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都说GL8不愁卖,那是因为它把“舒适”整明白了

汽车人传媒 2023-10-16 18:25:14 作者:吴毓

 

文 /《汽车人》吴毓

 

多数消费者选MPV,尤其认GL8。

 

商务接待来一辆GL8,首先第一印象就不会错。为自己选车,闭上眼入一辆GL8的人,99.99%都不会后悔。已经不止一次听朋友抱怨,媳妇送孩子上学也要抢GL8开,家里的34C与56E反倒歇着,“不接孩子只接灰”。

 

市场的数据也很说明问题。自2000年至今,别克GL8已经23年蝉联MPV市场的销量冠军。如果说十年前,MPV市场里没几个GL8旗鼓相当的对手,冠军拿的轻而易举;但过去5年,能打的产品不是有没有、有几个,而是层出不穷,但别克GL8照样是销冠。

 

刚刚过去的9月,中国汽车市场销出8.9万辆MPV(乘联会数据),而别克MPV家族独得1.49万辆。16.7%的份额,就是实力的背书。

 

 

更值得一提的是,GL8在二手市场的保值率表现也一直是个亮眼的存在,其高达69.43%的3年保值率超过一众德系、日系MPV,一直稳居头筹,所有的这些都是GL8优异产品力表现。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别克GL8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脚踏实地与核心竞争力。1999年12月问市的第一代GL8,就是将“舒适体验”作为卖点,并一直坚持到今天。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已经有不少MPV在售,挂着牛头标的丰田Previa、以朗程为名的本田奥特赛,还有东南贴牌生产的三菱得利卡、采用玻璃钢GRP车身的雷诺Espace……容量不大的细分市场,高手却着实不少。

 

别克GL8出手就是绝招,超长轴距+航空座椅+安静空间,主打一个“看着豪华 坐着舒服”。

 

 

说它在MPV市场树立标杆,并不为过,这三个卖点就被多位友商拿去开山立派;说它首开将“沙发搬进车”的先河,更是名副其实,打造“空间体验”这件事,别克在20年前就已经举重若轻。

 

它有低地板与高顶蓬设计,乘客上车不必刻意躬身低头,而是扬眉吐气地坐进去;下车时也不用努力腆肚送髋,被车门包裹的门槛下沿绝不会脏污裤脚。

 

 

第二排有独立航空座椅,不仅可以前后移动,额外释放的肩部与肘部空间,让长途旅行轻松舒畅。后来被广为传播的前低后高的剧院式座椅,在当年的GL8上已有实践——即使不去放倒副驾座椅,二排乘客也不会感觉目光受阻。

 

在看不见的地方,第一代GL8也有针对用户体验的考量。随便举两个小例子:两款V6发动机,不仅有充沛的动力储备,还有近乎完美的主机平衡与重心降低,行驶质感与噪音控制都远超同级。GL8还采用“倒三角”式的下控制臂,不仅让出了发动机舱空间,还能在紧急制动时抑制车身“点头”的幅度,提供平稳的乘坐体验。

 

此后,别克GL8又经历24年改款换代,但仍然不忘“打造极致舒适”的初心。目前在售别克GL8,除了用料足、保值高、安全稳之外,GL8的座椅舒适、车内静音,更是有口皆碑。

 

只要关上车门,轮胎花纹块挤压空气的声音、车外后视镜撞击空气的声音以及城市中的吵闹喧嚣……就会全部被“挡”在门外。但这看似轻而易举的安静,其实大有讲究。除了使用四门双层声学玻璃隔绝噪音、软质的皮饰与布饰吸收噪音,别克还在“监听”噪音,用麦克风和扬声器配合,以人为的反相噪声抵消自然的环境噪声,为私享环境增加静谧。

 

 

GL8的座椅,同样大有来历。为了给用户提供绝对的包裹,不仅有双层发泡技术、10向电动调节、38道制皮工艺,泛亚汽车的工程团队还启用“压力坐垫”,分别测量大腿、坐骨、骶骨,以及下腰、上腰等不同位置的压力,针对人体敏感区域进行优化——肌肉多的地方需要支撑,神经敏感的位置就要柔软,打造贴合人体、久坐不累的座椅。

 

 

不仅如此,GL8的座椅还将座椅模态,与发动机、悬架及整车模态分离,从架构上杜绝共振;座椅骨架也配备了阻尼减震器,以缓解因路面颠簸而导致的回弹冲击,消除长时间乘坐的不适感。

 

座椅试验方面,GL8的座椅会跟随车型更新换代,每次历经4年研发验证,同时还要经历至少30个环节、7大类101项严苛测试,远高于行业普遍标准。

 

至此,再听到有人专门去淘GL8的座椅改为办公使用,就不会感到奇怪。毕竟,它是专门为“舒适久坐”而生。

 

客观而言,别克GL8的成功,并没有秘密可言,不过是抓住“坐着舒服体验豪华”一道而深耕不辍。

 

一方面,这是在锚定用户体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实践;另一方面,是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产品、服务与品牌,从物质到心理不断拓展舒适的外延,潜移默化地占领消费心智。

 

正是因为那些看得见的心思与看不见的功夫,让别克GL8可以一骑绝尘。【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