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毓
穿过成都车展14号馆的中央通道,看到MINI展台,心里闪过一丝犹豫:面前的MINI全不是印象中的模样,每一台或多或少都经过了改装。
有的车采用Wet-on-wet渐变色技术,车顶颜色从海盐蓝逐渐过渡到纯真白;有的车在前格栅点缀了米字旗元素,一片玻璃海绿色中有非对称的旗语闪烁;有的车在轮拱的下摆出增加导流板,配合车尾的分散器对抗乱流;还有的干脆在车顶排布横梁,架起自行车、浆板,让出行的目的一望可知……
展台C位的Victory Edition,是为纪念蒙特卡洛之夜60周年而生。车头,有大写的“AJB44B”复刻当年参赛车牌;B柱,有条纹的“52号”复刻原版赛车编号;车顶,白色涂漆的灵感源自拉力赛的需要,炎热夏日保持车内凉爽……
MINI产品经理Nicolas Griebner
既会开车、也擅“开玩笑”的MINI产品经理Nicolas Griebner表示,MINI品牌对用户的独特价值体现在两点,其一是注重历史传承,其二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情感价值。由此,我们想到将电动化,与1965年参加蒙特卡洛拉力赛的车辆设计相结合。辣椒红色的蒙特卡罗拉力赛之夜60周年的特别版,就集成了许多1965年的元素,包括参赛汽车的编号、注册编号以及参赛赛手的信息。
MINI天生个性。从初代mini采用单车体设计,车外焊缝皆清晰可见;到Mini品牌独立,Mini与Morris Mini-Minor的文字游戏;再到《意大利任务》的上天入地,以及约翰·列侬、玛丽·昆特、史蒂夫·麦昆的加持引领……MINI的基因从来以个性为先。
而魔法开始的地方,当属1964年的蒙特卡洛拉力赛。阿尔卑斯山的急弯、冰雪覆盖的山口、连绵陡峭的山坡,以及对手翻倍的功率,都挡不住那辆格纹红色mini Cooper S的夺冠脚步。从那一刻起,37号与红色,再也没有被忘记。
过去的66年,MINI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极限不断被突破,技术与功能也不断被优化。然而,在蒙特卡洛夺冠的特征,每一辆MINI上都能找到:前轮驱动、横置发动机、短车身过渡、全设计紧凑。
时至今日,改装已经成为MINI车主的必修课。既有“Triple Sides”摆摊车、“不止 MINI”冲浪车涌现,也有“MINI不改,不如推下海”、“不正经才是真的正经事”、“一穷二白的装,不如装的独一无二”……让人热血沸腾。
从用户主动改的愿望,到“不改不如推下海”的口号,不难发现MINI生态的核心特征。
首先,在MINI用户中,改装这件事,已经从“可选项”,升级为“身份符号”。说白了,这就是MINI用户相互认同的超级ID。
“不改不如推下海”的流行,说明MINI的改装,已不再是少数玩家的小众心水。就像谈健身,必然会涉及CF、Hyrox与斯巴达;是否改装MINI,也成为MINI玩家的识别码。
其次,MINI用户对改装的认知,已经从初期的功能提升,转向现时的精神表达。
一句“不正经才是正经事”,直接否定了“改装就是改动力,改装就是改操控”的传统认知。对MINI用户而言,改装的最终诉求,不再是让车更快,而是要让车更像自己。
这就像用MINI去改咖啡车、露营车,看似毫无性价比与实用性,却是在强推“热爱美好”“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MINI车主更加看重车的情感价值,而非工具属性。
成都SoMiNi车友会的主理人古月说,买MINI后就组织了车友会,我们组织公益活动,救助猫狗;举办线下赛事,去跑天府赛道;还一起去露营、玩浆板……可以说,因为MINI,我遇到了很多三观契合的朋友,也经历了很多只有家人才能体会的感动瞬间。
正是因为洞察MINI用户身份认同、态度表达的情感需要,MINI品牌才选择在成都以“全员改装、拒绝素颜”的姿态登场。展示官方改装,是为传承运动精神与英伦风情,强化个性先锋的定位,也呼应用户的情感表达。通过色彩的碰撞、材料的混搭、配件的重组,展示MINI在设计与技术维度的创新能力,也展示辉煌的赛车历史,唤醒车主的历史回忆。
有人喜欢去唱卡拉OK,有人偏爱去听演唱会。卡拉OK是一个人的狂欢,通过“自己唱歌”实现“自我表达的自由”,本质是私人的情绪补给。而演唱会是与一个人的感动,万人同频与共同热爱,通过群体仪式宣泄,找到存在的意义。
汽车产品也是同样的逻辑。它可以是卡拉OK,关上车门就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它也可以是演唱会,一群人因为共同的热爱而聚集,因为相同的价值观而有情感共鸣。
MINI在成都证明了:个性可以被设计,更可以被放大。极致个性化,既是MINI的态度,也是它始终坚持的产品路径。【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