶段的目标,即半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搭载集成式自适应巡航、全自动泊车、智能终端4.0;2020年达到第三个阶段,将完成高度自动驾驶,功能包括高速公路全自动驾驶、一键泊车、智能终端5.0;最终,长安预计在2025年达成真正的全自动驾驶,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在智能网联方面,长安汽车将整合全球资源,形成“三国三地、各有侧重”的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体系。目前,长安汽车已在长安研究总院设立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长安美国中心设立智能网联研发部门,同时准备在硅谷设立办事处,在印度建立离岸软件中心,形成“三国三地、各有侧重”的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格局。
同时,长安汽车还计划加快资源投入,到2025年将达要1500人规模,累计投入56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事实上,这一智能化发展战略目前还未正式对外公布,据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公关部部长杨大勇介绍,迟迟没有公布的原因是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过快,目前百家争鸣,并无一个确信的方向。因此,长安汽车希望谨慎斟酌,到拥有一个真正领先的产品之时再对外公布“654”战略。据他透露,这个公布的时间节点很有可能是明年的北京车展上。
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已在今年3月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518”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到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0万辆,到2025年,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产品方面,未来十年,长安汽车将分三个阶段,向市场推出34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其中,纯电动产品27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7款。纯电动产品中,商用车12款、MPV车型6款、SUV车型2款、轿车7款。
放眼当下,据李伟介绍,今年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订单超过5000辆,已远超过此前制定的1000辆目标。
将推CS15和CS95 CS75产能问题将缓解
“虽然智能化与新能源非常重要,但目前长安的主要精力还会放在传统汽车之上,不会一下子转移全部注意力。”杨大勇讲到。毕竟,目前传统汽车仍是长安汽车销量迅速增长的主要支持者。
据统计,今年1—4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售60.6万辆,同比增长19.4%。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销售39.7万辆,同比增长48%,销量和增速保持自主品牌第一。自主品牌板块实现盈利1.68亿元,同比改善4.16亿元,自主品牌乘用车实现利润3.49亿元,实现益润扭亏为盈。
其中CS35销量6.2万辆,同比增长71.2%;逸动系列销售7万辆,同比增长44.6%;CS75销售5.6万辆。
众所周知,CS75一经推出,就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以目前月产量约1.5万辆的情况,消费者提车基本需等待2—3个月时间。不过,到6月这样的状况或将好转。据杨大勇透露,主要限制CS75产量的爱信自动变速器供应不足问题即将有所缓解,CS75月产量将可达到2万辆。
“一个品牌的成功,不仅要依靠一款产品,而是靠一群产品、一个体系。”杨大勇表示。因此,长安汽车在后续产品上是否能延续成功,更加值得关注。
据悉,按照规划,长安汽车还将投放CS15和CS95两款新产品。“CS95绝对值得期待,大家都感叹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么令人振奋的造型了。”李伟言谈之间,对CS95的期待和信心溢于言表。
此外,李伟还向搜狐汽车介绍,未来长安汽车还将涉足小、中、大型MPV的研发,尤其是大型MPV,长安汽车认为将成为一个热门市场。
同时,在传统的面包车、商用车产品方面,目前产品序列均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长安汽车开始思考未来以什么样的格局继续发展,不排除走个性化路线。
对标福特技术标准 产品质量达到合资水平
好的产品自然离不开优秀的技术支持。
一向重视技术力量的长安汽车,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开发中一贯对标福特技术标准。目前在可靠性试验技术能力、整车震动高低温试验、环境试验、碰撞安全、NVH性能开发能力等方面均已走在中国汽车企业前列。现阶段,长安汽车R/1000达到31,产品力得分达到730分,产品质量已达到合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合资。
据李伟介绍,长安的合作伙伴对长安十年来的技术进步非常认可。长安铃木代工生产长安新奔奔就是这种认可的最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