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源自“一致性”

汽车人 2015-07-07 23:09:31 作者:张恒



导读
索罗斯的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假象与谎言的连续剧。”

《汽车人》记者/张恒


关于中国汽车品牌,中国车企大而不强的讨论从未休止,但回过头,看看中国经济这几十年一路走来,“一致性”的根结不可忽略。

近期A股的暴跌源于小创板踩踏导致流动性枯竭,连锁反应到蓝筹股和股指期货等衍生品。

创业板暴跌虽然直接导火索是监管层打压场外配资,但实质上却是因为创业板的企业估值过高。这估值过高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脱不开关系,“创业板就是中国的未来”,是近几年最动听的故事。

伴随二级市场的超高估值,一级市场欣欣向荣且估值也越来越可怕,别说股权融资的A轮B轮投资金额惊人,现在天使投资都是几百万起了,早几年的几十万元根本拿不出手。这是因为创业板在那里,最直接的标的。美国上市的中概企业,对比咱的估值简直弱爆了。这又导致了以奇虎360为首的一批中概企业的回归A股潮。

在现实生活中,哪怕是影视剧中,脆弱的人往往是由于“认死理儿”,他不能够接受事物的正反两面,不能接受事情的反面。脆弱的实质是“单向性”,只认一面,而如果成千上万的人认同一个“死理儿”,就称为“一致性”。

实质是,一致性越强,其自身就越脆弱。

展开到汽车行业,从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到各大小媒体,纷纷把报道重点放在市场占有率,产销多少辆车,这直接导致了国企汽车集团通过大额补贴,甚至亏损销售低价位车型来保证市占率和销售数量。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自主品牌的连连亏损和产品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现在已暴露无遗。美国就没有这种一致性,特斯拉在2013年只销售了两万辆车就足以红遍全球。

毫无疑问,媒体报道加强了这些“一致性”,当然,也有人会说是企业“洗脑”媒体的结果,总之,这是一个互为增强的效应。从刚刚过去的2015全球汽车论坛上看,企业说的话越来越像媒体,媒体说的话越来越像领导,领导说话越来越像企业。而同场的外国嘉宾的发言,就有着完全不同和更多样化的内容重点。

当“一致性”被不断加强,同时也就越脆弱,仅仅一个月,从4000点雪崩到2300点的创业板指数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请注意,创业板不仅仅是创业板,它故事的基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的未来”。

从车企披露的信息来看,国企集团汽车的毛利率过低是件突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声音来探究这个问题,更没有涉及作为制造业的重中之重,即对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探讨,但国外的汽车人士是大多把发言聚焦在如何创新和提高运营管理上。

不得不承认,二级市场的扭曲不但严重影响一级股权市场,同时对企业本身的运营也有很大影响。上市公司不断沾边“互联网+”不断给自己打造所谓新概念,讨好二级市场资金,就是主要表现。这又引起了媒体跟进,它们的报道反过来又增强了“一致性”。

错误轮番上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此次股灾,是否应该更深刻的反省“一致性”带来的问题,每个年代都有着不同的好故事,但问题是不要太痴迷于此,时刻提醒自己,物极会必反,故事只是故事。正如索罗斯的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假象与谎言的连续剧。”(作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