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汽车创业机会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2014-12-22 15:00:36 作者:安丽敏

08071.jpg
   “创业”从今年3月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后成为了一个热门词汇,如果问一下身边的人,即便没有真正创业的,有创业想法的也非常之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部分新登记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更是明确表达了对创业者的支持和鼓励。据媒体报道,最让总理忧心的是,那些新拿到市场“入场券”的创业者们,能不能“留得下、守得住、做得强”。他请创业者们“直言不讳提建议”。李克强说:“决不能因为各种政策不合理、改革不到位,让创业者们失望,绝望。”

据悉,参加当天座谈会的10位参会代表,年纪各不相同,从事的职业也千差万别,但他们对市场却有同样敏锐的感应。今年3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之后,他们都迅速做出反应,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渴望在市场中一展身手。

不过,创业虽然火,但是和汽车相关的似乎不多。因为按照此前约定俗成的认知,汽车业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非常高。即便是在国外,像特斯拉这样的破局者也是由著名的高富帅马斯克出手才行,为了3D打印汽车一直在奔走的那个发明者运气则差了很多,它甚至在众筹网站上去求助普通大众,为其提供支持。

可以说,在国内外,一般创业者都自动屏蔽了汽车业。

但在当前市场壁垒不断破除、互联网的颠覆作用开始初显成效的时候,汽车业也开始向创业者敞开了大门。

工商总局叫停汽车品牌销售授权,便是转向市场的一个明确信号,也有评论人士认为,卖水果的小贩也可以注册“汽车销售”。虽然实际实现起来难度很大,但这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

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新的思维会带来新的机遇。最有可能突破的将是售后领域。有一位咨询人士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时代,现在的汽配城将有可能被取代。一位4S店经销商更是感到危机深重,他表示:“如果网上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零配件,谁还会来4S店维修保养?最多只能挣个工时费了!”

这可能并不是耸人听闻,相比其他环节,售后领域的门槛并不高,只是整车厂掌控了零部件供应商的供应渠道,如果这层障碍得以破除,那么售后领域将带来许多新的机遇,而如果有好的商业模式来整合这些有效的资源,其创业成本可能并不高。

同时,除了售后层面,互联网汽车带来的想像空间也非常大,不久前上汽就与阿里巴巴签约,北汽则与乐视签约。当然,阿里巴巴和乐视都是大型企业,但这毕竟提供了新的可能。

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带动了无数的APP公司,未来的汽车同样是一个大型的移动终端,它可以兼容搭载的东西更多。所以,行业格局的改变并不仅仅来自于内部,更有可能带来改变的是来自外部的搅局者。(文| 安丽敏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