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500强,北汽缘何排名上升最快?

2015-07-24 05:50:06 作者:


《汽车人》记者/张敏



双喜临门,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看上去心情不错:一是北汽再次入围“世界500强”,上升势头喜人。二是和“500强”企业做了好朋友,启动了厂区光伏资源开发项目。



在 “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公布的名单中,北汽集团以50566百万美元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入围,排名第207位。相比上一年,排名提升41位,实现业绩与排名持续“双提升”。在跻身世界500强的六家中国车企中,当属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

这与国内车市大势走向有些不同。面对中国车市的微增长新常态,官方降价、缩减产能、调低目标,汽车厂商的各种救市举措,似乎没能赶走车市的“寒冬”。如此,北汽为何能在排名上逆势上升?



徐和谊认为,北汽集团连续三年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重点扶持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得益于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全球化的战略定位与实施;得益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全价值链提升与发展,它标志着北汽集团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但他也坦承:受行业大势影响,今年是北汽产销增速最低的一年,但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整体销量增长不大,但销售收入与利润却达到了两位数的大幅增长。背后的原因值得推敲和玩味。“一是我们在战略上没有失误;二是,我们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徐和谊总结道。

当然,排名上升与2014年的成绩是分不开的。回顾北汽集团2014年生产经营状况,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115.6亿元,同比增长15.4%。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实现产销51万辆,同比增长90.8%。两大合资公司经营效益再上新台阶,北京现代克服产能瓶颈,实现了整车销量112万辆,同比增长8.7%;北京奔驰厚积薄发,实现了销量14.5万辆,同比增长25.4%。市场业绩,印证了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共同发展,成为推动北汽集团收入增长双引擎。

在行业销量增速下滑的形势下,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团仍实现整车销量118.7万辆,保持正增长。“如果将北汽集团分成三块,利润贡献度最大的是北京奔驰,其次是北京现代,第三块业务就是处于培育期的自主品牌,围绕着降成本,扭亏为盈,不断进步。”徐和谊解释道。

今年上半年以来,合资品牌增幅放缓。但北京奔驰2015年1-6月实现终端销售9.8万辆,同比增长38.6%,远超奥迪10.9%和宝马8.6%的增长率。


北京奔驰上半年持续推出全新产品线,全新C级轿车和国产GLA车型陆续上市,显现出北京奔驰产品按节点有序推进的战略规划能力。同时凭借多年在产能方面的战略布局,北京奔驰得以放开手脚、厚积薄发。


北京现代采用“D+S”战略,推出高端车型和新款SUV,凭借高附加值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完成收入500.3亿元,有力地推进北汽集团的发展。

在自主品牌上,北汽集团集全球先进技术资源为我所用,使自主品牌建设站在更高起点上。以2009年收购萨博核心知识产权、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北汽绅宝实现了A0级、A级、A+级、B级以及SUV全系列覆盖。从自主品牌整体销量数据看,北汽绅宝表现优异,提升了北汽自主品牌整体销量。此外,北汽银翔通过幻速系列和M20等产品持续发力,实现销量12.3万辆,同比增长85.6%。

昌河汽车重组成为北汽集团自主品牌发展的另一亮点。2014年以来,北汽集团平稳推进“双品牌”导入工作,景德镇新基地规划等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昌河汽车市场增长。 

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是北汽集团谋划未来的重头戏。去年北汽新能源汽车售出5510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238%,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进入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前四强,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开创了北汽新能源新发展的历史元年。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北汽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6223辆,总销量占全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份额的22.5%,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这令徐和谊颇为自豪。“北汽新能源汽车能够迅速抢占市场,源于北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精神、服务理念和互联网思维。北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重视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的掌控,更注重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与整合。”


无论是传统乘用车业务还是代表未来的汽车智能化与新能源,徐和谊带领下的北汽集团已经布好棋局。而它当前所呈现的利好,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北汽集团实施“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转型”战略。

自从去年8月份,徐和谊提出以互联网思维加快集团战略转型升级后,北汽集团已经开始从研发制造、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为集团植入“转型”基因,进行深层次、大范围的全面变革。

在制造转型上,北汽集团致力提升现有制造体系智能化水平,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深度和广度,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和高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由集中生产向网络化异地协同生产转变。通过植入BOM、ERP等信息管理系统,北汽集团将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把北汽集团的全国制造与全球制造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与此同时,北京汽车与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成立“北汽德奔”技术中心,进一步提升北汽集团对奔驰技术的转化能力,推动对萨博技术消化吸收再升级,掌握国际领先造车技术。通过与意大利阿古斯塔维斯特兰和新西兰太平洋航空航天公司的合作,北汽集团涉足通用航空,先行一步开辟出行工具的新蓝海。“以后,我不仅是汽车人,还是航空人”,徐和谊透露,今年通用航空要向着15台飞机产销目标努力。

随着“互联网+”的大势所趋,未来,汽车主导IT技术应用,实现汽车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使汽车成为一台能够上网的移动电脑已经落实到北汽集团战略转型的发展中。目前北京汽车已与乐视合作,将共同研发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系统、EUI操作系统、车联网系统,打造智能汽车生态系统,为北汽集团创造更多价值。

不久前,徐和谊曾经预计,目前中国的车企总数到2020至少有20%以上会出局,甚至可能能够达到1/3。而今,他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并表示,自己“深信不疑”

什么样的车企将会出局?技术进步慢的,创新能力差的企业。正是这种甚于他人的危机感,促使徐和谊早于行业开启了北汽转型的步伐。“当前车企上产品、打市场都是在做一些表面、急功近利的事情,而在转型、调整结构上大大慢于社会进步,当前的车市、行业困境,就像一记猛掌拍醒了我们,促使中国汽车行业,尤其是几大国企加快结构调整,战略转型。”

尽管徐和谊称,转型的最终结果还要经受“十三五”目标的检验,但从目前看,先行者北汽已经用实践与数字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作者/张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