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宁王提前复产,锂价反弹趋势崩塌

汽车人传媒 2025-09-12 08:10:23 作者:张恒

 

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提前复产,打断了碳酸锂的反弹势头,低价区间可能持续得比预期更久,而背后是行业更深层次的博弈。

 

文 / 张恒

 

9月11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高开低走,收盘涨1.25%,守住了7万元关口。

 

但相较8月中旬9万元/吨的反弹高点,不足一个月价格已回落超20%,从趋势上看,本轮碳酸锂的价格反弹以失败告终。

 

 

市场剧烈波动的直接诱因,是宁德时代旗下江西枧下窝锂矿复产进度超预期。该矿区2025年规划产能达8万吨碳酸锂,占江西省总产量一半以上。得益于采矿许可证提前两个月续期,首批工人已于9月9日返岗。

 

复产消息引发市场连锁反应。9月10日开盘,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报6.98万元/吨,触及跌停,收盘跌5.33%至7.03万元/吨。当日,锂矿板块全线下跌,恐慌情绪迅速波及锂电产业链上下游。

 

供应端的意外扩容

 

原本市场普遍认为矿端要停产三到六个月,如今枧下窝矿提前复产,直接打破了这种判断。

 

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锂云母矿,自2023年一期1000万吨/年选矿项目投产后,已形成稳定的锂精矿产出,相当于每月可增加6000多吨碳酸锂当量的供应。再加上审批和招工的提速,宁德时代向市场释放出了“头部企业有资源调控主动权”的信号。

 

 

今年7月初,江西宜春8家锂矿企业被要求整改,必须重新申请采矿手续,否则9月底前没拿到新证就要停产。宁德时代的枧下窝矿证照在8月9日到期,公司随即停产,并提交续期申请。

 

这个矿供应量占全国大约十分之一,停产后,市场立刻转向看涨。8月11日,碳酸锂期货直接涨停至8.1万元/吨,电池级现货也升至7.8万元/吨,多只锂矿股涨停。这一趋势持续至了8月18日,锂期货主力合约突破9万元/吨,不足两个月累计涨幅达到了55.1%。

 

9月9日晚又传出复产消息,称宁德时代子公司开会要求加快办证,争取11月复工。不过能否顺利推进,目前还是未知数。

 

期货市场反应之所以剧烈,因为库存压力不小。SMM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碳酸锂社会库存达到14.15万吨,其中下游电池厂库存逆势增加1.08万吨至5.15万吨。贸易商环节也压着4.32万吨待售资源,随时可能涌向市场。

 

 

另一方面,政策也在重塑供应格局。新版《矿产资源法》自7月实施后,市场短期担忧供应收缩,但从长期看,它会加速淘汰中小矿山产能。有机构测算,国内锂云母矿产量可能因此减少约1.2万吨,占全球供应的2.3%左右。

 

与此同时,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化和技术改进正在拉开差距,锂云母提锂的成本已有明显下降,部分项目已接近海外盐湖的低成本水平。

 

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

 

2025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同比增长26.8%,增速已开始放缓。同时,比亚迪因有自家锂矿,对现货市场依赖度不高;特斯拉为降低成本,加速推进4680电池,锂用量比传统圆柱电池减少15%。

 

因此,虽然新能源车销量在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削弱了对锂的边际需求拉动效应。

 

而储能市场虽在扩张,但短期难以平衡供需。储能电池的碳酸锂单耗只有动力电池的七成,长时储能系统更倾向磷酸铁锂,对高纯度碳酸锂需求有限。而储能行业本身的价格战也打得很激烈,不少项目报价已经压到成本线。

 

 

技术替代的风险始终是市场关注点。最近固态电池成为A股新能源板块的热门题材,资金涌入,但不少业内人士提醒,“很快装车”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

 

头部电池厂其实都在多线布局。宁德时代一边通过复产矿区稳固原材料优势,一边加紧研发锂金属电池。比亚迪则主攻钠电池,预计2025年产能20GWh,可替代约1.5万吨碳酸锂,成本比锂电低三成。

 

碳酸锂价格下跌,对中下游企业来说,不能用好事或坏事简单概括。每吨下降10万元,整车成本能少约2万元,有助于电动车加速逼近燃油车的价位。但历史经验也表明,价格下跌常常成为头部企业发动价格战的筹码。宁德时代需要维持电池利润,而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能进一步压价,处于劣势的车企则很难跟进。

 

 

资源端的集中化、技术端的替代路径,以及市场端的需求放缓,正在共同作用,并重塑新能源产业的竞争格局。目前来看,碳酸锂的过山车行情还未结束,而低价阶段或许会比市场原先设想的更长。

 

对车企来说,这不仅是成本问题,也是对竞争力的检验。对宁德时代来说,这是一场通过争取定价权来巩固其产业链地位的重要博弈。【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