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趴着742亿元也要搞增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以下是一些分析和猜测。
◎ 汽车人传媒记者 张恒
周末,上汽集团连发两个公告,一是波澜不惊的9月份产销快报,二是上市公司因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停牌时上汽集团股价是17.77元,相当于去年年底的水平,股价的历史高点在上海车展期间,即4月23日盘中触及的27.88元。
产销快报显示,9月集团产量429576辆,去年同期477973辆,前9个月累计产量4138647辆,去年同期累计4188283辆,累计降1.19%;9月集团销量497619辆,去年同期492529辆,前9个月累计销量4130966辆,去年同期累计4187416辆,累计降1.35%。数据波澜不惊,9月产销量相比可知目前集团仍处于去库存的过程。
疑问是当前公司账目上还趴着742亿元人民币(来自2015年半年报),根本不缺钱,为何还要稀释股份换现金?尤其是当前公司的股价并不高,只有不到7倍的动态市盈率,为何没有向其他上市公司一样在股价高位做定向增发呢?新增股票的买家是谁?增发来的钱做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做了简单的分析和猜测。
和去年同期相比(2015年中期和2014年中期半年报数据),集团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相差无几,但总资产周转率的下降拖低了净资产收益率(ROE)0.84个百分点。去年ROE为9.40%,今年为8.56%,相对去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为85.66%,今年是72.79%。
虽然账目上有742亿元人民币,但去年同期为936亿元。和去年相比,集团非流动资产和存货有较大增长,去年非流动资产为1436亿元,今年是2070亿元,去年的存货是346亿元,今年是479亿元。简言之,公司的财务比较去年略逊,但仍然健康,用募集款来补充现有流动性的可能极小。
有网友评论说上海国资委从来没有欺骗过散户,所以相信这次也是利好,起码不会是利空,但关键问题在于新增股份增发给谁?中小投资者普遍认为如果是增发给原有大股东将是重大利好。
其实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笔者对原有大股东继续增持的可能性持保守态度,毕竟是控股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持股占比已达到74.3%了。
有网友认为集团的大把现金是在合资公司手里,受公司治理限制,这些钱并不是说用就能拿来用的,所以需要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来投资新的项目。那下一个问题就是,拿钱来做什么?
和其他大型车企集团不同的是,上汽集团已实现整体上市,非上市资产吸引力不足。所以用募集款来收购关联资产的可能性不会很高,起码投资者不怎么期待。
如果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力度,是有可能的。还有网友说可能是去支援当下遇到困境的大众,比如购买大众的股权,或是在上汽和大众的合作项目上,上汽再多承担一些,也不无道理。
总之,以上各种均是猜测,中国汽车市值第一股上汽集团这次要定增多少,拿来做什么?在10个交易日后就会有答案了。(作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