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雷表示:“在BYTON拜腾,我们不只是为了重新定义汽车,更是重新定义生活。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愉悦的出行时光,希望你和BYTON拜腾在一起的时间是充实、美好的。不论在产品的设计上,还是其他和消费者的接触点上,我们都会贯彻这个品牌理念。”
◎ 《汽车人》记者 李德喆
4月20日,BYTON拜腾携首款可驾驶概念车BYTON Concept在北京举行了“BYTON拜腾中国首映礼”。这是继今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全球首秀后,BYTON Concept 首次于国内公开亮相。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智能终端”的拜腾,即将在国内开启新一轮智能出行新体验。
从创立至今,BYTON拜腾始终坚持植根中国、布局全球的核心战略,充分整合全球最优质资源,致力于打造源自中国的全球化的高端品牌。
在品牌发布会当天,BYTON拜腾CEO兼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博士表示:“BYTON拜腾是一个植根中国,布局全球的品牌。中国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全球业务的中心。这里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有最富有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环境,还有对新技术充满热情的消费者,我们相信,中国是最适合实现我们未来出行愿景的地方。”
据了解,BYTON拜腾的全球运营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都设在中国南京。今年4月初,南京工厂试制车间已正式完工,未来几个月,样车即将陆续从这里下线。此外,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预计将于今年10月完工封顶,进行设备进驻。
而在今年第四季度,BYTON拜腾首家品牌店也将在上海开业。未来,品牌店陆续在中、美、欧三大市场落地的过程中,BYTON拜腾会采用与当地零售伙伴合作的模式,更好的满足各地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4月25日,BYTON拜腾首次面向内部员工开启预售,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面向普通消费者。
当然,作为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智能终端”的拜腾,在当天的发布会上,BYTON Concept概念车才是当晚最为夺人眼球的明星。
这辆把科技元素与艺术美学的深度融合的概念车,拥有着阳刚硬朗的外形设计,简洁、流畅,大气的前脸设计、均衡的侧面轮廓和动感十足的尾部设计,无不彰显出年轻化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优雅和个性的完美平衡。
在这辆概念车的内部空间设计上,BYTON Concept也充分体现出了“数字力量”的设计质感。车内配备了多块显示屏,包括取代了传统中控台的超大共享全面屏(Shared Experience Display)、驾驶员触控屏(Driver Tablet)以及后排娱乐系统的两块显示屏。
值得一提的是,BYTON Concept是一辆真正的智能互联汽车。“我们将全方位的改变传统汽车体验: 用直观自然的用户体验代替传统物理交互;内部空间和交互界面顾及每个座位上的用户,而非以驾驶员为中心。”
据悉,BYTON Concept搭载了业界领先的手势控制技术,通过五种简单的手势即可操作共享全面屏。8英寸驾驶员触控屏让驾驶员轻触指尖即可实现远程操控共享全面屏,对车内环境进行设置,如温度、灯光及座椅调节。与此同时,BYTON拜腾支持五种维度的人车交互方式,包括面部识别、触摸控制、手势识别、语音控制、和智能手机整合,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而直观便捷的驾乘体验。
另外,在这个追求自动驾驶的时代,BYTON拜腾也在积极探索自动驾驶技术。根据计划,2019年BYTON拜腾的首款量产车将具备L3级别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与此同时,BYTON 拜腾已与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Aurora 达成战略合作,此项合作将帮助 BYTON拜腾 实现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成为首批将 L4 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市场的车企之一。
而作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动力系统上,在以BYTON Concept为蓝本的量产车上,将提供两个版本的电池和续航选择:后驱版本采用71kwh的电池组,续航为400公里;四驱版本采用95kwh的电池组,续航可达520公里。在快充模式下,30分钟可充满80%的电量。
BYTON拜腾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博士表示:“在BYTON拜腾,我们不只是为了重新定义汽车,更是重新定义生活。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愉悦的出行时光,希望你和BYTON拜腾在一起的时间是充实、美好的。不论在产品的设计上,还是其他和消费者的接触点上,我们都会贯彻这个品牌理念。”
而除了第一款SUV之外,未来,BYTON拜腾还将基于同一平台设计和生产轿车及MPV。首款SUV 将在2019年上市,轿车和MPV预计在2021年和2022年推向市场,目标市场包括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
不是革新汽车,BYTON拜腾的宗旨是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妙。通过深度融合汽车开发与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安全、愉悦、生态友好的驾乘体验。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辆“下一代智能终端”将会走进千家万户,与消费者一道开启智能出行的新时代。(《汽车人》记者/李德喆)【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