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更多全新的合作以及跨领域的结盟,达成更加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进而降低在中国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在自动化驾驶、数字化网络和共享移动出行等领域,大众正多方下注,志在必得。
◎《汽车人》记者 管宏业
34年前的1983年,上海见证了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开端;34年后的2017年,还是在这片土地,上海车展上,大众汽车拉开了面向未来的序幕。通过一系列的新合作、技术和产品,大众汽车展示了未来在中国的战略举措,描绘出一幅关于未来移动出行的蓝图。
“就像30年前一样,中国市场正在经历新的变革。”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这次变革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动力系统的升级,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经拥有世界领先地位;其次是来自于汽车业本身,汽车制造商正在转型为以人为本的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这个过程中,大众汽车必须做出改变。
一年前,大众汽车集团发布了面向未来的2025战略。其核心主旨在于,推动大众从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向雏形服务供应商实现转移。海兹曼认为,未来十年内,汽车业将上演一场根本性的变革,程度之剧烈,变化之大,甚至超过过去100年之和。变化过程中,新技术和架构只是变化的一部分,更大的改变在于,汽车正在迈进一个全新的时代,更灵活、更激进、更强调实用和开拓精神。
所有这些转变不止是说说而已,大众汽车已经确定了方向,落实了方法,下一步就是要全力以赴动手干了。
挖掘智慧城市金矿
转型过程中,大众汽车的对策是:通过更多全新的合作以及跨领域的结盟,达成更加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进而降低在中国的经营风险。其中最为抢眼的是,大众与江淮汽车的合作,二者计划于2018年,面向竞争激烈的大众化细分市场推出首款产品。但电动车只是大众“新合作”的一方面,在自动化驾驶、数字化网络和共享移动出行等领域,大众汽车正多方下注,志在开启移动出行的新时代。
海兹曼介绍,作为“携手同心 — 2025战略”的关键举措,大众正致力携手更多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塑造未来移动出行方式。这包括,携手北京首汽集团有限公司,在需求日益旺盛的汽车分时租赁领域,建立强大的合作机制;与滴滴出行建立战略合作,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网络约车服务同时,携手两家合资企业,抢滩快速发展的二手车市场,为消费者提供相关服务。
此外,大众还注意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业务经营模式,通过各领域的自动化,进一步简化人们的生活,缓解生活压力。海兹曼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将助力实现人人享受移动出行服务。他指出,人工智能是企业未来发展以及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大众的对策是,携手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在语音识别领域拥有前沿技术的企业——出门问问,共同成立拥有新的合资企业。
共享化与智能化正在以缓慢而坚决地速度改变汽车业,海兹曼说,大众仍然会继续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汽车产品,但是,大众的产品将不只是满足用户出行需求,在街道和高速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未来的规划将超越传统的交通运输领域。他指出,未来的汽车产品也会成为互联世界的一部分。
在万物互联时代,毫无疑问,未来城市中的一切都是互联的。未来的智慧城市,将通过综合技术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实时分析以及智能电话等技术的应用,满足人们传递信息的需求。当人们有需要时,比如想要在地铁到站时获得手机提醒,或是被引导前往最近的停车区域,车辆可以自动识别行车信息,告知驾驶者,从而避免发生碰撞。令城市生活更加自由、轻松,充满乐趣。基于这个设想,大众汽车对于未来交通工具的规划已远不止于单一的汽车产品层面研发。
最新的合作是,大众将与上海同济大学以及国内东部一些城市进行合作,试点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海兹曼透露,大众汽车中国将在帮助改善城市规划,优化公共通勤服务,同时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等方面进行多方合作,具体包括建立一支绿色环保、互联化的共享移动出行车队,未来还有可能探索、实现组建自动驾驶车队。海兹曼签掉,大众所追求的并不只是单纯的自动驾驶,而是在完全创新的生态系统中,为汽车带来彻底的革新。
打造移动出行标杆
面向智慧城市的交通架构已经搭了起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大众更加擅长的项目:制造汽车。但海兹曼认为,未来汽车不只是自动驾驶,大众汽车集团的愿景是,在完全创新的生态系统中再造汽车产业。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首款自动驾驶汽车,上海车展上大众首款自动驾驶概念车Sedric进行了亚洲首秀。在大众的描绘中个,Sedric代表了未来互联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纯电动、100%互联和全自动驾驶功能,且不再需要方向盘、踏板和驾驶舱,是一个移动休息室。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按键和语音控制实现与Sedric的互动。
乘客只需按下“一键启动”按键,Sedric便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准确到达上车地点。乘客通过语音控制告知Sedric目的地,车辆便会直接前往。海兹曼说,Sedric展示了大众汽车集团的美好愿景: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移动出行。他说,属于每个人的未来移动出行已经在上海开启。
大众汽车面向未来的描述之所以如此详细,话语如此有底气,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去年至今在中国市场的成绩。海兹曼说,2016年,大众在中国交付了约400万辆汽车,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12.2%。这一成绩不仅大大超出他本人的预期,甚至超越了大众集团对2017年交付量的预期。如此好的业绩,让大众汽车能够从容应对2017年的挑战性开局。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国内最热门的SUV和新能源车领域,过去大众汽车并没有享受到红利,从2017年开始,大众决心补上失去的市场份额。
仅在SUV领域,海兹曼说,未来2至3年内,大众将会推出10余款本土化生产的SUV车型。仅仅是年初至今,大众已经陆续推出了大众品牌旗下的途观L和途昂两款新车型,以及斯柯达品牌的柯迪亚克,明年将是一汽-大众将推出至少两款全新SUV。
在新能源车领域,到2020年,大众计划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未来2至3年,我们将推出15款全新的、本土化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未来,借助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到2025年,大众计划向中国市场提供约150万辆纯电动汽车。
与年初以来的底特律车展和日内瓦车展相比,大众在上海车展的主题和基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它开始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对未来移动出行的阐述上,它试图真正走出“排放门”阴影。倘若所有这些变革进展顺利,海兹曼自信地说,当2025战略达成时,大众不仅将卫冕全球冠军,也将成为移动出行方式新的标杆。
(《汽车人》记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