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通用在印度拥有两家工厂,一家或出售给上汽集团,而另一家则没有出售的打算,而是继续生产汽车,并向南美洲出口。这也为在印度市场布局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汽车人》记者 邢秋鸿
有消息称,上汽集团已经在任命“上汽印度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这似乎预示着上汽将接棒通用在印度的权利,独立运作印度市场的事情似已板上钉钉。虽然官方并未作出回应,但是这件事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今年1月初就有消息显示,上汽集团旗下一家分公司计划收购通用汽车在印度的Halol工厂。通用汽车在回复路透社询问时称,双方就出售Halol工厂的磋商进展顺利,正在进行审批。这一次传出的任命,更像是为接盘Halol工厂所做的最后的准备。
上汽集团对印度市场并不陌生。早在2009年,上汽就曾与通用共同组建了“通用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扩展印度市场;同时还引进了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和管理经验。但合作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不堪亏损,上汽集团主动终止了合作。现在看来,上汽对于印度市场的想象并没有因为那次合作的终止而幻灭。
印度市场有着很多响亮的“头衔”——世界第五大汽车市场、下一个中国、兵家必争之地……巨大的汽车销量和较快的增长率,使得车企对这一市场充满向往。千万不要被这些虚幻的头衔所迷惑,对于这一市场,我们还得冷静看待。
众所周知,印度是仅次于我国的人口大国,且人口总量有可能超越中国。可以说,印度能够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市场,很大程度是受大规模人口基数的影响。但结合印度的人均GDP来看,印度的汽车市场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美。
数据显示,印度人均GDP为1598美元。根据国际惯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轿车开始进入家庭。很多时候,大家看到了印度每年新增百万辆级的销售数字,但在飙升的销量背后,公司利润却很难有大规模增加。就连深耕印度市场20余年的通用,也从未实现过盈利。上汽在印度市场独立运作,成本控制是关键。
度过了成本这一关,也并不能保证在印度市场盈利,还有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在印度市场,铃木的占有率超过了40%。通用以20年的勤奋劳作,在该地区的占有率都没有超过1%。这是一个低价竞争的市场,销量就是利益来源。
如果只将印度视作消费市场,你可能已经忽视了大规模人口基数带来的另一个红利——廉价劳动力。通用进入印度市场并不完全为了销售,将印度建设成为生产基地是其主要目标。
实际上,通用在印度拥有两家工厂,一家或出售给上汽集团,而另一家则没有出售的打算,仍然继续生产汽车,并向南美洲出口。这也为在印度市场布局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目前,还难以获得上汽集团收购通用印度工厂的更多细节。但这一消息确实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上汽不再依靠合作伙伴的力量,不但规划走出国门,而且尝试独立奔跑。
(《汽车人》记者/邢秋鸿)【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